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是德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汉斯·罗伯特·姚斯。

姚斯早年在海德堡学习,师从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后来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姚斯接受康斯坦茨大学的聘任,任罗曼语文学教授一职。在就职仪式上,他发表了题为“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的演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次演说中,姚斯提出,以往的文学研究都局限在文学创作和作品表现领域,没有人注意到文学的接受方面。这一演说使人们注意到了一直被忽视的读者以及读者的接受过程。

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人们都认为作家和作品才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与关键,而读者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无足轻重。事实并非如此。从大的方面看文学的创作过程,作者面对世界和内心情感,产生创作需要和热情,创作出作品。然而创作出的作品是供人们欣赏和评判的。他们或许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人们传达一种思想和主张,来达到与他人进行心灵交流,甚至是教育的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娱乐。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很少有人在进行了创作之后将作品收起来用于珍藏。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作品是面对读者的。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面对作品,读者真的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吗?在姚斯看来,不是的。人们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解释,即使这些感受和解释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即使有些不同是细微的。但正是这些不同的解释,使得文章的寓意越来越丰富,使得作品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阅中越来越丰满,永葆价值和生命。正是因为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和阐释,才使文学具有了历史性。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一个不断改变期待视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感觉发生变化,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由于自己的经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在这基础上,面对文学作品,就会有一种预先的估计和期盼,这种估计和期盼就是“期待视野”。人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是逐渐发展的,没有人能够在什么都不知道的“零”的状态下去接受新的东西,因此,面对新作品,读者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结构,这可以说是读者的“先在视野”。任何一件作品都是新的作品,都不可能与之前的作品完全相同,但同时它又不可能完全是新的,它总会包含一些“旧”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唤起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引起读者的某些情感。作品中的不同于以往的新内容会与读者开始时的“阅读期待”产生碰撞,在渐渐接受这些新内容时,自己的期待视野就逐渐发生了改变。新文本唤起读者先前的期待视野,并在阅读新内容的过程中修正和改变它,产生新的审美感觉,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可见,文学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建立、改变、修正和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姚斯的接受美学是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角度出发提出的。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地研究文学的创作和欣赏等过程,但是人们进行文学活动是为什么呢?在姚斯看来,文学的功能在于作品的社会效果。文学是人的活动,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们的一切活动、一切情绪都与社会密切联系,因此研究文学就不能脱离社会。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在原有的“期待视野”基础上阅读作品,然后对世界、对生活形成新的理解,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姚斯认为,文学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来发挥自己的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从长远来看,文学通过对单个的读者产生影响,进而对很多人产生影响。在一段较长时间后,文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社会的观念,改变陈旧的社会习俗,建立新的道德准则。

姚斯的贡献无疑是伟大的。他带领人们关注到以前所忽视的领域,使人们重视作品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他使读者面对文学作品时更加具有自主性,更加大胆,同时也使作者在创作时更加重视作品的社会功能。这些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