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相比面对面,沟通者更容易在虚拟世界表达出更丰富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好消息。尤其对于面对面分享情绪有困难的人来说,他们躲在键盘或屏幕提供的安全感背后,或许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试想一下,要表达“我很尴尬”或者“我爱你”,“打出来”是不是比“说出来”更容易?

不幸的是,正如第1章所讨论的,网络抑制解除效应也可能会激起情绪爆发和长篇论战。这种情绪的宣泄可能危害人际关系,并且不会让你感到更好(请参考第268页的研究焦点)。

社交媒体也会助长情绪性回应。例如,频繁查看恋爱对象的社交平台主页可能会引发嫉妒情绪,进而导致对亲密关系的不满。尤其是当查看者心存怀疑时,而且对女性来说更是如此。相比微博,阅后即焚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情绪,因为这一功能总是被用来调情,或是寻找潜在情人。

正因为在线聊天,传送者和接收者都感受到更加强烈的情绪,所以面对模棱两可的网络信息,在写下受情绪控制的文字,并按下发送键之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记住上述所提到的内容。

伦理挑战 虚拟人物与真实感受:准社会关系

在美剧《行尸走肉》第七季的开头,便描绘了两个主要人物惨烈的死状。导演称,他们的死亡“使得粉丝陷入巨大的痛苦”。推特上的氛围也确实印证了他的说法:

“我的心碎成了千万片。”

“这真是一个十分令人沮丧且抑郁的夜晚。”

“老板对不起,我没办法去上班了——我刚失去了两个亲人。”

诸如此类的评论,印证了一个事实:观众会对电视、电影或其他媒体中的人物报以深刻的感情。有学者将粉丝对作品中的角色持续的、单向的情感纽带,称为准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 ps)。

对虚拟人物的遭遇有情绪反应确实有一些好处。它表明观众并非冷漠无情,而是富有同理心和怜悯心的。某部电视剧的众多粉丝因为共通的情绪在社交媒体上聚集,甚至形成了某种共同体。当然,这部剧必须足够吸引人,才能引发观众如此大的反响。

但尽管有上述优点,过度重视虚拟人物的命运,乃至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也并非好事。寂寞、有社交焦虑和归属感需求无法满足的人,更容易发展出此类单向的亲密感。换句话说,这类来源于想象的关系,是对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人际交往的弥补。但过度沉浸于虚拟世界,向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则会忽略现实世界中的生活。

在乎虚拟人物并非坏事。但同时你也需要思考,你的情绪需求是否在真实关系中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