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家房前屋后,大小道路的旁边,以至于山地丘陵,凡有土壤的地方,都有菜。城镇中一些管理不严的小区,人们也无孔不入地展现自己种菜的天赋。倘使一条路没人走,长了荒草,人们也由不得荒草肆意生长,必须在土地上耕耘一番,种上菜。

从北疆的归化城,到比天涯海角更南的人工岛,从村民二组,到维和部队,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菜的影子。可以说,种菜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种族天赋”。

国人种菜的爱好,是有悠久历史的。不仅是农家子弟,达官贵人也很痴迷种菜。

明末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怀远侯常延龄,就曾与夫人徐氏在金陵别墅种菜。就连皇帝也染上了动不动就想种菜的毛病,且一直传承到了清朝。奉宸苑是内务府主管种菜的机构,种菜的地点正是皇家园林。譬如畅春园设有“种菜”一职,设园头一名,管理着58名种菜小能手,“随时缴纳鲜菜及制造诸蔬品”。

明明蔬菜花钱可以买到,尤其是皇帝,并不可能缺菜吃,怎么非要由自家来种呢?

许多人说这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农本思想”,中国人干什么都不会忘记务农。这是没错的,我们应当认识到,种菜正是“农本思想”中“粮食乃第一要务”的体现。对人们来说,米、粟、麦、豆自然重要,可谁也受不了一日两餐、三餐完全没有蔬菜可吃。就算是穷到家了,只能吃咸菜,可咸菜从哪里来呢?

还是得种。

作为襄赞主粮最为重要的辅臣,蔬菜绝对不能缺席。但这样“君臣佐使”中“臣”的地位,也使蔬菜不可能占据最主要的位置。

也就是说,蔬菜不能霸占主粮所拥有的广袤田野,所以它只能退而求其次,被种在田间地头,如荒地、自留地、院内及房前屋后,作为主粮的补充,增加人民的幸福感。

俗话说,凡事都有例外,古人对于种菜的热情也有例外。

南宋时,滇、蜀两地的百姓得益于大自然丰饶的馈赠,并不怎么爱种菜,专爱跑去山上采蘑菇。尤其是夏秋时节,经常出现犯精神病的人。他们不是哭,就是笑,其实就是吃了毒蘑菇产生了幻觉。

当时,状元王十朋在那里当官,深知毒蘑菇害人不浅,专门告诫百姓:“这东西断不可吃。”又耐心教导,“尔农民何不勤力种菜,四时无缺”。许多人听话了,果然开始种菜。但有些筋头巴脑的却把王状元的劝告当成耳旁风,继续吃野生菌菇,继续中毒。乱吃野生菌菇的风气传到了现代,900年过去了,还是有许多人“不知悔改”,可能是因为野生的蘑菇确实很好吃吧。

种菜的目的,是“四时无缺”,一旦无缺,就不需要再种。这也说明很多时候,人们是“有缺”的,菜品供应是得不到保障的。种菜是仅次于种粮的第二件要事,年长的人,无不居安思危,深知只有手里握着的东西才是最靠得住的。他们干了一辈子农活,又实在闲不下来,遇见一块地,便忍不住开始耕耘。

由于古人很有种菜天赋,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精通农业的农家,写出了很多有总结性质的种菜指导用书。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第三卷,就详细地指导了人们如何种菜。其中包括很多细节,如土质需要达到的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几月开始播种,一亩地要用的种子体积(因为种子水分不一,所以一般都用体积算),要不要浇水,浇到什么程度,要不要锄地,如何收获,如何积蓄,如何长时间保存种子,等等。

由于类似的大量图书记载,加上农民祖祖辈辈口传亲授经验,种菜天赋因此薪火相传,经久不衰。

如果一些时候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自种已无可能,便有《救荒本草》《野菜博录》指导人们什么野菜能吃,具体怎么找;树木的什么位置能吃,具体怎么吃。这些知识还会由县令改成顺口溜发布,帮助人们渡过难关。故而,中国人是有找野菜的习惯的。

现在的中国,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务农。有些缺乏常识的孩子,还会以为西瓜是从超市里长出来的。但是即便经过学习,看了许多博物画本,很多人也从未熟悉过泥土的芬芳。

人们的危机感,更多是从抢购开始的。当囤积物资已经不能解决吃饭焦虑时,人们便纷纷学习如何在阳台上种菜。可一旦开始种菜,人们很快就发现阳台确实太小了,种的蔬菜根本不够一家人日常所需,还是从超市购买更加方便。

种菜显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费心费力,且所得有时节性。时而过多,时而过少。就是在房前屋后种着蔬菜的农民,也常常感慨这样种菜很费劲,还不如买着划算。

因此,将种菜规模化,保障运输与供应,保障数以亿计人口的菜篮子,就很有必要了,挑战也是很大的。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拥有四时供应蔬菜的种植基地,最重要的就是保障物流的持续畅通。

近年来,国人种菜的天赋出现了断层,这很令人心痛。

然而,我的心痛中又带有一丝希望。种菜虽然不易,但其实算最轻快的农活了,也总算有法可依。先人已将种菜的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又有专业院校进行传承和研究。世上依然存在许多菜农,人们也有各类方便的学习渠道,想要上手很容易。

俗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又曰,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手中有粮,也有菜,就可以进退有据,心里不慌。中国人热衷于种菜,能吃菜,会吃菜,早已刻在了骨子里。丰富多样的饮食,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的幸福感,这是有“美食荒漠”之称的国度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