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不同文化的语言文字不一样,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表达也不同。菲奥雷洛·拉瓜迪亚(Fiorello La Guardia)是1933~1945年担任纽约市市长的传奇人物,他精通英语、意大利语和希伯来语。研究人员观看了他竞选时的演讲影像,发现就算关掉电视机声音,他们仍然可以根据他的非语言行为的变化来分辨拉瓜迪亚在说哪一种语言。
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非语言行为在文化上被理解为语言表达的替代品。在大多数文化中,上下点头是说“是”的一种公认方式。同样,左右摇头是说“不”的非语言方式,而耸肩通常被理解为“我不知道”或“我不确定”。但请记住,某些标志(如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含义是不同的。在美国,竖起大拇指表示“干得好!”,德国指的是数字1,在日本则是指数字5。大多数北美人会认为第195页照片中的手势是表示“好的”。对佛教徒来说,这个手势是说法印,意味着要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但对希腊人和土耳其人来说,这个手势代表的则是其他的含义。
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如何监视他人的非语言线索。在日本,人们倾向于注视对方的眼睛来寻找情绪线索,而美国人和欧洲人则会重点关注对方的嘴巴。你可以从这些文化中所使用的基于文本的表情符号中看出这些差异。美国人的表情符号更注重嘴部变化,而日本人的表情符号则更注重眼睛变化(你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东方和西方的网络表情符号”来了解相关例子)。
各种文化规则指导着非语言表达。在某些文化中,不鼓励公开表达高兴或愤怒的情绪。但在其他文化中,这样表达情绪是完全合适的。因此,当韩国人和意大利人产生相同情绪时,韩国人可能比意大利人更善于控制非语言表达。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所生活的文化远比他们的国籍或种族重要得多。例如,日本人和日裔美国人的面部表情就会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差异。有关文化对非语言沟通的影响的更多讨论,请详见第2章。
除了极少数的案例外,性别也会影响非语言沟通,性别差异在各种文化中都成立。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非语言表达,也能更准确地解读他人的非语言行为。更精确地说,学者朱迪思·霍尔(Judith Hall)的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下列特征更明显。
·更多的微笑
·使用更多的面部表情
·使用更多(但不张扬)的头部、手势和手臂等肢体动作
·与他人有更多的肢体接触
·与他人站得更近一些
·在声音上更有表现力
·进行更多的眼神交流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男性和女性的非语言沟通模式仍然有很多共同点。此外,男女之间的非语言差异在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参与的谈话中就不太明显了。性别和文化当然对非语言风格产生影响,但造成的差异更多的是程度上的问题,而不是种类的问题。
对你来说具有明显象征意义的动作,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当你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如何避免在使用和解释非语言行为时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