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药业集团厂区,到处是繁忙的景象。

现代化制药车间内机声轰鸣,电脑控制的生产流水线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穿白色工作服的郭小鹏在费经纬等技术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生产情况。

郭小鹏侧身询问费经纬:“费总工,戒毒灵的批准程序到哪一步了?”

费经纬答道:“现在只等卫生部药品局的批文了。”

郭小鹏不满意地略略提高声音:“也就是说,还缺最重要的手续?”

费经纬满脸认真地道:“戒毒灵从构思、创意、研制到专家鉴定、申请人身试验、临床试验,总共不过一年半时间,这已经够快了。以前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

“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能等,要抓紧!”郭小鹏转脸对身后的林小亮说,“小亮,你们应该去北京多跑跑,费总不太擅长公关。”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走出厂房,来到停靠在厂区大道旁的奔驰车前。

费经纬在与郭小鹏握手道别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郭小鹏意识到费经纬有不便启齿的事情要说,于是对其他人道:“你们忙去吧。”然后请费经纬上车。

段海见董事长和费经纬上车,估计有事密谈,知趣地下车离开。

郭小鹏对费经纬道:“经纬,你我从小同学多年,又在一起共事,还有不能说的话吗?”

费经纬扶了扶眼镜,不好意思地道:“董事长,我的原单位省生物化学研究院,有一个正高名额。评定正高职称的需要参加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生物化学研究院正好有这样一个项目,但科研经费不足。”

郭小鹏简洁地问:“他们开价多少?”

费经纬答:“二十五万。”

郭小鹏又问:“这是一个什么项目?”

费经纬答道:“一种转基因产品,国家863计划的下游项目。”

郭小鹏道:“如果我给他们五十万,海州药业能成为这个项目的联合研制单位吗?”

费经纬喜出望外,连声道:“当然,当然没问题。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吴雨生教授是我的老师,工程院院士,他对你和海州药业极为赞赏。”

郭小鹏说:“你顺便问问吴教授,愿意不愿意出任海州药业的高级顾问。”

“吴先生是西南联大毕业生,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恐怕干不了具体工作。”费经纬如实相告。

郭小鹏道:“既为顾问,就是挂名,月薪三千元人民币。有他这块院士的金字招牌,他每年只需陪我聊几次天,就能扩张海州药业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