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明代的南戏变腔趋势继续在各地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地方剧种,如安徽安庆地区产生的徽戏、湖南常德戏、广西桂剧等。与此同时,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唱腔剧种不是受南戏变腔的影响发展而成,也成了现在中国戏剧的重要剧种之一。这就是秦腔。

秦腔首先是一种唱腔,它起源于西周,成型于唐代,最初名为“西秦腔”。它的发源地甘肃陇山之东(今甘肃天水、陕西陇县一带)在古时候是秦州(今天水)属地,地处秦国之西。秦腔以关中地区民间普遍流传的劝善调为基础,劝善调的唱词基本是七字或十字一句,为对称的上下句式结构,其内容多为“二十四孝”之类的说教故事。秦腔真正的盛行及秦腔这一剧种的形成,是在清代。

秦腔运用的劝善调是一种有别于昆曲和高腔的曲牌体。曲牌体讲究对偶,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此外,它在戏剧运用中的演唱自由度较大,可由表演人员的真声演唱。受它的启发,中国戏剧演唱艺术后来还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手段“板腔体”。板腔体是明清地方剧种即“乱弹”戏中最常见的音乐格式,现在的主流剧种如京剧、粤剧、汉剧、评剧和黄梅戏等,都属于板腔体剧种。板腔体盛行是秦腔在清代流行的证明。

秦腔的传播,还得益于李自成起义。李自成是陕西人,他的士兵也多是同乡,很多艺人为了自保而跟随他的起义军转战大江南北,所以他的军队常以秦腔演唱的军戏为主要娱乐节目。后来李自成起义失败,秦腔艺人散落到各地,秦腔因此得以迅速传播。清初时,秦腔一路向南,传到四川、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同时又向东传播到福建、浙江等省,向北流传到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

梆子即梆板,本是秦腔的主要乐器。清代中叶后,秦腔的表演不再以梆板为主,而是以鼓板为主,又辅以钹(bó)、锣等铜制乐器,使得整个戏剧音乐形成了特有的“锣鼓经”。演出的时候,乐队首领通过梆板指挥,在开场以宏大的锣鼓经为前奏,吸引附近民众。演出中,根据戏剧气氛的不同,乐队首领通过指挥安排演奏不同的锣鼓经,使戏剧音乐与剧情高度配合。这种梆子指挥锣鼓经的演奏方式使得秦腔的影响力更大,秦腔流传到各地后,“梆子”的名声更响。梆子的声腔与各地的唱腔融合,形成了梆子声腔系统的众多剧种。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与皮黄腔、昆腔、高腔并列,梆子剧种逐渐成为中国戏剧的一大家族。如今,山西梆子、河南梆子之类名字中含有“梆子”的剧种,它们的主要唱腔都是由秦腔演变而来的。

剧种中的秦腔是梆子腔剧种类的“始祖”,它又被称为“陕西梆子”。咸阳的秦腔班社众多,当时陕西的秦腔班社主要有礼泉、周至、渭南、大荔四大流派,不仅在当地演出,也赶赴京城等地表演,使得秦腔在清代的剧坛占据了半壁江山。它虽然没有后起之秀的京剧兴盛,但京剧却是受到了秦腔的影响而产生的。

秦腔轰动京城

乾隆时期,京城的秦腔艺人最著名的当属魏长生。魏长生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进京表演,以《滚楼》一剧成名。剧中,魏长生扮演一位落草为寇的女子。他表演技艺出众,饰演的女子体态婀娜多姿,表情动作娇媚动人,使京城百姓大为倾倒。魏长生是在京城产生轰动效应的第一位“花部”艺人,他的表演为秦腔打响了第一炮,使得当时京城内的各地艺人纷纷效仿秦腔演唱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