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最初的体现方式是住所,有了栖身之处才能创造建筑艺术。古埃及最初的住宅主要分为两种。

尼罗河下游三角洲物产比较丰富,木料和纸莎草较多。于是,这一带的古埃及人住宅以木材为墙基,以纸莎草束编墙,屋顶也用纸莎草束堆砌而成,有的住宅还在墙外面抹了泥。尼罗河中游峡谷地带木材较少,这一带的住宅多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圆木排成屋顶,上面再铺一层泥。

这两种住宅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非常简单,构成了古埃及人生活的场所。然而,生活的场所并不是古埃及人最重视的东西,他们更加在乎死后的住所。

古埃及人有很强烈的前世今生的轮回观念,在他们看来,生活不过是一个人生命中极为短暂的一小段过程。人死之后,生命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延续。经过一段时间的轮回之后,人还有来世,来世的福祉,靠的就是今生的修行及死后身体的保存效果。正因为这样,古埃及人非常重视保存亡者的身体,他们费尽心机想要为灵魂提供一个绝妙的皈依之所。

因此,古埃及人特别重视陵墓的建造,特别是有财有势的人家,总是不惜人力物力把陵墓做得非常考究。在最初的沙坑墓穴之后,古埃及人产生了建造地上墓穴建筑的想法,就像是我国古人在陵墓前立碑一样,古埃及人希望可以有地上的建筑来表示对于亡者的纪念。于是,玛斯塔巴就出现了。

“玛斯塔巴”源于阿拉伯语,意思是“板凳”。这个形容很贴切,玛斯塔巴确实像板凳放置在地面上一样。玛斯塔巴一般高9米以上,相比于金字塔,玛斯塔巴并不算高大,但是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算是比较宏伟的建筑了。

在金字塔出现之前,玛斯塔巴就是古埃及王室家族的主要陵墓形式,这种下大上小的建筑形式也是金字塔的雏形。古埃及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继续存活,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死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因此只能够通过现实中的衣食起居来推测死后的生活,于是陵墓就随着住宅和宫殿的变化慢慢转型和发展。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的时候,陵墓建筑发生了一个重大改变。公元前约2750年,法老左塞尔为了表示自己死后还是另一个世界的统治者,就想修建一个前无古人的宏大建筑来彰显自己的神性。根据设想,这个建筑不仅要包括一座与法老生前住所相当的宫殿,还要有专门用于庆典和祭祀的楼台。左塞尔将这项工程的设计工作交给了伊姆霍太普——建筑学的奠基人。

起初,伊姆霍太普并没有摆脱玛斯塔巴这个传统建筑的思维限制,他认为只需要更换一下建筑材料,用大型切割石材代替泥砖就行。但是,建造的时候,无论怎样扩大规模,法老还是觉得不满意,认为陵墓难以凸显它的伟大。伊姆霍太普苦思冥想,突然,一个想法跳了出来,那就是将已经扩建几次的玛斯塔巴当作底座,一级一级往上延伸,建造高大的宏伟建筑。

经过工匠们夜以继日的工作,第一座金字塔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左塞尔金字塔。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左塞尔金字塔并不是纯几何样式,而是阶梯式的。左塞尔金字塔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约60米,由六层台阶构成。除了主体建筑金字塔,陵墓还包括周围的庙宇,整个建筑群占地547×278平方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陵墓建造中,墓室仍旧在地下,金字塔类似于墓碑,是象征性建筑。

除了陵墓主体上的创新,左塞尔陵寝的其他建筑与传统陵寝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陵寝的祭祀厅堂、围墙及其他附属建筑物仍然是模仿木材和纸莎草造型。不过,模仿纸莎草造型的柱子精雕细琢,看上去纤细华丽,反而更衬托出了金字塔的宏大庄重。纸莎草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标志,模仿纸莎草冠状顶端的柱头也成了建筑史上的第一种柱头。

左塞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围墙由200段错落有致的墙面构成,其中有14段墙面较大,正门就在这14段墙面的其中一段上,另外13段设置有“假门”。之所以说是假门,是因为这些门是供法老的灵魂出入的。从正门进去,是一个狭长、黑暗的甬道,穿过甬道,辽阔的天空和宏伟金字塔就呈现在眼前了。日光下,站在甬道的阴影里,你就会感觉那六级巨大的台阶就像是通往天堂的阶梯,而法老就是通过这段阶梯,到达古埃及主神阿蒙太阳神的住所。

古埃及人的生死观

古埃及人笃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人死后,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灵魂能够脱离人的肉体再次复活直至永生。“肉体死亡为灵魂开启通往永生的大门”,这个观念在古埃及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按照古埃及人的观念,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主要依靠两种东西:一个是看得见的肉体,另一个是看不见的灵魂。当一个人死后,灵魂就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可以自由地飞离尸体。但是,灵魂无法独立存活,尸体仍是它依存的基础。所以,只有为灵魂制造一具永远不腐的身体,它才能够在来世复活。

在古埃及人看来,人活着的时候没有死去之后重要,这就是他们大兴陵墓、制作木乃伊的原因。只有完好地保存了尸体,灵魂才能够安然复活;只有给尸体一个坚固的住所,复活的灵魂才能在这座“永恒的居所”里享受自己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