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小仲马,法国杰出小说家和剧作家。他出生在巴黎,父亲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大仲马。《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创作于1848年,4年后改编为戏剧上演。

玛格丽特是一位来自乡下的姑娘,在巴黎,她为了生计,沦为妓女。由于玛格丽特聪明又美丽,很快就成了一个“社交明星”,出没在上流社会,每天周旋在公卿贵族之间。玛格丽特喜欢用茶花来做装扮的点缀,所以大家都叫她“茶花女”。阿尔芒是税务局局长的儿子,母亲在3年前去世,妹妹和父亲都住在外地,只有他一人在巴黎生活。阿尔芒在一次舞会上见到了玛格丽特,心生爱慕之情。阿尔芒是个腼腆的年轻人,他没有勇气向玛格丽特表白,只是默默地关注她。

玛格丽特生病了,在医院度过了3个月,这期间阿尔芒常常去探望玛格丽特,但是从来不留姓名。玛格丽特虽然心存感激,但并不知道是谁。终于阿尔芒得到了去参加玛格丽特的聚会的机会,这天两人正式结识,并成了好朋友。相处中玛格丽特渐渐对阿尔芒产生了好感,当得知一直去医院探望自己的便是阿尔芒时,她放下了一切心结,爱上了阿尔芒。两人相爱之后,玛格丽特想要摆脱曾经的生活,与阿尔芒一起过单纯的生活。他们来到了宁静而安逸的乡下,过了一段美好的生活。阿尔芒的父亲得知儿子迷恋一个妓女后,来到了巴黎,他找到玛格丽特,希望她能够放弃阿尔芒,因为阿尔芒还有着锦绣的前程,不能因此毁掉。玛格丽特深深地爱着阿尔芒,但是她想到自己将是爱人的绊脚石,她决定放弃这段感情。

玛格丽特告诉阿尔芒,说自己不想再过乡下的生活,并且已经成为别人的情妇,让阿尔芒离开她。阿尔芒听后心痛欲裂,万念俱灰,他痛恨玛格丽特,更加痛恨爱上这个薄情寡义的女人的自己。一个月后,失魂落魄的阿尔芒在一个聚会上看到了玛格丽特,愤怒之下阿尔芒怒斥玛格丽特,说她是没有情义的娼妇。玛格丽特心中非常难过,她隐瞒着事实,请求阿尔芒忘记自己,并劝他离开巴黎。玛格丽特是阿尔芒的全部,阿尔芒怎么舍得真的恨她?阿尔芒让玛格丽特同他一起离开巴黎,到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重新开始。玛格丽特拒绝了阿尔芒,阿尔芒气愤地将玛格丽特推倒在地,并将一沓钞票扔在她身上羞辱她。玛格丽特终于撑不住晕倒了。玛格丽特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晕倒之后便一病不起。阿尔芒则伤心地离开了巴黎,去往别的国家。

就这样过了一年,玛格丽特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阿尔芒的父亲得知后,觉得良心上过意不去,便将实情告诉了阿尔芒。阿尔芒赶到玛格丽特的身边,这时的玛格丽特已经非常虚弱,很快就死去了。阿尔芒的余生将在痛悔中度过。

“茶花女”的原型是玛丽·杜普莱西,是小仲马二十多岁时的一个恋爱对象,后来死于肺病。这段爱情故事被小仲马写成小说并改编为戏剧,成为一部旷世名作。“茶花女”的形象也成为魅力的象征,是后世法国女演员争相扮演的角色。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是剧中的发光点,而“茶花女”的形象一直颇受争议。她是一个妓女,却有着像茶花一样纯洁的内心,她漂亮**,却可以为了爱情付出全部。但是“茶花女”的形象遭到了审查官们的异议,在当时的社会,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写一个交际花,不是很容易被接受的。最后“茶花女”的形象突破了这重重的异议,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名作。

《茶花女》结构严谨,戏剧技巧熟练,剧中的语言流畅,富有深情,舞台场景生动丰富。剧作的故事叙述完整,有着经典的戏剧结构:起、承、转、合,非常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剧作一共分为5幕,每一幕之间都有着鲜明的对比,比如在场景的设置上,第一幕中奢华的上流社会和第三幕中恬淡的乡村,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除了场景,人物的内心也发生了映照,比如主人公在相恋之前的心境和相恋之后的心境,就产生了一个对比。

“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1844年,小仲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小仲马寄出的稿子起初总是碰壁,大仲马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小仲马却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有味道。”小仲马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名声而变得骄傲,相反,他不想坐在大仲马的肩头上“摘苹果”,他想靠着自己的努力,有一片自己的天地。他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就是为了避开父亲的光环。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仲马的长篇小说《茶花女》终于得到一位资深编辑的赏识。4年后,《茶花女》被改编为戏剧,上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直到后来这位编辑得知,《茶花女》的作者竟然是大仲马的儿子,于是这位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