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的第三个年号是建安,这个年号从196年一直用到220年,这段时期的文学被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三曹”就是曹操及其儿子曹丕、曹植,“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除孔融外都归附了曹操,他们和曹操父子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说起曹操,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确,政治和军事方面是曹操一生最主要的成就。然而,除此之外,曹操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文学家,这一点却经常被人忽略。

曹操在文学、音乐、书法方面都造诣颇深,特别是在文学方面。曹操写过散文,也写过诗歌,后者是他最大的文学成就。曹操生前创作过多首诗歌,现存二十多首,全都是乐府诗,其中不乏名篇,如《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曹操创作《蒿里行》时,正值袁绍掌权期间,多路军队联合起来,讨伐袁绍,却在讨伐过程中争权夺势,互相残杀,由此进入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时期。《蒿里行》一诗描述的就是汉末军阀混战的情景,以及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曹操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关怀和同情,以及自己想拯救黎民于危难的政治抱负。这首诗风格质朴、悲壮沉郁,将曹操独有的文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当时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班师途中登上碣石山,眺望大海,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观沧海》是建安文学中描绘自然景物的佳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山水诗。

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建安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曹丕的诗歌现存约四十首,其中能代表他最高文学成就的是《燕歌行》。《燕歌行》大约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诗中描写了一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反映了东汉末年百姓因战乱不得不与亲人分别的悲愤与惆怅,全诗婉转哀怨,打动人心。《燕歌行》是一首乐府诗,不同的是它开创性地采用了七言诗的形式写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真正意义上的七言诗。

曹植是曹丕的弟弟,字子建,他的文学成就远在哥哥之上。相传,曹植因才华出众,从小深受父亲曹操的喜爱,曹丕因此非常嫉妒。曹操死后,曹丕成为魏王,后来又当上了皇帝,想除掉曹植。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杀无赦。曹植于是作了《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他用豆子和豆秸比喻他们两兄弟,质问曹丕为什么要残害自己的手足。因为这首《七步诗》,曹植最终保住了性命。不过,对于《七步诗》的真伪,世人一直争议颇多,未有定论,但曹植的才华却是毋庸置疑的。

曹植的诗歌现存九十多首,代表作有《白马篇》《野田黄雀行》《美女篇》《杂诗》等。曹植擅长写五言诗,他的作品中有大约三分之二都是五言诗,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影响深远。曹植的诗歌风格鲜明独特,既不同于曹操的悲凉,也不同于曹丕的婉约,却又兼具二者所长,将风骨和文采完美融合为一体,使得乐府诗最终完成了向文人诗的转变。在曹植生活的时代中,没有一位诗人的成就能与他比肩,难怪东晋的谢灵运要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除“三曹”外,还有“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当属王粲。王粲最主要的代表作是《七哀诗》三首,最出名的是第一首,描写战乱过后民间的惨状,其中有这样几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寥寥二十字,已使人有触目惊心之感。后来杜甫创作“三别”,其中《无家别》和《垂老别》两首诗,明显带有《七哀诗》第一首的影子,可见该诗影响之深远。

驴鸣送葬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与曹丕关系很好。《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王粲去世时,曹丕出席了他的葬礼。因为王粲生前喜欢学驴叫,所以曹丕提议来吊唁的宾客用驴叫声为王粲送行,于是葬礼上驴叫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既温馨又令人感动,充满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