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专家同意,沟通是一种以有效和恰当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能力。你可以通过思考自己是如何处理日常沟通中的挑战难题来了解这两个维度,例如,拒绝一次邀约或是要求朋友停止做出让领导讨厌的行为。在这些情境下,有效的沟通能帮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恰当的沟通可以增进沟通双方的关系。

你可以试想一下,只满足某一个维度的情境来理解恰当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例如,你对餐厅服务员大喊大叫可能会让你的饭菜很快上来,但你可能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同样,当情况不妙时,你对室友说“没事”可能会维持你俩的关系,但结果仍会让你感到沮丧。为了激励大家在有效性和恰当性之间找到平衡,以下内容概述了沟通能力的几个重要原则。

没有单一的“理想”或“有效”的沟通之道

你自己的经验也许就能告诉你,有效沟通的方法绝对不止一种。成功的沟通者有些会很严肃,有些则很幽默;有些外向活泼,有些沉默文静;有些讲话十分坦率,有些讲话拐弯抹角。此外,某种沟通方式可能在某种情境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另一种情境下却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某个人的沟通能力被大家认可,但在另一个人看来他的沟通能力却大有不足。你经常和朋友开的玩笑,如果放在家庭聚会中,就可能伤害敏感的家人;你在周六晚上约会的浪漫态度,就不适合出现在周一早晨的工作中。没有任何规则和技巧能够保证你成为成功的沟通者。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相遇时,灵活性尤其重要。有些沟通技巧似乎是通用的,例如,每一种文化都要求演讲者举止得体。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什么是恰当的沟通往往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不同。例如,饭后打嗝儿或在公共场所**等行为,在世界上某些地方可能是合适的,但在某些地方可能令人发指。在有效的沟通中也存在着更细微的差异。例如,自我表露和直言不讳等品质在美国可能会受到重视,但在许多亚洲文化中会被认为是咄咄逼人和冷漠无情。我们将在第2章探讨更多有关沟通能力在跨文化上的应用。

沟通能力依情境而定

由于沟通能力在不同情境和不同人之间差异很大,因此将沟通能力视为一种有的人拥有而有的人没有的特质是错误的想法。更确切地说,沟通能力应该以程度或范围来划分。

你可能在某些领域拥有较佳的沟通能力,但在另一些领域则不然。例如,你也许很擅长处理和同辈之间的沟通,但是在和比自己年长或年轻、富有或贫穷、更具吸引力或更缺乏吸引力的人交往时,却显得十分笨拙。事实上,即使是和同一人相处,你的沟通能力也可能会因为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得不同。因此,因为一时的苦恼就下结论说“我是一个失败的沟通者”未免太以偏概全,正确的说法是:“尽管我不能很好地应对这种状况,但我在其他场合能处理得很好。”

沟通能力可以后天学习

当我们谈到沟通能力时,不得不提到生物学的观点:生物因素对于沟通风格的影响是注定的。一些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性格特质,会使人倾向于使用特定的能力技巧。比如,那些生性喜欢迁就和尽心尽责的人,会比较容易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但相对来说,也比较难成为一个果断和高效的人。

幸运的是,生物因素并不是决定我们沟通方式的唯一因素。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套人人可以后天习得的技巧。例如,有沟通焦虑的人可以通过人际培训课程获得改善。沟通技巧的指导也被证明可以帮助各种专业领域的沟通者高效地沟通。即使缺乏系统的训练,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试错来提升沟通技巧。我们从自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沟通行为,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沟通形式。当然,我们希望你能够应用本书中的知识,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