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扮相是戏剧中的重要部分,扮相是否恰当逼真,与表演的效果密切相关,是戏曲艺术水平高低的反映。在原始的歌舞中,表演的内容以扮演祖先、鸟兽、神灵为主。在这一时期,表演者已经会用动物的羽毛或者穿戴特制的动物“形儿”(一种衣服道具)来让自己的表演栩栩如生。这种装饰方法对后世戏剧中的扮相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之后,春秋时期出现了“优孟衣冠”,开创了俳优借衣着扮演生活中真人的先例。而在戏剧萌芽的汉唐期间,则开始有了涂面化妆及服饰、道具。《乐府杂录》中说表演《兰陵王》时,“戏者衣紫、腰金、执鞭”,正是为了符合兰陵王的身份而采用的扮相。汉唐的百戏表演虽然有了扮相,但并未成为表演中的固定一部分。戏剧扮相正式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杂剧兴起,南戏盛行,戏剧逐渐成型,优伶的扮相更加完善。从现存的宋代戏曲文物形象来看,演员化妆的定制、用胡须来装饰即挂髯,以及服饰的区分,都是在宋代开始形成的。

宋代的优人化妆被称为“抹土搽灰”或“搽灰抹土”。“抹土”指将脸抹成黑色,“搽灰”指将脸搽成白色。“抹”只是抹几道,“搽”则是搽满。宋代通常只是在搽满白粉底的副净、副末脸上用墨线通贯双眼,金代时这一扮相有所改进。元代时,脸部化妆艺术既承袭传统,又增添新元素,更加丰富。洪洞县明应王殿内的忠都秀壁画中,后排左起第三人的眉毛用黑色涂抹,呈英武的卧蚕状,眉眼之间用白线明显隔开,更突出人物的正气。

宋代杂剧戏服的丰富不仅体现在分类上,从南戏表演中演员的服饰变化也可以看出来。南戏演出规模较大,当时的戏班组成人员又较少,南戏戏班就巧妙地运用扮相来解决演员不足的问题。通常,除生、旦固定扮演主要角色外,其他角色如净、末、丑等都要兼扮其他次要角色。上场时,他们只需换另一套服装,“改头换面”就可以成为另一个角色。如《张协状元》中的丑角,在一段不长的演出中,他要连续扮演强盗、小鬼、小二哥这三个角色。表演中,他将头巾变成红头发,就变成了小鬼;小鬼将身穿的虎皮脱掉,摘下红头发,略作改装,就成了小二哥。

南戏这种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变换形象、塑造角色的扮相手段,使复杂的舞台节目更容易进行,也丰富了舞台效果,为后世所继承。除了脸部化妆和服饰,道具也可算为扮相中的一部分。宋代杂剧中常出现的道具就有引戏演员随身带的扇子、装孤的笏(hù)板、副末的手杖等。元代时,服装道具被称为“行头”。在元代戏曲文物中,常看见戏班赶路演出时都是要“提行头”的。“行头”的丰富也见证元代戏曲的繁荣,在山西右玉宝宁寺藏的“一切巫师神女散乐伶官族横亡魂诸鬼众”水陆画中,行头众多,可见拍板、手鼓、画轴、短刀、大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