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在周朝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按照周礼,他们被分成若干的等级,等级最高的乐师,会在名字之前被冠以“师”字。从相关的历史记载中来看,冠以“师”字的宫廷乐师大都是盲人,这可能是由于当时还没有产生记谱法,盲人的听觉和记忆力突出,更有利于音乐的保存和传授。

纵观起来,被冠以“师”字的周代宫廷乐师不在少数,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师旷、师涓、师襄、师文、师乙等人。

师旷是晋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听力超群,辨音能力突出。由于生下来就失明,他常常自称为“盲臣”。《淮南子·汜论训》记载,师旷在弹奏瑟的时候,手指来回移动,看似没有章法,但每一个音节都弹奏得非常准确,没有丝毫偏差。由此可见,师旷的音感是多么敏锐和突出。

此外,师旷的音乐知识也非常丰富,精通民歌和音律。据《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有人听说楚国大军来袭,非常担心,师旷回答说:“不用担心,我唱过北方的民歌,也唱过南方的民歌。南方的民歌音调微弱,因此楚军必定无功而返。”这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师旷对南北民歌及音律的了解之深。

师旷在音乐上的造诣很高,同时直言敢谏。据说师旷知道晋平公铸造了一口大钟,并发现钟的音调不准,随即直接告诉了晋平公,晋平公颇有恼色,但经过其他乐师的验证,事实的确如此。

师涓也是周代宫廷乐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师涓来自卫国,是卫灵公身边的一名乐师。他善于写谱造曲,精于弹琴,听觉和记忆力都非常出色,音乐过耳不忘。据《韩非子·十过》记载:师涓跟随卫灵公前往晋国,赶到濮水附近时,天色已晚,于是他们便在濮水河畔住了下来。当晚夜半时分,卫灵公突然听到水边隐约传来弹琴声,十分惊讶,于是叫醒身边的众人,问他们是否听到了琴声。奇怪的是,众人全都说没听到琴声。卫灵公随即命人将师涓叫过来,并要他将乐曲记录下来。当晚,师涓面对濮水,正襟危坐,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师涓告诉卫灵公说自己已经记下乐曲的旋律,只是要再经过一定的练习才能熟练演奏,卫灵公非常高兴。到了晋国,卫灵公让师涓演奏那晚的琴曲。师涓于是取来琴,认真地弹奏起来,可刚弹了一半,坐在一旁的乐师师旷便慌张地按住师涓的手说:“不要再弹了,这是亡国之音!”众人不知何故,师旷随即解释说:“这首乐曲流行于殷纣王时期,是乐师师延所作。殷纣王沉湎于酒色与音乐,不理朝政,最终成为亡国之君。殷纣王死后,师延抱着琴跳入濮水自杀身亡。你们是在濮水边听到的这首乐曲吧?”师涓点头称是。

这则故事带有一定传说色彩,但可充分反映出师涓在音乐记忆力方面的不凡造诣。

师襄和师乙是郑国人,尤其擅长击磬,孔子在音乐上曾经拜师于师襄。根据史料描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群起,礼崩乐坏,师襄因此放弃乐官的职位,另谋生路。师乙出身于奴隶阶层,自称“贱工”。根据《礼记·乐记》中的相关记载,师乙曾经和子贡探讨过乐理方面的问题。在他看来,人的个性和品德不同,适合演唱的乐曲也不一样。

师文是郑国的一名乐师,根据《列子·汤问》中的相关记载,师文主张弹琴贵在准确地把握和表达情感,倘若不能让琴声与自己的内心相呼应,便不敢弹琴。“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师文的这一体会,对后世的音乐美学影响很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部分,冠以“师”字的宫廷乐师还有齐国的师开,卫国的师曹,郑国的师触,鲁国的师己、师阳,等等。这些宫廷乐师大都拥有精湛的演奏技艺,在音乐理论研究和乐器乐律的总结创新方面,也各有造诣。随着周王室的衰败以及礼乐的崩坏,很多冠以“师”字的宫廷乐师开始走向民间,迎接他们的是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现代人常常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该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韩娥的民间女歌手。有一天,她流浪到了齐国,当时正值华灯初上,家家都冒起了袅袅炊烟,饥肠辘辘的韩娥站在雍门之下唱起了悲歌,述说自己悲苦的身世和人世间的不平。她的歌声传进了人们的耳朵里,打动了大家的心。于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把她拉到自己家里,与她分享食物。她离开后,歌声似乎还盘绕在雍门,经久不散,以至于人们以为她还在雍门下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