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原名载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他曾做官,后来弃官讲学。他反对理学要求“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迂腐思想,反对人人效法孔子,反对思想禁锢,认为每个人都有正常的生活欲望,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他的哲学带有强烈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色彩,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后来,因为他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的统治思想相异,受到诬陷,被迫入狱,在狱中自杀。

李贽对烦琐、迂腐的封建理学及虚伪的假道学十分反感,他强调人的真性情。据记载,李贽于万历十六年(1588)夏天剃头入佛教以表示和尘俗断绝。他虽然表面上皈依了佛教,却不受戒,也不参加僧人的诵经祈祷。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异端”,给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人们都不能接受,要把他驱逐出境。李贽大胆地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但同时表示自己“可杀不可去”,毫不畏缩。由此可见,李贽的做法与思想在当时是具有思想解放色彩的,具有斗争性。

李贽在美学上的基本观点是“童心说”,其内容也具有个性解放的进步意义。他主张人们要具有“童心”,要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童心”是指“真心”“赤子之心”。面对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不受外界其他思想和教育的影响,自己内心最初的、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李贽所说的“童心”。李贽认为,一个人如果学了《诗》《书》《礼》《易》等儒家经典,被其中的思想所禁锢,“童心”就丧失了,面对事物的时候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成了“假人”。“假人”说的话就成了“假言”,做的事就成了“假事”,写的文章就成了“假文”。人只有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才能写出真实的、真诚的文章。因为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封建道德和礼教来要求每个人都有符合主流思想的相同的观点,每个人只有从自己的阅历、性情和眼光出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李贽反对为了写文章而特地去写文章,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如果心中没有怨愤或者愉悦的心情,刻意去写文章,就像本来不寒冷而故意颤抖,本来没有病痛而故意呻吟,这就会使文章没有真情实感,也就不会产生美感。

“童心”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人事的真实的感受,作家只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童心”,并敢于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这一思想包含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进步性。它对于明清美学,特别是明清小说美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