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正在思考该如何摆脱困境,一个难得的契机突然而至。

当时,阳夏侯陈豨被刘邦任命为赵相国(此时的赵王乃是张耳的儿子、刘邦的女婿张敖),驻守代地,专门负责监管赵国与代国地区防备匈奴的边防部队。陈豨非常仰慕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魏无忌,也就是那位曾经窃符救赵、重义轻生的信陵君,尤其仰慕他的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的贤德风范,所以陈豨也不惜财力大量养士。

有一次陈豨从任上暂时告假回乡途经赵地,仅仅追随左右的食客就足足坐满了一千多辆马车,整个邯郸的官舍都住满了。如此高调的场面,怎能不让人心生猜忌。发觉情势有些不妙的另一赵相周昌赶紧入京求见刘邦,他担心陈豨门客太盛,又在外掌兵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将来恐怕会对朝廷不利。

刘邦听后迅速警觉起来,先是剪其羽翼,派专人调查陈豨的门客先前犯下的种种不法之事,而这些事情大多都与陈豨本人有直接关系,这番调查搞得双方关系紧张起来。陈豨很担心刘邦借机将他治罪,这时候远在匈奴已经得到风声的韩王信等人便马上利诱陈豨举兵谋反,他们到时将举兵策应,但陈豨一时还没有下定决心。

后来,刘邦的老爹“太上皇”刘太公死了,刘邦派人征召陈豨奔国丧,陈豨称病不敢去。可总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到了汉十一年(前196)九月,陈豨终于联合匈奴举兵谋反。他自立为代王,谋反之初即率兵劫掠了赵、代的很多地区,眼看大汉天下又一次陷入动**不宁。

事态紧急,劳碌了大半生的刘邦不得不再次御驾亲征。鉴于上一次的失败教训及匈奴人的反复无信,刘邦决定征召韩信随同前往。韩信晓得刘邦绝不可能赋予自己军权,此番前去不过就是给刘邦做军事顾问,而且还容易被管制,因此韩信称病不去。

其实,韩信有自己的“小心思”。在这之前,陈豨有一次因公事去京城长安,他从前曾是韩信的属下,所以按照礼节他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就去向韩信辞行。那一天,韩信拉起了陈豨的手,又支开了左右的人员,两个人就这样一齐漫步到了中庭,韩信仰天长叹道:“我可以同你讲几句要紧的话吗?”

“唯您的命令是从!”陈豨很干脆地说道。

“好!你现在掌握的乃天下精兵会聚之处,而你又是皇上的近臣,位显而惹人嫉妒。若有人告发你行谋逆之举,皇上必然不肯轻信,然而三人成虎,皇上惑于人言一定会收回你的兵权,这应该是你不甘心的……假若我在京城起事配合你,来个里应外合,天下当可图!”韩信决定要将刘邦取而代之。

陈豨素来敬重韩信的威名:“谨奉教!”

尽管韩信一直都处于刘邦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下,但是由于长安内外不少将士都是他的旧部,只要他振臂一呼,他自信一定从者云集,关键是如何赢得第一步的胜利。他在府邸中已经足足准备了三年有余,秘密训养了不少肯为自己效力的死士。韩信受够了被刘邦压一头的日子,他已不再亏欠刘邦,他现在一无所有,必须要亲手再夺回来。

韩信现在根本就听不进英乔的话,他觉得这都是男人间的事,女人家哪里懂,所以很多事情都瞒着英乔。韩信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深于谋划、谨小慎微了,他变得心浮气躁,更有些骄傲自大,他完全忽视了一个女人——刘邦的糟糠之妻,皇后吕雉。

韩信秘密派人告知陈豨起兵事宜:“弟速举兵,兄于此助你一臂之力!”

听闻刘邦大军与陈豨发生激战的当天,韩信和家臣商量夜间假传圣旨,释放被关押在官署的囚徒和奴隶,再发动这些人偷袭吕后和太子一伙。部署已定,就等着入夜时分展开行动。可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韩信的阴谋被人泄露了……

原来,韩信府上有一位舍人不知什么原因触怒了他,韩信便将此人暂时拘押起来,准备要杀了他。舍人的弟弟得知哥哥的情形后,情急之下悄悄到吕后那里揭发了韩信的阴谋。

听闻一代军神韩信将要举兵谋反的消息,吕后当即震恐地直打冷战。眼看时间所剩无几,她想要马上征召韩信入宫,可是又害怕韩信及其党羽察觉出异常而不肯就范。吕后绝不是一般的妇道人家,她先前曾在项羽的楚营中作为人质被整整关押了三年多,受尽各种凌辱,因此当她从艰难困苦之中熬过来后,具备了惊人的意志力和手腕。再加上她早年善于接物待人,所以办事相当干练,为人特别阴狠,刘邦都惧她几分。

这时,坐镇后宫的吕后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人赶紧把可以托付大事的萧何找来,此时也只有和萧相国这等心腹重臣商量对策。萧何毕竟是和刘邦一起一路摸爬滚打上位的,心里自然向着刘邦。萧何早就听闻韩信图谋不轨的事情,他也早已料定昔日知交注定要分道扬镳——权势成人更害人,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萧何见韩信打定主意要和刘邦势不两立,只有对不住韩信了,权力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萧何本就是天生的政治家,当年在秦朝为吏时,有上司想要提拔他到京城为官,可是萧何预感秦朝不久将横生变乱,便拒绝了上司的好意。萧何办事沉稳扎实,临危不乱,韩信这回胜负难测。毕竟这不是战场,长安不是韩信的舞台。

事不宜迟,萧何当即和吕后商量好要果断行事。他的计谋是诈称陈豨被抓,朝廷征召各位在京的诸侯入宫道贺——由他亲自出面把韩信请进后宫,重情重义的韩信不会有所怀疑。

韩信想不到自己的知交会谋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