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仁者爱人,义者尊老”,人们尊敬老人,是因为老人阅历丰富而身体日衰。阅历丰富,则在对人性的见识上有许多可取之处。身体衰弱,则总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与此同时,人们希望自家的长辈在外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帮助,便因此以己推人,去尊重、帮助社会上的其他老人。

然而,有一句对老人很不客气的话,叫“老而不死是为贼”,是用来骂那些年老而无德的人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拿它来攻击整个老年群体。陆士谔《新水浒》中,时迁说:“岂不听见孔夫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那寿长的人都是贼子。”就直接把所有长寿之人说成贼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孔子的话,但这句话其实是有背景的。

事情的起因,是孔子去探望自己的老相识原壤。当时原壤的娘死了,孔子去吊唁。与弟子来到原壤家,看到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只见原壤的屋里、院子里,乱七八糟,臭气熏天,说是狗窝都侮辱了狗。

原壤本人也是一副颓废的样子,孔子在外头没看见他,因为他躲在屋里。客人来了,没见孝子迎宾,还以为孝子因悲伤过度晕了过去。但其实原壤倚在屋里的墙上,跷着个二郎腿一动没动。

孔子非常生气,还是忍着怒火问:“棺椁呢?”原来自打进门就没看见棺材,也不知道他这个丧是怎么发的。

只见原壤随手指了指搁在一边的棺椁,人们这才发现原来那落满灰尘的板子就是棺材,刚才愣是没看出来。于是,孔子就和弟子一起把棺材擦了一遍。擦完以后,棺材很亮,原壤就高兴了。他突然站起来,走到棺材旁说:“好久没唱一首悲伤的歌了!(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没等孔子和学生们反应过来,他就拍着棺材扯着破锣嗓子唱:“狸猫的脑袋上有花斑,而我牵着你的手好柔软!(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这大概是一首情歌。

不唱不要紧,一唱就真把孔子给气坏了。但孔子还是决定不与他一般见识,装作没听见走开了。这时,孔子的弟子受不了了,问道:“老师,您能和他绝交吗?”孔子说,还是别了,亲人终究是亲人,故友终究是故友。

骂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就发生在孔子进门以后,原壤唱歌以前。当时的孔子非常生气,于是骂他:“年轻的时候你不孝顺,不友爱,长大了一事无成。老不死的,你可真是个害人精!(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他还气得拿拐杖敲原壤的小腿。

原壤原本也是个大好青年,当年同孔子的关系很好。但是他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淖,整个人都很颓废,无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生活都不去经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亲朋之间的关系也不维系,总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以前的朋友见他那样,都离他而去。这不他母亲死了,亲朋都没来吊丧的,只有孔子带着学生来了。

孔子知道他后来差劲,却没有和他绝交。再次见面,孔子就把话说得很重,气的就是他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做坑人鬼。我们无法确知原壤到底是怎么坑人的,但亲朋确实嫌他坑人而纷纷远离。母亲死后,他连棺材都懒得擦一下,也不知道人死了多久才通知到孔子,结果还得等孔子师徒来帮忙收拾。

原壤是自在的,可自在只是自己的。在孔子看来,这是不仁、不孝、不友、不悌的体现,是在给别人添堵。这种人年轻时还好,老了又能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谁关心他他就继续跟着谁呗。

故而孔子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实质上是老友之间的辛辣的讽刺和鞭策,就好比你的一个朋友太不像话了,你便教训道:“你天天不干正事,上课不学习,骂人家学习好的都是书呆子。你有别的特长也行啊,什么都没有!一天到晚吃了睡,睡了吃,醒了就知道玩手机,还瞧不起别人,男女老少都不爱搭理你,活着有什么意思?”

后来你出名了,经常有人引用你的语录,逢人便讲:“活着有什么意思?”还说这是你说的,你说你有多冤枉?

不过,话说出去,成了语录,解释权就不在说话者那边了。后世的一些人,便老拿“老而不死是为贼”去骂老人,对于真正的老年贼子,就更不客气了。

古人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亲慈祥了,儿子才会孝顺,兄长友爱了,弟弟才会恭敬。老年人如不慈,对家里无德,是不配赢得“孝顺”的。人们早已把孝当成法律去遵守,老而不慈,就更让人鄙夷了。

中国历朝历代都提倡孝道,孝是与“忠君”并列的。在皇帝垂范为臣民榜样的时代,百姓孝顺尊长,就如同臣子服从君父,这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为此,《周礼》有“不孝之刑”,汉代《孝经》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统治者为“孝”出台了法律,“孝”也就成了有法律依据的固定的伦理,造成了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即便君父不慈,臣子也要尽忠、尽孝,否则君父就可以降罪于臣子。

明代葛天民的《明镜公案》中有一桩依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案子,其中有言:“母欲治子,如俯地拾芥。但告他不孝,令官府打死他。”意思是在古代,一位母亲想修理自己儿子,只要告他不孝就可以了,官府真的能把儿子打死。当时的长官李太府提醒状告儿子的洛氏:“母告子死,无有不死。”

回看这个案子,原来是一个名叫樊见的少年,见寡母洛氏与道士万允正私通,就不许万允正登门。母亲去道观的时候他也跟着,生怕他们约会。现代离婚或夫死再嫁是天经地义的,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古人以守寡为德,少年樊见的行为,就是这种思想作祟。但樊见的做法是符合古人道德操守的,没想到这却惹恼了洛氏和万允正。

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少,因此非常气恼。在万允正的建议下,洛氏便去官府状告儿子,好让官府把儿子打死。此事经李太府细心审查,才没酿成冤案。如果是不耐烦的糊涂县官,真的会把人打死了结。

现成的例子就有一个。《刑案汇览三编》记载,道光二年(1822),一个名叫江泳青的青年因忤逆父亲被判死刑。

起因是他的父亲江玉鐀外出饮酒,喝得酩酊大醉,走到家门口,乱骂一气。到屋里又喊饿,让媳妇曾氏给他煮饭。恰逢曾氏外出,没人应声,于是他又开始破口大骂。

这时候江泳青从外面回来,见父亲又喝那么多,很生气,劝他歇歇再说。江玉鐀一听就不乐意了,开始怒骂儿子。江泳青说父亲,家里那点钱你全拿出去喝酒,不如多买几个馍馍吃,也不至于忍饥挨饿!

江玉鐀被儿子忤逆了,暴怒起来,大骂儿子不孝,摸起一根棍子(锄柄)就打。江泳青抱头鼠窜,江玉鐀则在后面追赶,结果一个不小心被绊倒,脑袋恰好磕在了石头上,左侧额角被磕坏,儿子立即折返把他搬到**,躺了四天,死了。

这种非正常死亡的案子,官府都会过问。经过审理,县官按照“子不孝致父自尽”处置,说是因为儿子不孝顺导致父亲自杀。如果真是这样,应该判“斩决”,直接砍头。

但这个案子明显就不该如此,因此审案的官员又酌情判了个“绞候”。江泳青“忤逆”父亲,导致父亲生气,才有了磕死的后果。儿子还是得死,只不过要等到秋后或朝审后再执行。好在朝里有明白人,部里复核的时候,大臣们发现江玉鐀之死根本怨不着江泳青,于是“另行审拟,以昭慎重”。

总之,从这样可怕的例子足以见得,如江泳青确实“忤逆”了他的父亲,劝他少喝酒省点钱买干粮,导致江玉鐀想不开上了吊,那么江泳青是一定会被砍头。这在现在简直难以想象。

在我小时候,我总听老人们说以前(特指民国及以前)的人再坏也都很孝顺。这并非虚言,正是法律长期的偏向,使民间形成了“不孝死罪”的观念,确实再浑的人也不敢拿父母怎么样。反过来,如果父母因小事去告儿女,则舆论反而不偏向父母。因为一旦这么干,儿女就会死,导致了一些儿女欺善怕恶的风气。

孝敬的观念,因为法律加持而影响深远。古时的官员,总拿“天下无不是底(的)父母”替皇帝的错误开脱,也经常借此委婉表达对皇帝的不满。

除去法律与制度规定,多数情况下,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是真诚的。

中国很早就有养老院以及养老制度,“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夏、殷、周,三朝天子举办老人宴,都要根据户籍核查老人的年龄,还规定家中有老人可依法免除部分徭役。因此才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观念。

但在现实中,尤其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多数百姓根本没有养老保障,全靠儿子孝顺(女儿通常外嫁,因此无法近前侍奉)。人到了一定年纪,干不动活,又因为户籍限制,没有退休金,创造不了价值,被一些人视为累赘。在这样的嫌弃、挤对下,老人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他们或是看见了孝顺孩子拼命干活,而觉得自己只是个累赘,产生负罪感,有了“寿有何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感慨。或是在遭遇事情时,行为变得扭曲。譬如自己不小心跌倒,就拼命抓住无辜的路人,一口咬定是被人家撞的,以免再度增加儿女的负担,再度验证自己的无用。如此不仅不怪自己不小心,还能为家里多带来些钱,有了用,就能活得下去了。这样扭曲的价值观,长期存在于毫无保障的老人群体中。

近几十年,宗族社会全面瓦解,老龄化社会逐渐形成。原子化的人们,更多地要依靠政策抵御风险。养老体制的完善,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的新问题。

而提倡“孝道”,是制度保障不可及之时,最为稳健的养老方式。现代社会,对老人来说,更需要的已经不是金钱、食粮的支持,而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心灵的慰藉。他们曾年轻,我们也将老去,尊重他们,也就是尊重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