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绘于1780年的彩色版画上的约翰·保罗·琼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的海上掠夺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噩梦。

“琼斯是个灵活而缄默的人,他一心想升迁……(他)是美国海军中最有野心、最诡计多端的人……他的行为有些怪异,不合常理。这些都是他的性格导致的。”约翰·亚当斯,美国的第二任总统,在1779年如此评价一个至今在美国仍被当作民族英雄的人。但对于英国人来说,约翰·保罗·琼斯是个叛徒。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这位苏格兰人服务于美国海军舰队,并大胜骄傲的英国皇家海军。

这位未来的海上英雄于1747年7月6日在苏格兰的科尔克宾教区里一个叫阿尔比兰的小地方出生,原名约翰·保罗。作为一名园丁的儿子,约翰·保罗的航海事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先天优势的,但他很早就对海洋充满兴趣。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整天待在卡尔斯通——他家乡附近的位于索尔韦海湾的海港。在当时,海员这个职业对活泼、聪慧的年轻人来说是事业成功和社会地位升迁的最好机会。12岁时,约翰·保罗就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他作为杂役在一名苏格兰商人和商船船长约翰·扬格的船上服务。年轻的约翰·保罗第一次远航抵达了西印度群岛(南北美洲之间海域中的群岛)和北美大陆,在这里他拜访了自己的兄长威廉。威廉是一名裁缝,生活在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弗吉尼亚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他和众多来到新大陆的人一样,想在这里碰运气。

1766年约翰·扬格破产后,约翰·保罗受雇于一艘贩卖奴隶的船。虽然这位19岁的年轻人很快就有了升任第一长官的机会,但他在随后的两年里受够了肮脏的奴隶贸易。他决定作为一名乘客搭乘商船回到苏格兰。在回程途中,船长兼第一长官因发烧而去世,约翰·保罗由此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带领船员安全到家,船主出于感谢,任命只有21岁的约翰·保罗为新任船长。

但是好景不长,1770年,易怒的脾气使他第一次陷入严重危机。他命人对手下一位海员施笞刑,这种过度残酷的惩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尽管对他的起诉撤销了,但作为船长,约翰·保罗的名声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1772年,约翰·保罗在西印度群岛购买了自己的船,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暴躁和易怒再次使其陷入困境。在到达多巴哥岛时,他和他的部下就工资问题展开讨论,并由此演变成一场骚乱。一部分船员,其中包括来自多巴哥岛的人,要求得到部分工资,而约翰·保罗并不想在抵达伦敦之前支付,他们之间的争执变得越发激烈。当闹事者的头目——一名臭名昭著且本身就喜好打架的暴徒,准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离船上岸时,约翰·保罗试图阻止他,从而引发了一场混战。约翰·保罗处于劣势,他逃回自己的舱房,然后带着军刀回到甲板上。这时,那个闹事的头目打算用短棍出击,但被保罗用军刀刺死了。

虽然这次事件被判为自卫,但约翰·保罗还是被朋友们警告:倘若再次因这件事被告上法庭,他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逃脱蓄意谋杀的起诉,他匆忙离开了弗吉尼亚,就连自己的船和所有财产都不要了。从此他改名为约翰·保罗·琼斯,以逃避可能针对他的刑事起诉。

这幅绘于1846年的平版印刷画,描绘了1773年12月16日,乔装成印第安人的波士顿人把英国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三批茶叶扔进水里。英国政府对这次事件(史称“波士顿倾茶事件”)进行了制裁,而这也是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3个北美大陆上的英属殖民地同时反抗英国的统治。起义的导火线和历史上大多数的起义一样,和金钱纠纷有关。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国会决定,北美殖民地也须承担战争费用。因此,从1764年开始,糖、咖啡、红酒、纺织品和很多其他物品都因进口税而价格上涨。在此之前,英国从未干涉北美殖民地的内部事务。所以对于美洲殖民者来说,这次英国对自己的操纵犹如晴天霹雳。

由于北美殖民地在英国国会中既没有席位,也没有投票权,他们觉得这样的决议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所以一并拒绝。于是一场场起义开始酝酿:1770年,在波士顿,当地人和英国士兵之间发生了一场血腥冲突;1773年12月,为了抵抗茶税,乔装成印第安人的当地居民在波士顿港占领了一艘满载茶叶的英国商船,并把所有茶叶倒入海中。当伦敦的政府首脑和国会对波士顿倾茶事件采取惩罚措施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于1774年10月在费城召开的第一届大陆会议上表示,英国国会颁发的税务法违宪。由此局势变得越发紧张:1775年4月,爆发了与英军的第一次交战;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上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约翰·保罗·琼斯决定,为自己的新家园战斗。他来到费城,并以海军少尉的头衔参与刚刚成立的大陆海军。

战争一开始的局势对英国人不利。他们很难有足够的军事资源去封锁长达3000公里的北美大西洋海岸线,同时还要在陆地上发起关键性的进攻,而且英国本土和北美战场之间的遥远距离也使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后援供应非常困难。此外,在英国本土,对这次战争的看法也不统一,尤其是自由派的辉格党非常同情殖民地的人为自由而战,因为辉格党就是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自己争取了自由权利,这也一向被认为是英国的传统。

当北美陆地上的民兵组织把英军逼得步步后退时,英国皇家海军在海上却只需面对各个殖民地自己的船队和一支小规模的美国海军。然而,大量的美国海上私掠船还是严重威胁着英国商船。这些海上私掠船的船主拥有一种国家文书,即私掠许可证,从而可以作为“被登记的海盗”截获所遇到的敌方船只。

尽管这些原本微不足道的海上战斗力很难真正威胁到英国的海上势力,但还是有几位大胆的美国船长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他们毅然决然地带领自己的船只参战,而且把战火一直蔓延到英国附近的水域。他们的战绩在美国人中广为流传,此时的约翰·保罗·琼斯即将加入这群极其勇敢的将领之中。1775年12月7日,加入大陆海军后不久,琼斯就被任命为“阿尔弗雷德”号的第一指挥官,这艘小型舰队的旗舰受命于大陆海军舰队司令埃塞克·霍普金斯。

早在这支舰队执行第一次任务时,琼斯就在巴哈马战斗中脱颖而出,击溃了曾让美国人望而生畏、装备有20门大炮的英国战舰“格拉斯哥”号。于是回来后,琼斯于1776年5月10日升任一艘配备有14门4磅重的大炮的小型单桅帆船“普罗维登斯”号的指挥官。1776年8——10月,他在百慕大群岛和新斯科舍之间的北美大西洋海岸成功截获了16艘敌方商船。同时,他还两次巧妙逃脱了英军战舰的追捕。没过多久,琼斯作为指挥官再次带领“阿尔弗雷德”号进行海上掠夺,并拉回了许多战利品。

尽管功绩卓著,但易怒的琼斯再次陷入和上司的争执中,尤其是和指挥官霍普金斯的冲突。琼斯认为,霍普金斯没有给予他事业上足够的支持。尽管如此,这位年仅30岁的海员还是于1777年6月升任新组建的轻型护卫舰“仁吉”号的指挥官。这是一艘长33米的三桅战舰,装备有18门6磅重的大炮,以及多达150名的随行人员。琼斯收到上级命令,出使法国,他的任务是向法国传达紧急公函和最新战况,证明美国人在对阵英军作战时的成就。美军希望能在独立战争中得到法国的援助,但法国政府仍旧没有向英国宣战。因此,1778年4月,琼斯独自带领自己的舰队从法国的布雷斯特出发,向不列颠群岛航行。这样一来,之前局限在北美的战场被琼斯拓展到了英国本土,这也是英国人始料不及的。

琼斯袭击了几个小城市,摧毁了多艘商船,并在爱尔兰海岸截获了装备有10门大炮的英国战舰“德拉克”号。1778年5月8日回到美国庆功时,琼斯被誉为英雄。他的战绩是大陆海军至此取得的最重要的胜利,因为他让人们看到,实力远超美国的英国皇家海军也并非不可战胜。然而,在这胜利与荣耀的背后,却暗藏着不满和怨恨。琼斯再次和他的部下闹翻了。尽管他成功地让英国陷入混乱,让英国人的希望破灭,但他并没有带回有价值的商船作为战利品,没有得到奖励的部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在琼斯看来,这再次说明海员无非就是一群只想牟取暴利的人,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烧杀抢掠”。在从英国返回的途中,他和自己的第一指挥官托马斯·辛普森产生争执,甚至还命人逮捕了辛普森。

尽管琼斯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但或许由于这次的争执,他再到法国后被扣留了一年,直到他得到了新船的指挥权——一艘已经生锈的带有52门大炮的“印第安”号,这艘船是一个法国船主留给美国人的。琼斯为了表示对朋友——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自1775年起代表美洲殖民地担任驻法大使——的尊敬,把这艘船重新命名为“好人理查德”,法语中也可译为“可怜的理查德”。这也是富兰克林从1732年开始出版的年刊的名称,在北美殖民地极其受欢迎。

在琼斯被扣留期间,法国已经站在北美殖民地一边,向英国宣战了。于是,琼斯的“好人理查德”号在美国护卫舰“同盟”号以及3艘法国战舰的护送下,于1779年8月中旬出发。他再次在英国附近海域引发了恐慌——只要他一出现,英国人就已经吓得魂不守舍了。

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说,约翰·保罗·琼斯是个令人憎恶的敌人,所以在英国宣传漫画中他往往是一名海盗。

9月23日,在英国东海岸的弗兰伯勒角,琼斯的小舰队遇到了一支英国商船队。但当琼斯想利用黄昏的掩护发起攻击时,突然出现了两艘护航舰:一艘是配有50门大炮和双层甲板、在船长理查德·皮尔森指挥下的战舰“西拉彼斯”号,另外一艘较小的是配有20门大炮的“斯卡伯勒女伯爵”号。琼斯毫不犹豫地发起了进攻,他把自己的船横过来,以便向远胜于自己的“西拉彼斯”号开火。没过多久,琼斯船上的两门18磅重的大炮被炸毁,许多船员受伤甚至当场丧命。双方都想把船转换到一个利于攻击的位置,以便扫射敌船防御较弱的船身一面。但“西拉彼斯”号比琼斯的旧船“好人理查德”号更加灵活。于是琼斯下令,沿着双甲板战船“西拉彼斯”号的船身接近它,通过登上敌船进行近距离搏斗来决出胜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因为英国战船很快就会把琼斯的旧船炸成碎片。最终美国船队的肉搏计划还是失败了。但是当皮尔森船长问他是否愿意投降时,琼斯的回答是:“战斗还没开始呢。”

接下来,两艘主战船相撞,“西拉彼斯”号的船头斜桁帆缠结在“好人理查德”号的第三根桅杆的硬帆里。英国人无法将这两艘船分开并保持距离,以便有效使用大炮,反而琼斯部下的滑膛枪和手榴弹迫使英国人不得不待在甲板下。这个不明朗的局势维持了整整两个小时。21点30分左右,一枚手榴弹从“好人理查德”号上被扔出,导致“西拉彼斯”号火药库爆炸,多名英国人被炸死或炸伤。然而,琼斯船上的情况更糟糕了,因为这艘被炸毁开始下沉的敌船和自己的船缠在一起。于是两艘船开始了一场紧张的决斗,大家都等着对方首先放弃。大约22点,“西拉彼斯”号的主桅杆倒下。船长皮尔森放弃决斗,带着心中难言的痛苦宣布投降。“斯卡伯勒女伯爵”号也在敌人面前降下了自己的旗帜。皮尔森在给英国海军部的报告中写道:“鉴于我们当时所处的情况,我认为继续抵抗是没有意义的,也注定是失败的。由于没有成功的可能,我就把旗帜降下来,以示投降。就在这时,我们船上的主桅杆倒在甲板上。”“西拉彼斯”号损坏严重,大部分船员已经重伤或者阵亡。但皮尔森坚持不懈的抵抗让船队中的商船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得以逃脱。

琼斯赢得了巨大的胜利,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三个半小时的激烈交战中,被重创的“好人理查德”号第二天就沉没了。带着被损坏的“西拉彼斯”号,琼斯决定驶向保持中立但同情北美殖民地的荷兰。很快,他又从荷兰的泰瑟尔岛出发,带着“同盟”号一起继续他捕获敌船的航行。直到1780年初,他才回到法国。

尽管约翰·保罗·琼斯在英国人眼里是个普通的海盗,但他在法国却被誉为英雄。由于他的伟大战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奖励他一把带有金剑柄的宝剑,并授予他骑士称号。但是,他不被允许带走“西拉彼斯”号,因为这艘双甲板的战船已经被法国占有。琼斯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抗议法国非法侵占美国人捕获的战船,但徒劳无功。于是琼斯离开了法国,并带领“同盟”号回到美国。

“西拉彼斯”号的指挥官皮尔森被监禁;获释后回到了英国。虽然他当时不得不投降,而且必须向军事法庭证明为何失去战船,但由于他的勇敢,不但军事法庭判他无罪,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还授予他骑士称号。琼斯听闻此事后,只说:“倘若我还有幸再次和他交战,我将让他成为领主。”

法国和起义的北美殖民地并肩作战,它的军事参与使得美国在独立战争中实力大增。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的战败标志着英国的失利和北美战争实际上的结束。1783年,英国在《巴黎条约》中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当琼斯回到美国后,1787年美国国会授予他一枚金牌表示尊敬,并且把还在建造中的战列舰“美利坚”号交给他管理。但后来的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财政紧缩,国会决议在独立战争结束后裁减海军,并把这艘船赠予了法国。琼斯不得不离开他的新家园,因为他在美国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转而投向欧洲碰运气——可惜在这里他处处碰壁。他期待得到法国海军的军官位置,但只能失望而归。最后他作为海军上将加入了俄国海军。在1787——1792年的俄土战争期间,他在黑海作战。然而,琼斯再次和自己的部下以及上级发生矛盾。格里戈里·波将金公爵,也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心腹之臣,对琼斯使用阴谋诡计。尽管琼斯击退了土耳其军队,但没过多久他就被遣送回了圣彼得堡。无所事事的琼斯待在俄国首都,一天比一天郁闷。他不得不忍受着竞争对手对他的诬告,还有来自俄国海军军官对他的无视,他们并不把琼斯当成自己团队的一员,尽管1788年6月他获得了圣安娜勋章这项极高的荣誉奖。之后琼斯还是离开俄国,心情沉重地回到了法国。

可是在法国,琼斯的运气也未曾好转。他过着孤单且与世隔绝的生活,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遭到了打击。琼斯患有黄疸和肾炎,后来还经历了一次肺炎。1792年7月18日,一位名为莫里斯的友人来探望他,并记录了琼斯的遗嘱。在记录时,莫里斯由于有另外一个重要约定而必须临时离开片刻。然而当他回来时,发现琼斯已平躺在**去世了。约翰·保罗·琼斯被葬在巴黎的圣路易斯墓地。

不过后来,美国又回想起了这位开国时的海上英雄。20世纪初,美国驻法大使霍雷斯·波特成功地找到琼斯的遗体。1905年,琼斯的遗体被重新挖出来,并由“布鲁克林”号巡洋舰,在另外3艘美国战舰的护送下送回他的第二故乡美国。当这支小型舰队靠近美国海岸时,美国海军的7艘战舰也从后面加入舰队,以此向这位勇敢的海军将领致敬。

1779年9月23日,约翰·保罗·琼斯的战船“好人理查德”号遇到英国战船“西拉彼斯”号。两船在激烈交战中,双方的船长都想让对方先放弃作战。

1906年4月24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出席下,约翰·保罗·琼斯的棺木在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会隆重下葬。1913年,琼斯的遗体被转移到美国海军学会的教堂墓穴,新的墓碑装饰华丽。经过了漫长的漂泊——无论是在世时还是去世后——这位“美国海军之父”终于得到了最后的安宁。

20世纪初,美国人回想起了这位海上英雄,约翰·保罗·琼斯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建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之一。这幅绘于1906年的绘画展示了1777年琼斯作为指挥官接手管理“仁吉”号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