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人说“上火了”,说这话的人,要么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要么口干便秘,脸起疖肿。上火的位置可以不一,症状可以不同,仿佛什么病症都能归进去,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上火,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虽然上火听起来像个传统词汇,可古人确实没有用过这样的词,它是近代人创造的。但是,古人没用过,不代表他们没有这类思想。

古人不说“上火”,但说“内热火盛”“热毒”“火毒”“虚火上炎”“×火上攻”“×火上灼”,这些说法全都是上火的意思。古代医案中,有很多关于上火的疾病记载,可以说谁都有上火的时候,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恶痈疖肿……如道光年间的彤贵妃曾患有牙龈肿痛,御医给她开的药是薄荷味漱口水。

现在人们所谓的“上火”,就是古时候的“火盛”。不过,由于中医温热寒凉,虚实表里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们仍是一头雾水。事实上古代老百姓也扯不清何谓“虚火”,何谓“实火”,什么是“清热泻火”,什么又是“滋阴降火”。

想要了解此物,请务必摒弃固有思维,不存任何心理上的芥蒂,以阴阳所生的世界观来看待万事万物,一切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古人的观念中,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人体也是一样的,我们把健康良好的状态,叫作阴阳平衡,也可以叫阴平阳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姑且把这种状态标记为:阴50,阳50。

还是依据万事万物的阴阳理论,药材与食物也都有其阴阳属性,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五类:温、热、寒、凉、平。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平性介于两者之间。如“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川椒味辛,性热,有小毒”“杏仁味甘苦,性温,有小毒”“甘草味甘,性平,无毒”“(辣椒)味极辛,性大热”。了解过食物的性味,反过来结合人体的阴阳,“为什么吃辣椒会爆痘”这样的问题,就十分清晰易解了。

当一个阴阳平衡的人吃了许多辣,辣是热性的,属阳,也就增加了他体内的阳。自此,他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变成了:阴50,阳80。

可以看出,阴恰好,而阳极多。多出的热无处可去,故而走入血液、组织,作热,生出疮疡、疖肿、热疙瘩,皮肤燥热瘙痒,有时候舌头又热又疼、又硬又肿。这就是阳过多导致的“上火”,名曰“实火”。应对实火,则需要“祛火”,选用寒凉性质的清热药,如栀子、苦丁等。

再来看看“虚火”。人体内的阴分,通常指阴液(津液)、血液、精血。无论是纵欲,还是熬夜,都会煎熬人体内的津液,消耗阴分。一个健康人长期如此,体内的阴阳就会变成:阴30,阳50。

阳恰好,而阴不足。这就是“阴虚”。虚者,少也。阴虚,其实就是“阴少”,由此产生的热的感觉,就是“虚火”。有这种情况的人平常体温略高于常人,身体消瘦,吃什么都不胖,还容易害渴,喜欢喝冷饮,可是喝了又不解渴。体内的真阴不足,就应该“滋阴”,不能“打火”。所谓“滋”,就是“滋长”“增加”。滋阴,也就是加阴,选用的药材,自然是寒凉性质的滋阴药,如地黄、知母等。

通过滋阴平衡阴阳,这种方法,就叫“滋阴降火”。

最容易误解的地方就在这里。栀子、连翘、银花等药,虽然清热,但没有滋阴的功能,服用它们,清热而不滋阴,只会打击火气,形成阴阳两虚的局面,也就是阴30,阳30。

这种人会燥热、口渴,手脚却很凉;既怕冷,又怕热;总感觉在发低烧,却很容易感冒;不喝凉水不爽,喝了又拉肚子。此之谓“阴阳两虚”,需要滋阴且补阳。

那么,为什么实火与虚火,都是“上火”呢?

《尚书·周书·洪范》言:“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在五行中,火是往上走的。不管是虚火还是实火,通常都会发生在人体的上部。之所以人们认为便秘也和上火有关,是因为肠中津液被经络或血液火煎熬得很少,导致了大便燥结。

“上火”了,直接下药不就好了吗?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禀赋不一样,感受外邪后,沦陷的部位也就不一样,症状也随之各有差别。

古人将人体的经络分为十二条,分别为手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经。六经大体沿着身体竖着排列,五脏六腑(五脏外多出一个心包)分属不同。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既代表实体的脏腑,也是某条经脉的泛指。虚弱的经脉因为感受外邪,或因本身的不足,发病的症状就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而药材,也是有归经的。譬如,桑叶性质寒凉,归属肺、肝、胆经。它应当用在治疗肺热、肝热上,而不能治疗胃热。假使不分归属,不论病情,看见热病,就用凉药,就是传说中的庸医。

古人外观内观,发现人体的十二经脉有其流注的时辰,正是“天人感应”的体现。

比如,足少阳胆经对应的是子时,即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足厥阴肝经对应丑时,也就是凌晨1点到3点。胆经的脉络在人体的两侧,耳朵两侧、腿的两侧、胳膊两侧,胸胁两侧,都是它的循行路线。如果一个人有胆热,那么他往往会在子时失眠。这是许多子时无法入睡者的通病,同时伴有的症状,则是身体两侧火热瘙痒,有的是头皮两侧,有的是大腿两侧,有的是胸胁两侧。情况明显的人,瘙痒会在晚上11点准时开始,痒到非要挠破皮不可;睡也睡不着,一闭眼全身就出汗,汗能把被褥湿透。

人脚两侧也是胆经的循行路线,小脚趾缝糜烂、瘙痒的人,是胆经湿热导致的,吃辣、喝酒、吃发物(鱼羊肉等)会加重。因为“水曰润下”,湿与热相结合,湿便裹挟热往下走,故而小脚趾缝湿热糜烂。

十二经中,肝胆相连,也相照,一表一里。胆经有病的人,肝经也好不到哪里去。肝经绕阴器,肝经湿热的人,**容易潮湿瘙痒,胸胁容易阵痛;失眠会到凌晨3点,3点以后入睡就不困难了。

常见的失眠症,孕育了一批批秃头党。胆经在两侧,上额角,“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胆热过久的人,额角会脱发。肝热过久的人,则头顶无发。脱发的原因,一如草木不得水源。火热又煎熬肌肉表层的脂膏,形成油腻。这是中医的解释,与西方医学的解释大不相同,治法也完全不同。

中国古人就是这样归纳和总结人体的,内、外、妇、儿,皆是如此。因此,通常能看妇科的中医也能看内科,能看内科的中医也能看妇科。外科圣手不可能不懂内科,儿科高手不可能不会治疗痛经。这是中西医的另一个不同之处。

医家的望、闻、问、切,就是为了弄清病位、寒热、阴阳、虚实,此为“辨证”。

当然,和各科学问一样,总会有人不加以辨证就胡乱开药,往往误事。清代名医赵晴初,感慨医生“不辨证而妄灸”,反对不管人家是什么病,一律拉去艾灸。艾灸本热,倘使一个人阴血亏虚,加以艾灸,不把人害死才怪。

清末以来,就有中西医之争,人类经过的医学大发展,实质是西方医学的大发展,许多人谓之“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对看起来一成不变的传统医学充满了鄙夷。

“上火”这类被大众所熟知的病症,也成了一些西医从业者攻讦中医理论的热门话题。但实际上中医更反感那些未学过中医基础理论的西医乱开中成药,一些人认为中医药不管用,所以无关大碍,随便开也没事,这种认知是绝对错误的,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社会上废药废医、废医存药的呼声也有不少,大有不共戴天之势。然而,近代以来,中医历经数代讨论并没有被废止,反而越开越多,并非有什么阴谋。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显微还是整体,古板还是新潮,也不管你是用的什么理论,什么手段,这世界对医生的评价体系永远不会变——一切都要靠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