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原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陈宝箴为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为著名诗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与熏陶,陈师曾博学多才,书法、诗文、篆刻、绘画样样在行,尤其在绘画上显示出颇高的造诣。

陈师曾自幼接触绘画,年少时受知名书画家胡沁园与王湘绮的点拨,后师从著名书画家吴昌硕,自此便正式走上绘画之路。

陈师曾重视古代名家的笔法与意境。画山水取法明代沈周、清代石涛,常作园林小景。画花鸟沿袭明代徐渭、陈淳的大写意技法。在人物绘制上则采用更为现代的表现手法,且首次将平民百姓的生活作为题材引入国画,常以社会底层人物为题材,如收破烂、说书与卖糖葫芦的人,用速写与漫画性的手法对他们进行描绘。

陈师曾的作品以大写意为主,有很多作品都是描绘花果和山水的,如《山水花卉图》、《墨笔山水图》、《读画图》、《蔬果图》、《蔷薇图》、《榴石图》、《佛手图》、《秋花图》等。他用笔老练沉稳,造型高雅生动,显示出极强的艺术功力与感染力,是中国绘画界不可多得的人才,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

陈师曾从37岁开始频繁接触美术活动,与齐白石、姚华、陈半丁等人共同绘制了《北平笺谱》;在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撰写出许多有价值的专论著作,如《中国画小史》《中国绘画史》《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文人画的价值》等。

《中国绘画史》是根据其授课内容总结提炼而成的著作。全书共用四万字记载了隋、唐、元、明、清至近代的绘画历史、画家流派与技术变迁,是关于中国绘画史的代表作品。陈师曾还针对否定中国传统绘画,盲目崇拜西方艺术的习画之人撰写了文章《中国画是进步的》。该文以史实为依据,以现实为参照,充分证实了中国画是一直处于进步当中的。

陈宝箴

陈宝箴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虽只中了举人,但曾国藩见其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绝非一般人,称他为“海内奇士”。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以“变法开新”为己任,与黄遵宪等开明人士一起推进新政。他不仅兴办实业,还开办了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