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元年(公元424年)

1 春,正月,北魏改年号为始光。

2 正月四日,北魏安定殇王拓跋弥去世。

3 刘宋皇帝刘义符在服丧期间,不遵守居丧礼仪,好与左右狎昵,游戏无度。退休的特进范泰上亲启密奏说:“我听说陛下有时在后花园,操习武备,鼓声都传到宫外。黩武于皇宫之内,喧哗于官府衙门,非但不足以威震四夷,反而让远近之人觉得怪诞。陛下即位之后,委政于宰相大臣,这实际上和商朝高宗一样,有居丧不言的谅闇之美;但是,又亲狎小人,这恐怕不是社稷之计,经世之道。”刘义符不听。范泰,是范宁的儿子。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聪明敏锐,喜欢读书,但是,性格轻浮,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曾经说:“等我得志之日,以谢灵运、颜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

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性格偏激傲慢,不遵法度,朝廷大臣们只是把他看成是一个文化人,不认为他有实际作用。谢灵运则自以为他的才能应该参与朝政权要,常常心怀愤懑。颜延之,是颜含的曾孙,嗜酒放纵。徐羡之等很厌恶刘义真与谢灵运之流混在一起,刘义真的老部下范晏曾婉言告诫他,刘义真说:“谢灵运不切实际,又粗枝大叶,颜延之狭隘浅薄,魏文帝曹丕所说:‘古今文人,都不拘小节’,就是他们这样的人;但是我与他们性情相投,不能忘记他们。”于是,徐羡之等指控谢灵运、颜延之挑拨朝廷与亲王之家的感情,非议诋毁执政大臣,贬谢灵运为永嘉太守,颜延之为始安太守。

刘义真镇守历阳,向朝廷求索无度,执政大臣每每加以裁减,不能全部满足他。刘义真深为怨愤,常有不平之言,又上表要求调回京师。咨议参军、庐江人何尚之屡次劝谏,刘义真不听。当时徐羡之等已密谋废黜皇帝刘义符为庶人。但是,按长幼次序,下一个顺位的继承人应该是刘义真。于是,徐羡之利用刘义真与刘义符的矛盾,先上奏其罪恶,废刘义真为庶人,流放新安郡。

前吉阳县令、堂邑人张约之上疏说:“庐陵王年少时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大后又受陛下和睦之恩,所以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毫无掩饰,容易有违臣子之道,招来骄傲放纵之罪。但是,他天资聪明,实有卓然之美,应该包容他,欣赏他的长处,宽恕他的缺点,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他,让他慢慢长进。如今突然剥夺他的爵位,流放幽禁在偏远的郡县,上伤陛下手足之情,下令远近人心张皇失措。臣私底下认为,大宋帝国刚刚开基创业,皇室枝叶还未繁盛,正应该广树宗室藩国,敦睦以道。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刘裕)之爱子,陛下(刘义符)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点小错,就把他抛弃呢!”

奏书递上去,朝廷任命张约之为梁州府参军,接着就把他杀了。

4 夏,四月十四日,北魏主拓跋焘东巡大宁。

5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镇南将军乞伏吉毗等率步骑兵一万,南伐白苟、车孚、崔提、旁为四国,全部降服。

6 徐羡之等认为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是先朝旧将,在朝廷和台省都有威望,而且又掌握军队,于是召檀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两人都抵达建康,徐羡之将废立皇帝的计划告诉他们。

五月二十四日,谢晦声称领军府房屋破败,让全部家人出外居住,聚集将士于府内;又命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当夜,邀檀道济同宿,谢晦高度紧张,彻夜不眠,檀道济倒头便睡,谢晦对他非常服气。

当时皇帝刘义符在华林园开设商街,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划船为乐,傍晚,游天渊池,夜里在龙舟上就寝。

五月二十五日凌晨,檀道济引兵居前,徐羡之等继其后,从云龙门入宫;邢安泰等先已告诫宿卫,无人阻挡。皇帝还未起床,军士进来,先杀了两个侍者,砍伤皇帝手指,扶出东阁,收缴玺绶,群臣拜辞,护送回故太子宫。

侍中程道惠劝徐羡之等立皇弟、南豫州刺史刘义恭。徐羡之等认为宜都王刘义隆一向有很高声誉,又多有符瑞,于是称皇太后令,列数皇帝过恶,废为营阳王,以宜都王继承大统,赦免死罪以下罪犯。又称皇太后令,奉还玺绶;并废皇后为营阳王妃,将营阳王流放到吴郡。命檀道济入宫守卫朝堂。

营阳王刘义符抵达吴郡,停留在金昌亭;六月二十四日,徐羡之等派邢安泰前往,弑杀刘义符。刘义符有勇力,突围走出昌门,追兵用门闩将他打翻在地,弑了他。

【裴子野曰】

古代人君养育儿子,会说话的时候,就由师傅教他文辞;会走路的时候,就由师傅教他礼仪。而刘宋的皇室子弟教育,却跟这不一样,在家则交给仆妾,出外则依靠左右跟班。太子、皇子,都有“帅”“侍”两位官员辅佐,而担任这两个官职的,都是仆臣。太子、皇子的言谈举止、教育修养、是非观念,都是由这些人决定的。他们言不及于礼义,识不达于今古,谨慎小心的人,或许劝之以吝啬,狂妄愚昧的,则诱之以凶暴。

太子、皇子们也有师傅,但是多由年老衰弱的大臣担任;也有安排做伴的学友和文学侍臣,又多以膏粱子弟担任,而且也都是摆设而已,并不跟他们在一起。亲王年幼,就任命为州牧,但具体负责的都是长史;宣传教命,又有典签官员;这些人往往专权恣肆,窃弄威权,所以,皇族子弟虽多,而端良之人甚少。即位的君王总是年纪太小,奸恶之人世代不断,虽然恶物丑类,也是上天自己生出来的,但是习染其中,就成为常态,世代流传了。到了太宗(刘彧),连整个帝国都抛弃,也是狎昵这些小人的结果。呜呼!有国有家者,能不引以为镜鉴吗!

【华杉讲透】

教育和创业一样重要

先说徐羡之杀刘义符,他可能怕有人起兵勤王,造成祸乱。但是,他没有想到另一层,杀死皇帝,他没有这个权力,也不符合政治规矩。要废立皇帝,废帝应交给新君处理,新君如果要杀他,那也不是你的责任了。霍光废黜刘贺,刘贺还是昌邑王,你不能直接把他杀了。

杀皇帝的罪,谁也担不起,别说新君本来就想把你除掉,就算他想保护你,也未必保护得了,将你灭族,才是一了百了。成济当年为司马昭挺身而出,刺死魏帝曹髦,司马昭对他的回报,也只能是杀了他。

徐羡之想要避免兵祸,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层,兵祸的风险,他担得起;杀皇帝的风险,他根本担不起。新君根本就不会记你的情,更别说还有那么多政敌随时准备清算你。霍光光耀史册,也只保得自己平安降落,他死后两年,霍家就被清算灭族。

再说裴子野所论,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始终是第一大事,至少要和创业并列第一,这一点,有多少人能真正知行合一!于国家,第一是办教育;于家族,第一是抓子弟教育;于公司,办企业就是办教育。因为没有教育,就没有传承;没有教育,你干什么都是白干!

但是,创业之主,忙着打天下,也分配不了时间给子女,又没有做好安排,那皇室子弟,就都是保姆和跟班带出来的了,比一般人接受的教育还差。刘裕自己出生低贱,是乱世英雄,没有通过教育让家族完成转型,刘宋政权,也就成了短命王朝。

要真正提高认识,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就要树立一个理念,你是在为下一代做事,而不是只为自己。如果说是为自己,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的志向有多远大?我们的志向,要超出我们的生命历程,做出历史贡献,追求历史定位。为人君者,追求自己在国家历史中的定位;为人父者,追求自己在家谱中的历史定位;做企业的,要建立创始人文化,代代相传。这就是儒家观念,不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要为万世开太平。否则,就是成就自己,遗祸子孙。

徐羡之拥立刘义隆即位

7 傅亮率行台(流动政府)百官奉法驾前往江陵迎接宜都王刘义隆。走到寻阳,祠部尚书蔡廓患病,不能继续前行,傅亮与他道别。蔡廓说:“营阳王在吴郡,应该厚加供奉;一旦发生不幸,你们几个人可有弑主之名,还想立于人世,可能吗!”当时傅亮已经与徐羡之商定杀害刘义符,于是派人飞驰送信去制止,已经来不及。徐羡之大怒说:“与人一起商定的计划,为什么转头就把罪恶推给别人担当?”

徐羡之等又派出使者到新安,杀死前庐陵王刘义真。

徐羡之因为荆州是战略重地,担心宜都王刘义隆登基之后,或许会用别人,于是紧急以录尚书事名义,任命领军将军谢晦代理都督荆州、湘州等七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想要让他居于外地,作为援手,精兵旧将,全部配给谢晦。

秋,七月,行台到了江陵,立行门(象征性的宫廷大门)于城南,门上题字:“大司马门”。傅亮率百官在门前上表,进奉皇帝玺绂,仪式辉煌盛大。宜都王刘义隆时年十八岁,下教令说:“我这个缺少德行的人,突然蒙受上天眷顾,降下大命,非常惶恐惊悸,怎敢承担如此大任!我将暂时回到京师,哀祭先帝陵寝,并与贤良大臣交换意见。希望各位体谅我的内心,不要再多言。”府州佐史都向刘义隆称臣,并请仿照京师及宫廷,重新题写江陵各城门名称,刘义隆一概不许。下令州、府、国各军政衙门宽宥所统辖内的刑事犯人和无力还债的囚犯。

诸将佐听说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死亡,都认为可疑,劝刘义隆不可东下。司马王华说:“先帝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虽然嗣主缺乏纲纪,但刘氏人望未改。徐羡之不过是寒门出身,中等才干,傅亮是布衣书生,并非有司马懿、王敦那样的用心,这是很显然的事。他们受先帝托孤重任,也不敢有背叛的想法。只是畏惧庐陵王严厉,担心将来自己不为所容;而殿下宽睿慈仁,远近所知,所以越过兄弟次序,奉迎殿下,也期望殿下能对他们有感激之情。其他人的议论,必定没有什么道理。又,徐羡之等五人,功劳地位都相等,谁肯相让!就算心怀不轨,也必定干不成事。废主如果在世,他们担心将来受祸,所以杀害;这都是因为贪生过分,哪里敢一朝之间,就突然心怀逆志!不过是想要握权自固,要少主仰他们鼻息罢了。殿下但当**,才能不辜负上天及百姓的期望。”

刘义隆说:“你这是又想做宋昌吗!”(当初宋昌劝刘恒入京,接受发动政变的大臣们拥立,正与今日相似。)长史王昙首、南蛮校尉到彦之都劝刘义隆入京,王昙首又陈述天上人间各种符瑞应验。刘义隆于是说:“徐羡之等受先帝遗命,不敢背义。况且劳臣旧将,充满朝廷内外,如今我们兵力又足以克制他们,有什么可疑!”于是命王华总管后任,留镇荆州。刘义隆想要派到彦之将兵为前锋,到彦之说:“如果认为他们不会造反,便应该身穿朝服,顺江而下;如果有所顾虑,我这点部队不仅不足为恃,反而开猜疑之端,不能满足远近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当时雍州刺史褚叔度去世,于是派到彦之暂时镇守襄阳。

七月十五日,刘义隆从江陵出发,引见傅亮,号泣,哀动左右。既而问刘义真及少帝薨废经过,悲哭呜咽,左右侍从都不敢仰视。傅亮汗流浃背,不能应对;于是掏心掏肺地结交到彦之、王华等,拉拢关系。刘义隆以府州文武严兵自卫,行台所派的官员和士兵都不得接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抱刀在刘义隆座船户外警戒,一二十天都衣不解带。

【华杉讲透】

凡事不能两头占

王华一段话,把形势分析得明明白白,而“贪生过分”四个字,则把徐羡之的病根挖出来了。你要夺权,你就拼死一搏;你要救国,你就要勇于牺牲自己。总之你不能哪头都占,哪头都占,就哪头都不讨好。明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之后,于谦即刻主持拥立英宗的弟弟代宗登基,让瓦剌手里的皇帝俘虏失去人质价值,只好将英宗送回。八年后,代宗薨逝前,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辟。于谦被以谋逆之罪处死。

于谦之死,千古奇冤,不过于谦自己不觉得冤,从容赴死,因为在那种政治规则下,被皇帝斩首弃市,也是一种忠君爱国,为国牺牲,求仁得仁而已。于谦曾写下千古名句《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就是对于谦一生的盖棺定论。

徐羡之哪有于谦那样的境界呢?刘义隆号啕大哭,又仔细询问两个哥哥被废和死亡的经过,徐羡之的命运,由此就决定了。

8 魏主还宫。

9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太子乞伏暮末率征北将军木弈干等步骑兵三万,从貂渠谷出兵,攻打河西白草岭、临松郡,皆攻破,迁徙民众二万余口而还。

10 八月八日,宜都王刘义隆抵达建康,群臣迎拜于新亭。徐羡之问傅亮:“宜都王可以与历史上的谁相比?”傅亮说:“在晋文公、汉景帝之上。”徐羡之说:“那他必能明白我的一片赤心。”傅亮说:“未必。”

八月九日,宜都王拜谒刘裕陵墓,回来,中途停留在中堂。百官奉上玺绶,宜都王辞让四次,然后接受,即皇帝位于中堂。备法驾入宫,登上太极前殿,大赦,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升级二等。

八月十日,拜谒太庙。下诏恢复刘义真庐陵王封号,迎接其灵柩及刘义真生母孙修华(修华为九嫔之一)、王妃谢妃回建康。

八月十二日,刘义隆下诏,任命代理荆州刺史谢晦为实任。谢晦将行,与蔡廓道别,屏去旁人问他:“我能免祸吗?”蔡廓说:“卿受先帝顾命,委以社稷重任,废黜昏君,拥立明君,在大义上并无不可。但是,杀了人家两个哥哥,却面向北方,做人臣属,挟震主之威,据守上游重镇,以古推今,要想活命,恐怕也难。”谢晦听了觉得恐惧,担心走不脱,出发,回望石头城,喜道:“如今走脱了!”

八月十五日,徐羡之进位为司徒,王弘进位为司空,傅亮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谢晦进号为卫将军,檀道济进号为征北将军。

有司上奏,请皇帝按惯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刘义隆下诏说:“政事和刑法,我大多不太熟悉,可以跟之前一样,仍请二公(徐羡之、王弘)主持。”

皇帝任命王昙首、王华为侍中,王昙首兼领右卫将军。王华兼领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

11 八月十六日,追尊皇帝生母胡婕妤为章皇后。封皇弟刘义恭为江夏王,刘义宣为竟陵王,刘义季为衡阳王;仍以刘义宣为左将军,镇守石头城。

徐羡之等想要顺势任命到彦之为雍州刺史,皇帝不许;征召到彦之为中领军,委之以军政。到彦之自襄阳南下,谢晦已经抵达荆州镇所,担心到彦之不来看望自己。到彦之到了杨口,步行前往江陵,深切地表达自己的诚意,谢晦也推心置腹地结交他。到彦之留下马匹及利剑、名刀,送给谢晦,谢晦由此心中大安。

12 柔然纥升盖可汗郁久闾大檀听闻北魏太宗拓跋嗣崩殂,率六万骑兵入云中,杀掠吏民,攻拔盛乐宫。北魏世祖拓跋焘亲自率轻骑征讨,三日二夜抵达云中。郁久闾大檀率骑兵包围拓跋焘五十余重,铁骑直逼拓跋焘马头,紧紧排列,如同城墙。将士大惧,拓跋焘神色自若,军心才安定下来。纥升盖任命弟弟的儿子郁久闾于陟斤为大将,北魏兵射杀于陟斤;纥升盖惧,遁去。尚书令刘絜对拓跋焘说:“大檀自恃兵多,必将复来,请待秋收之后,大发兵为二道,东西并进以讨伐他。”拓跋焘同意他的看法。

13 九月十八日,刘义隆立王妃袁氏为皇后;皇后,是袁耽的曾孙女。

慕容阿柴传位于慕容慕璝

14 冬,十月,吐谷浑威王慕容阿柴去世。阿柴有二十个儿子,病重时,把子弟们召集到跟前,对他们说:“先公车骑(慕容树洛干,自号车骑将军),为了国家大业,没有传位给他的儿子慕容拾虔,而传给我。我怎敢心存私心,传给慕容纬代,而忘记先君的志向呢!我死之后,你们当奉慕容慕璝为主。”慕容纬代,是慕容阿柴的长子;慕容慕璝,是慕容阿柴同母异父的弟弟、叔父慕容乌纥提之子。(慕容乌纥提继位时,按北方游牧民族风俗,娶哥哥的寡妻,生慕容慕璝。)

慕容阿柴又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给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让他把箭折断,慕利延一下子就折断了;又取十九支箭让他折断,慕容慕利延不能折断。慕容阿柴于是教谕他们说:“你们知道了吧?孤则易折,众则难摧。你们要勠力一心,然后可以保国宁家。”言终而卒。

慕容慕璝也有才略,抚纳秦、凉失业之民及氐、羌杂种至五六百落,部众实力越来越强盛。

【华杉讲透】

团结是一个人的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支箭容易折断,二十支箭不能折断。这道理全世界都懂,但是,难以知行合一,总是兄弟相残,祸起萧墙。为什么呢?团结不是二十个人的事,甚至两个人的团结,也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人的事。没有“大家要团结”这回事,只有一个人去团结大家。这个能团结大家的人,必定自己足够强大,又能够相让,能让到什么程度呢?让到可以让出一个国家。慕容树洛干能让国给慕容阿柴,慕容阿柴能让国给慕容慕璝。而且他们都有才略,所以家族才能兴盛。

15 十二月,北魏主拓跋焘命安集将军长孙翰、安北将军尉眷北击柔然,拓跋焘自己将兵屯驻柞山。柔然向北遁逃,诸军追击,大获而还。长孙翰,是长孙肥的儿子。

16 刘宋皇帝刘义隆下诏,拜营阳王刘义符的生母张氏为营阳太妃。

17 林邑王范阳迈入寇刘宋日南、九德诸郡。

18 宕昌王梁弥怱派儿子梁弥黄入朝北魏。宕昌,是羌族的一支。羌地东接中国,西通西域,长数千里,各有酋帅,部落分地,不相统摄;而宕昌最强,有民二万余篷帐,诸羌种都畏惧他。

19 夏主赫连勃勃准备废黜太子赫连璝,而立少子、酒泉公赫连伦。赫连璝收到风声,将兵七万人北伐赫连伦。赫连伦将骑兵三万迎战,双方战于高平,赫连伦战败阵亡。赫连伦的哥哥、太原公赫连昌将骑兵一万袭击赫连璝,杀死赫连璝,兼并了他的部众八万五千人,回到统万。夏主赫连勃勃大悦,立赫连昌为太子。

赫连勃勃喜欢自夸自大,统万城四大城门:东边叫招魏门,南边叫朝宋门,西边叫服凉门,北边叫平朔门。

元嘉二年(公元425年)

1 春,正月,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一连上表三次,皇帝才批准。正月十日,皇帝开始亲政。徐羡之辞职回家。徐佩之、程道惠及吴兴太守王韶之等都认为这样不合适,苦苦敦劝,徐羡之于是又接受诏书,重新掌权视事。

2 正月十五日,皇帝祭祀南郊,大赦。

3 正月二十三日,北魏主拓跋焘回到平城。

4 二月,北燕有女子化为男人。北燕主冯跋问群臣,尚书左丞傅权回答说:“西汉之末,雌鸡化为雄鸡,犹有王莽之祸。何况如今女人变成男人,这是臣将为君之兆。”

5 三月十一日,北魏主尊保母窦氏为保太后。拓跋焘生母密后崩殂时,他年纪尚幼,太宗拓跋嗣认为窦氏慈良,有操行,命她抚养拓跋焘。窦氏抚视有恩,训导有礼,拓跋焘记着她的恩德,所以加以尊号,奉养她就跟奉养自己的生母一样。

6 三月二日,北魏任命长孙嵩为太尉,长孙翰为司徒,奚斤为司空。

7 夏,四月,秦王乞伏炽磐派平远将军叱卢犍等,袭击河西镇南将军沮渠白蹄于临松,生擒沮渠白蹄,将居民五千余户迁到枹罕。

8 北魏主拓跋焘派龙骧将军步堆等出使刘宋,又重新通好。

9 六月,武都惠文王杨盛去世。当初,杨盛听闻晋朝灭亡,不改义熙年号,对世子杨玄说:“我老了,当终为晋臣,你善事宋帝。”杨盛死后,杨玄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遣使来告丧,开始使用元嘉年号。

10 秋,七月,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镇南将军吉毗等向南攻击黑水羌族酋长丘担,大破之。

赫连勃勃崩殂,太子赫连昌即位

11 八月,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崩殂,葬在嘉平陵,庙号世祖;太子赫连昌即皇帝位。大赦,改年号为承光。

12 王弘认为当初自己并没有参与废黜皇帝,拥立新君的决策,无功不受禄,不接受司空任命,上表辞让了一年,皇帝才批准。八月二日,任命王弘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3 冬,十月,丘担以其部众投降西秦,西秦任命他为归善将军;拜折冲将军乞伏信帝为平羌校尉,镇守黑水。

拓跋焘讨伐柔然

14 十月二十一日,北魏主拓跋焘大举讨伐柔然,五道并进。长孙翰等从东道出黑沙漠,廷尉卿长孙道生等出白、黑二沙漠之间,拓跋焘走中道,东平公娥清出栗园,奚斤等从西道出尔寒山。诸军到了沙漠南沿,舍弃辎重,轻骑,带十五日军粮,渡过沙漠攻击。柔然部落大惊,向北逃走,无影无踪。

15 十一月,刘宋朝廷任命武都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16 当初,会稽人孔宁子在皇帝刘义隆任镇西将军时,担任镇西咨议参军,刘义隆即位之后,任命孔宁子为步兵校尉。孔宁子和侍中王华,都想要得到更大富贵,嫉恨徐羡之、傅亮专权,日夜向皇帝说徐、傅二人的坏话。

正巧,谢晦的两个女儿将分别嫁给彭城王刘义康、新野侯刘义宾,于是谢晦派他的妻子曹氏及长子谢世休送女儿到建康。皇帝想要诛杀徐羡之、傅亮,并发兵讨伐谢晦,声言要北伐,夺取河南,又说要到京口祭拜祖母孝懿皇后的陵墓,准备行装及船舰。傅亮还被蒙在鼓里,写信给谢晦说:“北伐河朔,事态还在发展,朝野大臣,忧惧者多。”又说:“朝士多不赞成北征,皇上应该会派宦官万幼宗前往去咨询你的意见。”

但是,当时朝廷各种举动异常,真正的密谋还是逐渐泄露了出来。

元嘉三年(公元426年)

1 春,正月,谢晦的弟弟、黄门侍郎谢?派使者飞驰送信给谢晦,谢晦还不相信,把傅亮的信出示给咨议参军何承天说:“计算时间,万幼宗一两天之内就会抵达。”何承天说:“外间传闻,都说西讨已定,万幼宗怎么会来!”谢晦还认为那是谣言,命何承天提前准备给诏书的回答,说北伐应该推迟到明年。江夏内史程道惠接到一封寻阳送来的信,说:“朝廷将有大处分,事情已经决定。”程道惠派他的辅国府中兵参军乐冏将信密封,送给谢晦。谢晦对何承天说:“如果真是这样,你认为我该怎么办?”何承天说:“我承蒙将军恩遇,常思报德。事变至此,怎敢隐瞒!但是明天就要戒严,动用军法,我这一点智慧,恐怕也不能思虑周全。”谢晦惧怕说:“你难道是要我自裁吗?”何承天说:“还不至于到这一步。但是,以王者之重,举天下之力以攻一州,大小力量悬殊,而且朝廷是顺,我们是逆,政治号召力也不同。逃往境外,以求保全性命,这是上计。其次,是以心腹将领带兵屯驻义阳,将军自己率主力部队迎战于夏口,如果战败,即刻趋赴义阳,逃出北境。”谢晦思索良久,说:“荆州是用武之地,征兵征粮都容易解决,就来一场决战,战败再走也不晚!”于是命何承天撰写檄文,又与卫军咨议参军、琅邪人颜卲商议举兵,颜卲服毒自杀。

谢晦立起军旗,动员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对司马庾登之说:“现在,我要亲自东下决战,想要委屈你以三千人守城,防备刘粹。”庾登之说:“下官亲属父母都在京师,又一向没有带过兵,仔细想来,不敢接受这个任务。”谢晦于是问诸将佐:“战士三千足以守城不?”南蛮司马周超回答说:“不只是能守城而已,若有外寇,还可以立功。”庾登之顺势说:“周超必定有这个能力,下官请解除司马和南郡太守职务,都授给他。”谢晦即刻任命周超为司马,兼领南义阳太守;转任庾登之为长史,南郡太守如故。庾登之,是庾蕴的孙子。

皇帝刘义隆认为王弘、檀道济开始时并未参与废弑之谋,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又是皇帝的亲信,事情准备发动时,密使通知王弘,又征召檀道济,要派他讨伐谢晦。王华等人都认为不可,皇帝说:“檀道济只是被胁从,本来就不是主谋。杀害之事,又与他不相干。我安抚并任用他,必定没有问题。”正月十五日,檀道济抵达建康。

正月十六日,皇帝下诏,宣布徐羡之、傅亮、谢晦杀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之罪,命有司诛杀他们,并说:“谢晦据有长江上游,或许不能即刻归罪,朕当亲率六师,前往讨伐。可遣中领军到彦之即日出发,征北将军檀道济随后继进,并下令卫军府及荆州州府,即刻逮捕谢晦,雍州刺史刘粹等截断其逃跑路线。罪止于元凶,其余胁从人等,一概不问。”

当天,下诏召徐羡之、傅亮。徐羡之走到西明门外,谢?正巧值班,派人飞报傅亮说:“殿内有非常举措。”傅亮以嫂嫂生病为由暂还,送信通知徐羡之,徐羡之回到西城,乘宫人问讯的马车出京城,步行走到新林,进入一个烧陶器的窑灶中,上吊自杀。傅亮乘车出了城门,乘马逃到哥哥傅迪的墓前,被屯骑校尉郭泓逮捕。到了广莫门,皇上派中书舍人以诏书出示给傅亮,并对他说:“因为你在江陵迎接时的诚恳,当饶恕你的儿子们不死。”傅亮读完诏书,说:“我平民出身,受先帝眷顾,接受托孤之任。黜昏立明,是社稷之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是傅亮被杀,他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建安。诛杀徐羡之的两个儿子,而赦免他哥哥的儿子徐佩之。诛杀谢晦的儿子谢世休,逮捕谢?。

皇帝将要讨伐谢晦,问策于檀道济,回答说:“臣当年曾与谢晦一同跟从北征,入关十策,谢晦贡献的就占了九条,他的才略明练,少有敌手。但是,他未尝上阵决胜,战斗恐怕不是他的长项。我了解谢晦的智慧,谢晦了解我的勇敢。如今奉王命以讨伐他,可以在他布开阵势之前,就将他一举而擒。”

正月十七日,征召王弘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都督荆州、湘州等八州诸军事和荆州刺史。

乐冏再派人报告谢晦,徐羡之、傅亮及谢?等已经被诛杀。谢晦先为徐羡之、傅亮举哀,再为谢家子弟发丧,既而出射堂进行战斗动员。谢晦之前跟从高祖刘裕征讨,指挥处分,无不周密恰当,数日之间,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投效,得精兵三万人。于是奉表称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贞,横被冤酷。并说:“臣等如果志欲专权,而不是为了国家,当初废黜营阳王时,陛下在远方,武皇之子尚有童幼,如果拥立一个幼童,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岂会溯流三千里,让皇位空置七十天,仰望陛下鸾旗呢!故庐陵王,在营阳王时期积怨犯上,自取灭亡。没有所废,何以有所兴!耿弇当年不把贼寇留给君、父,臣等又有何负于宋室呢!这都是王弘、王昙首、王华险躁猜忌,谗构成祸。今当举兵以除君侧之恶。”

【华杉讲透】

每一步行动都要往后多看几步

谢晦上书,讲得很有道理,但是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道理,人不能往之前看,觉得我之前立了多大功,你做了对别人有天大利益的事,不等于人家会记你的情,因为那其中也有你自己的私心。每一步都要往之后看,而且要往后多看几步,形势会怎么发展。当初徐羡之等人杀刘义符、刘义真,就是只看眼前,没推演事态会怎么发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应在他们身上了。还应了一句: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们为刘义隆扫除了威胁,现在刘义隆就要扫除他们。再则,一朝天子一朝臣,刘义隆有刘义隆的人,一个个都要“险躁猜忌,谗构成祸”,早晚他都躲不过。

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处置刘义符、刘义真时很毒辣,等别人要处置自己时却很天真,到最后一刻才相信这是真的。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害别人时觉得自己是正义,要被别人害时却认为别人不应该也不会那么不义。

反过来,看王弘多聪明,他抵制了一年,拒绝封赏,就是要表明:我没有参与政变。

2 西秦王乞伏炽磐再次遣使入北魏,请求对夏国用兵。

3 当初,袁皇后生皇子刘劭,皇后自己凝视良久,派人飞驰报告皇帝刘义隆说:“此儿形貌异常,必破国亡家,不可养他。”即刻就要将婴儿杀死。刘义隆狼狈狂奔到皇后宫门外,拨开帐幔,制止皇后。因为当时还在居丧期间,所以保密。闰正月六日,才宣布刘劭出生。

刘义隆发兵讨伐谢晦

4 皇帝下诏戒严,大赦,诸军相次出发讨伐谢晦。谢晦任命弟弟谢遯为竟陵内史,率军一万人负责留守事务,自己率众二万人从江陵出发,舟舰排列,从江津一直到破冢,旌旗蔽日,谢晦叹息说:“恨不得这是一支勤王之师!”

谢晦想要派兵袭击湘州刺史张卲,何承天因为张卲的哥哥、益州刺史张茂度一向与谢晦友善,说:“张卲的态度还不清楚,不宜自己攻击。”谢晦写信招张卲,张卲不从。

5 二月九日,刘义隆任命金紫光禄大夫王敬弘为尚书左仆射,建安太守郑鲜之为右仆射。王敬弘,是王廙的曾孙。

二月十一日,刘义隆从建康出兵。命王弘与彭城王刘义康留守,入住中书下省;侍中殷景仁参与留守工作;刘义隆的姐姐、会稽长公主留在禁中,总摄六宫。

谢晦自江陵东下,何承天留守,没有跟从。谢晦到了江口,到彦之已经抵达彭城洲。谢晦的长史庾登之据守巴陵,畏懦不敢前进;当时阴雨连绵,参军刘和之说:“我们有雨,他们也有雨,檀道济很快就会到,东军方强,我们应该速战。”庾登之恇怯,派小将陈祐制作大口袋,里面装上茅草,悬挂在桅杆上,说可以用来焚毁敌舰,而用火攻必须等天晴,以拖延战期。谢晦同意,停军十五日,才派中兵参军孔延秀攻将军萧欣于彭城洲,击破朝廷军。又攻彭城洲口栅,攻陷。朝廷军诸将都要退还夏口,到彦之不许。于是退保隐圻。

谢晦又上表为自己辩护,并且夸耀他的胜利,说:“陛下若能枭四凶于庙庭,悬三监首级于宫门,臣便停止进兵,回转军旗,回到我的任所。”(四凶,是尧帝处置的四位罪臣;三监,是周朝叛臣。)

当初,谢晦与徐羡之、傅亮为自我保全之计,以为谢晦据守长江上游,而檀道济镇守广陵,各有强兵,足以制伏朝廷。徐羡之、傅亮在朝廷执掌大权,可以持久。等到听闻檀道济率众来攻,惶惧无计。

檀道济军抵达,与到彦之会师,船舰沿岸停泊。谢晦开始时见舰数不多,有轻视之心,没有即刻出战。到了晚上,东风大起,檀道济大军船帆连绵西上,前后相连,填塞江面。西军离心沮丧,不再有斗志。

二月十九日,朝廷大军抵达忌置洲尾,列舰过江,谢晦军一时全部崩溃。谢晦连夜出逃,投奔巴陵,得一条小船,回到江陵。

之前,皇帝派雍州刺史刘粹从陆路率步骑兵袭击江陵,到了沙桥;周超率一万余人逆战,大破刘粹军,士众伤死者过半。不久,传来谢晦战败的消息。当初,谢晦因为与刘粹关系友善,任命刘粹的儿子刘旷之为参军,皇帝因此怀疑,王弘说:“刘粹没有私心,不必担忧。”等到受命南讨,刘粹一无所顾,皇帝以此嘉许他。谢晦也不杀刘旷之,遣送他回到刘粹处。

二月二十七日,皇帝自芜湖东还。

谢晦到了江陵,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是惭愧地向周超道歉而已。当夜,周超舍弃军队,单船前往到彦之军营投降。谢晦的随从全部散去,于是带着弟弟谢遯等七骑北走。谢遯肥壮,不能乘马,谢晦不断停下来等他,所以走不快。二月三十日,抵达安陆延头,被戍防部队将领光顺之抓获,槛车送回建康。

诛杀谢晦、谢?、谢遯及其兄弟之子,以及同党孔延秀、周超等。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披头散发,光着脚,与谢晦诀别说:“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于都市!”庾登之在谢晦阵营没有实权,所以仅免去官职囚禁起来;何承天及南蛮行参军、新兴人王玄谟等都得到原谅和赦免。谢晦逃走时,左右都抛弃了他。唯有延陵盖始终追随,不离不弃,皇帝任命延陵盖为镇军功曹督护。

谢晦起兵时,引北魏南蛮校尉王慧龙为援。王慧龙率众一万人攻陷思陵戍,进兵包围项城。听闻谢晦已败,于是退兵。

益州刺史张茂度受诏袭击江陵,谢晦兵败时,张茂度军才抵达白帝。当时的人怀疑张茂度有二心,皇帝因为张茂度的弟弟张卲有忠诚节操,赦免不问,让他回去。

三月二日,皇帝回到建康,征召谢灵运为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赏赐恩遇,非常恩厚。

皇帝因为慧琳道人善谈论,经常与他商议朝廷大事,于是慧琳道人得以参与权要,宾客从四面八方蜂拥到他家,大门前马车常有数十辆,各地送来的馈赠贿赂,前后相接,每天都摆着七八桌宴席,始终高朋满座。慧琳道人脚穿高齿木屐,身披貂裘,设置传达、秘书。会稽人孔觊曾经前往拜访,遇上宾客拥挤,只能寒暄两句而已。孔觊慨然说:“现在有黑衣宰相(和尚穿黑衣),可以说是冠帽鞋子都放错了地方!”

夏,五月十七日,皇帝任命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到彦之为南豫州刺史;又派遣散骑常侍袁渝等十六人分别巡视诸州郡县,观察吏政,访求民间隐情;又命郡县官员各自上书谈论政治得失。

五月二十八日,皇帝亲临延贤堂听取诉讼,从此每年三次。

左仆射王敬弘,性情恬淡,很有名望,可是在签署文件时,从不阅读。有一次和皇帝一起听讼,皇上问他案件疑点,王敬弘不作回答。皇帝变色,问左右:“为什么不把文件事先给仆射看?”王敬弘说:“给我看了,我正自不解,还没有看懂。”皇帝非常不悦,从此对他虽加礼敬,但再也不问他政事。

六月,任命右卫将军王华为中护军,侍中职务如故。王华因为王弘辅政,王昙首又为皇上所亲任,与自己地位相当,感觉自己不能充分施展,每每叹息说:“同时有好几个宰相,天下怎么能治!”当时,并没有固定的宰相,皇帝跟谁议论政事、把机密事务交给谁,谁就是这事的宰相,所以王华才有这样的议论。但是,也有官居侍中,但不是宰相的人;而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中,侍郎,给事中,都是当时的重要官职。

黄门侍郎谢弘微与王华等都是皇上所看重的,当时号称“五臣”。谢弘微,是谢琰的侄孙。端正严肃,只在恰当的时候发言,婢仆之前,从不随意语笑,于是尊卑大小,都敬之如神。堂叔谢混特别敬重他,常说:“微子跟人观点不同时,不会伤害人;跟人观点相同时,又不会抢人家风头,我对他没有一点儿批评。”

皇上想要封赏王昙首、王华等,拊着御床说:“如果不是你们兄弟,我今日哪能坐在此座。”然后拿出封赏的诏书给他们看。王昙首坚决推辞说:“近日之事,全靠陛下英明,罪人罪有应得。臣等岂能把国家的灾难当成自己的幸运!”皇上才作罢。

【华杉讲透】

谢混对谢弘微的评价,值得玩味,“异不伤物,同不害正”,跟人观点不同时,不会伤害人;跟人观点相同时,又不会抢人家风头。我们时常相反,跟人不同时,就想排除异己;跟人相同时,就要抢“专利权”,这观点到底是我先提出来的,还是你先提出来的。

刘义隆要封赏王昙首、王华的对话,刘义隆说:“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这话很不恰当,有失国格,天子为天下承担责任,哪能说这种感恩个人富贵的话!而王昙首的态度非常端正:“臣等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刘义隆感叹自己的幸运,能同时得到这四位贤人,确实了不得。

6 北魏主拓跋焘下诏问公卿:“今当用兵,赫连、蠕蠕,先打哪个?”(蠕蠕就是柔然,是拓跋焘对柔然的侮辱性称呼,意思是他们像虫子一样。)长孙嵩、长孙翰、奚斤都说:“赫连氏土生土长,还未成为祸患。不如先讨伐蠕蠕,他们必定逃跑,如果能追上他们,可以大有斩获;如果追不上,就顺道在阴山打猎,也可猎取禽兽皮角以充军实。”太常崔浩说:“蠕蠕鸟集兽逃,大军去追,则追不上,轻兵去追,追上又不足以制伏他们。赫连氏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暴,人神共愤,应该先讨伐赫连。”尚书刘絜、武京侯安原则建议先讨伐北燕。于是拓跋焘从云中西巡至五原,狩猎于阴山,向东挺进到和兜山。秋,八月,回到平城。

7 皇帝刘义隆下诏,命殿中将军吉恒出使北魏。

8 北燕太子冯永去世,冯跋立次子冯翼为太子。

9 西秦王乞伏炽磐讨伐河西,挺进到廉川,派太子乞伏暮末等率步骑兵三万攻打西安,不能攻克,又攻番禾。河西王沮渠蒙逊发兵抵御,又遣使游说夏主赫连昌,让他乘虚袭击枹罕。赫连昌派征南大将军呼卢古率骑兵二万攻打苑川,车骑大将军韦伐率骑兵三万攻打南安。乞伏炽磐收到消息,撤军回国。九月,迁徙其境内老弱、畜产于浇河及莫河仍寒川,留左丞相昙达守枹罕。韦伐攻拔南安,俘虏西秦秦州刺史翟爽、南安太守李亮。

11 大旱,蝗灾。

12 左光禄大夫范泰上表说:“妇人有三从之义,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谢晦家的妇女还在尚方(御库房)做苦工,请陛下留意。”刘义隆下诏赦免。

【华杉讲透】

三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范泰的意思是,不管家里的男人犯了什么罪,妇女并没有责任。

拓跋焘讨伐夏国,占据中原

13 北魏主拓跋焘听闻夏世祖赫连勃勃崩殂,儿子们内斗,国人不安,想要乘机讨伐。长孙嵩等都说:“敌人如果守城不出,以逸待劳,柔然郁久闾大檀再乘虚入寇,我们就危险了。”

崔浩说:“往年以来,荧惑星守着羽林星、钩己星运行,占卜天象的结论,是秦国将亡。今年五星并出东方,利于西伐。天人相应,机不可失。”

长孙嵩坚决争辩谏止,拓跋焘大怒,斥责长孙嵩在官贪污,命武士抓住他的头往地上撞,侮辱他。于是派司空奚斤率四万五千人袭击蒲阪,宋兵将军周几率一万人袭击陕城,以河东太守薛谨为向导。薛谨,是薛辩之子。

拓跋焘想要任命中书博士、平棘人李顺为前锋军总指挥,询问崔浩意见,崔浩说:“李顺确实有谋略,但是他是我的姻亲,我深知他的为人,果于去就,不可专委。”拓跋焘于是打消了念头。崔浩由此与李顺有了矛盾。

冬,十月十一日,拓跋焘从平城出发。

【华杉讲透】

“轻于去就”是职场大忌

一般我们说一个人“轻于去就”,是职场大忌,就是一有不爽就辞职,稍有利诱就跳槽,不能在一个地方扎下根的意思。而“果于去就”,差不多就是很可能临阵叛变的意思了。所以不能让他单独掌兵权任前锋。

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他就是果于去就的典型。崔浩对李顺的评价太狠了,想不结仇都难。

14 西秦左丞相乞伏昙达与夏国呼卢古战于嵻?山,乞伏昙达兵败。十一月,呼卢古、韦伐进攻枹罕。西秦王乞伏炽磐把首都迁到定连。呼卢古进入枹罕南城,镇京将军赵寿生率死士三百人力战,击退呼卢古。呼卢古、韦伐又攻打沙州刺史出连虔于湟河,出连虔派后将军乞伏万年击败呼卢古。呼卢古又攻打西平,俘虏西秦安西将军库洛干,活埋战士五千余人,掳掠居民二万余户而去。

15 仇池氐部落酋长杨兴平请求归降刘宋。梁州、南秦州二州刺史吉翰派始平太守庞谘进据武兴。氐王杨玄派他的弟弟杨难当率军抵御庞谘,被庞谘击退。

16 北魏主拓跋焘进抵君子津,天气暴寒,黄河冰封,十一月三日,拓跋焘率轻骑二万渡河,突袭统万。十一月七日,冬至,夏主赫连昌正在与群臣宴会,北魏大军杀到,上下惊扰。拓跋焘驻军于黑水,离统万城三十余里。赫连昌出战,战败,退走入城。城门还没来得及关闭,北魏内三郎(宫中宿卫官)豆代田率众乘胜入西宫,焚烧其西门。宫门关闭,豆代田又翻墙而出。拓跋焘拜豆代田为勇武将军。

夏国弘农太守曹达听闻北魏周几军队将至,不战而走。北魏军乘胜**,于是进入三辅地区。不巧,周几死在军中。夏国蒲阪守将、东平公赫连乙斗听闻奚斤军队将至,遣使到统万城告急。使者到了统万,北魏军已经围城。使者回来,告诉赫连乙斗说:“统万已经败了。”赫连乙斗惧怕,弃城西奔长安,奚斤于是攻克蒲阪。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之前镇守长安,赫连乙斗到了之后,与赫连助兴抛弃长安,西奔安定。十二月,奚斤进入长安,秦州、雍州氐人、羌人都到奚斤门前投降。河西王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接到消息,都遣使向北魏投降。

17 前吴郡太守徐佩之聚集党羽一百余人,密谋在明年元旦朝会时,在殿中作乱,事情泄露,十二月十七日,逮捕徐佩之,斩首。

18 营阳太妃张氏去世。

19 西秦征南将军乞伏吉毗镇守南漒,陇西人辛澹率居民三千户占据城池,驱逐乞伏吉毗,乞伏吉毗逃回枹罕,辛澹向南投奔仇池。

20 北魏初得中原,人民大多逃跑隐藏。天兴年间,拓跋珪下诏,调查没有登记在册的户口,令他们缴纳绸缎布匹。于是自行申报为纺织户的人很多,他们的绸缎布匹直接上缴朝廷,不属于郡县,所以赋役不均。本年,拓跋焘下诏,撤销直属朝廷的纺织户,全部划归各郡县。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1 春,正月七日,皇帝刘义隆祭祀南郊。

2 正月十一日,北魏主拓跋焘回到平城。统万迁徙来的民众在一路上死亡很多,能抵达平城的,才十分之六七。

【华杉讲透】

拓跋焘在统万城外掳走一万余家,以一家四口计算,大概五万人,路途死亡十分之三四,大概死了一万多人。这样的悲剧,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史书上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已。

我们对照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巴丹死亡行军,被称为日本制造的震惊世界的战争罪行与虐待俘虏事件,日军俘虏了菲律宾巴丹半岛上的美、菲守军七万八千人,这近八万人被强行押解到一百二十公里外的战俘营,一路无食无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枪杀,在这场暴行中约一万五千人丧命。

从统万到平城的距离,六百多公里,距离是巴丹行军的五倍多。巴丹行军都是战俘、军人,而统万行军的全是百姓,可以想象多少老人、妇女、儿童,死于这次恐怖行军。那时候没有战争罪,人命如草芥,还不如牛羊。因为如果是抢了五万头羊,他是不会让它在路上死掉一万五千头的。

3 山羌背叛西秦。二月,西秦王乞伏炽磐派左丞相乞伏昙达招慰武始诸羌族部落,征南将军吉毗招慰洮阳诸羌族部落。羌人生擒乞伏昙达,送到夏国;吉毗也被羌人击败,奔还,战士和马匹死伤者十分之八九。

4 北魏主拓跋焘回到平城。

5 二月十一日,皇帝刘义隆进入丹徒,二月二十五日,拜谒京陵。

当初,高祖刘裕富贵之后,命人收藏他微贱时使用的农具以示子孙。刘义隆到了故宫,看了展览,有惭愧之色。一位近侍进言说:“大舜躬耕历山,大禹治水,亲自挖土。陛下不看见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

【华杉讲透】

建立创始人文化,是要后人掌握经营的逻辑

建立创始人文化,不仅是要让子孙了解创业的艰难,更是要他们掌握经营的逻辑。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接收的信息完全不同,思想认识差别可能非常大。人们很容易有一种假设,即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或者说他“应该”知道,殊不知别人根本不可能,也没途径知道。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知道如何去教育下一代。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教育下一代时,往往是简单地强调了创业的艰难,却忽视了传授经营的逻辑。这种艰难,下一代不可能再经历一次,也不需要再经历,艰难历程的展览,就往往成了创始人炫耀的资本和带给子孙的一种道德压力。子孙们来了,就算是惭愧一下,他也没学到什么,出门就忘了,因为那离他太远了,皇帝和农夫的距离,你说有多远呢?

所以,不要讲你当初多艰难,那都是你自己愿意,你享受着呢!要传授给子孙的是你真正的智慧和修养。刘裕显然是没有做到。

6 三月三日,北魏主拓跋焘派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拓跋礼,是拓跋斤的孙子。又下诏,命执金吾桓贷在君子津建造桥梁。

7 三月四日,北魏广平王拓跋连去世。

8 三月十四日,刘宋皇帝刘义隆回到建康。

9 三月十五日,尚书右仆射郑鲜之去世。

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辅国将军段晖为凉州刺史,镇守乐都;平西将军麹景为沙州刺史,镇守四平;宁朔将军出连辅政为梁州刺史,镇守赤水。

10 夏,四月四日,北魏派员外散骑常侍步堆等为使节回访刘宋。

11 四月七日,朝廷任命廷尉王徽之为交州刺史,征召前刺史杜弘文。杜弘文正在生病,即刻自己备车上路。有人劝他等病好了再走,杜弘文说:“我家杖节镇守边疆三世(祖父杜瑗、父亲杜慧度,都是交州刺史),一直就希望能够报效朝廷,何况被征召呢!”于是出发,死在广州。杜弘文,是杜慧度的儿子。

杜弘文此举,是政治智慧,保护家人,也是礼节。

说政治智慧,是避嫌。三代交州刺史,就是土皇帝,朝廷担心尾大不掉,把你调走。如果报告说我在生病,等病好了再走。三千里之外,皇帝怎么想,可就不知道了,有人会说你装病,要谋反,那是一定的,可能就造成大祸。所以马上就走,而且是“自舆就路”,都不用朝廷派车,也不等驿车,自己备车出发,还说这正是我多年的心愿。

说礼节呢,《论语》曰:“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国君有事相召,传命一来,都不等车驾准备好,马上就走,步行急趋。步行,难道比车还快吗?为什么不等车呢?这是礼!家人自会准备好车驾追上来,再上车。这就是所谓“急趋君命,出行而车驾随之”。

12 北魏司空奚斤与夏国平原公赫连定在长安对峙。北魏主拓跋焘想要乘虚讨伐统万,遴选兵马,训练士卒,给诸将各自分配作战任务,命司徒长孙翰等率三万骑兵为前锋,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兵三万为后继,南阳王拓跋伏真等将步兵三万人护送攻城装备,将军贺多罗率精骑三千人为前方侦察部队。拓跋素,是拓跋遵的儿子。

五月,拓跋焘从平城出发,命龙骧将军、代人陆俟都督诸军,镇守大碛,以防备柔然。

五月九日,拓跋焘从君子津渡黄河北上。

13 五月十日,刘宋中护军王华去世。

14 北魏主拓跋焘抵达拔邻山,筑城,舍弃辎重,以轻骑三万倍道先行。群臣都进谏说:“统万城墙坚固,不是一朝一夕能攻陷的。如今轻车进讨,进不可克,退无辎重,不如与步兵一起,带着攻城装备前往。”拓跋焘说:“用兵之术,攻城最下。逼不得已,才会攻城。如今让步兵携带攻城装备一起前进,敌人必定惧怕而坚守。如果不能及时攻下,粮食吃尽,兵士疲敝,城外又抢不到粮食,那就进退无据。不如以轻骑直抵其城下,敌人看见步兵没来,一定宽心大意;我再假装羸弱以诱之,他或许会出城作战,那就被我擒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军士兵离家二千余里,又隔着大河,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形势。所以,用这些轻骑兵,攻城则不足,决战则有余矣。”于是前进。

【华杉讲透】

拓跋焘所言,正合《孙子兵法》,攻城最下,是《孙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他正是因为知道难以攻陷,所以才出此计,以试赫连昌上不上钩。

15 六月一日,日食。

16 拓跋焘抵达统万,分军埋伏于深谷,以小部队抵至城下。夏将狄子玉投降北魏,说:“夏主听闻有魏师,遣使召平原公赫连定(正在攻打长安)回来救援,赫连定说:‘统万城池坚峻,不易攻拔。待我生擒奚斤,然后再慢慢回来。内外夹击,没有不成功的。’所以夏主坚守城池以待之。”拓跋焘听了,很忧虑,于是退军以示弱,派娥清及永昌王拓跋健率骑兵五千向西,抢掠居民。

长孙翰等都说:“夏兵难以攻陷,应该避其锋芒。”拓跋焘说:“我兴师远来,就是求战,唯恐他不出。如今他既然出来,我避而不击,鼓舞他的斗志,削弱我的士气,这不是好计策。”于是集结部众,假装逃遁,引诱夏兵,并消耗他们的体力。夏兵分为两翼,鼓噪追击,追了五六里,有风雨从东南来,飞沙走石,暗无天日。宦官赵倪,颇懂得一些方术,对拓跋焘说:“如今风雨从敌军方向来,我们面对风雨,而敌人顺风,这是天不助我;况且将士饥渴交加,愿陛下避免作战,以待后日。”崔浩呵斥他说:“这是什么话!我军千里制胜,一日之中,岂能改变计划!敌军贪进不止,后军已绝,正应该出动各埋伏的部队,出其不意,掩击他们。刮风下雨,只看人怎么利用,岂有常理!”拓跋焘说:“善!”于是分骑兵为左右队,互为掎角。拓跋焘战马失蹄,坠马,几乎被夏兵俘虏。拓跋齐挺身捍蔽,决死力战,夏兵乃退。拓跋焘再次飞腾上马,刺夏国尚书斛黎文,杀了他,又杀骑兵十余人,身中流箭,仍然奋击不辍,夏兵大溃。拓跋齐,是拓跋翳槐的玄孙。

北魏军乘胜追击赫连昌,一直追到统万城北,杀赫连昌的弟弟、河南公赫连满及侄子赫连蒙逊,死者一万余人。赫连昌来不及入城,于是逃奔上邽。拓跋焘微服追击,进入统万城;拓跋齐固谏,拓跋焘不听。夏人察觉,关闭全部城门;拓跋焘与拓跋齐等进入夏国皇宫中,得妇人裙,绑在铁槊上,拓跋焘以此爬上城墙,翻墙出城,才逃得一命。这时天黑了,夏国尚书仆射问至保护夏主赫连昌的母亲出走,长孙翰率八千骑兵追击赫连昌,追到高平,不能追上,回统万。

六月三日,拓跋焘进入统万城,俘虏夏国王、公、卿、将、校及诸母、后妃、姊妹、宫人以万计,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府库珍宝、车旗、器物不可胜计,颁赐将士,各有等差。

【华杉讲透】

失败是因为胜心太重

人为什么失败,都是因为胜心太重,没有遵守“不败兵法”。

“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赫连昌只需坚守不出,就能把拓跋焘给耗走。但是他自以为有战胜的机会,就轻率出城。本该不战,他战了;本该求不败,他却要求胜。

赫连定也是一样,首都被围,应该即刻回军,他却舍不得“即将到手的胜利”,就认为统万城没事,要生擒奚斤之后再回去。

拓跋焘和赫连定比也是五十步笑百步,拓跋齐劝他不要进城,他却激动得难以自制,要马上冲进去看看,差点丢了性命,功亏一篑。

唯有多读书,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才能修养这些道理,光靠自己是悟不到的。

17 当初,夏世祖赫连勃勃性情豪华奢侈,筑统万城,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宽十步,宫墙高五仞,其坚硬程度,可以用来磨砺刀斧。台榭壮大,都雕镂图画,再以锦绣装饰,穷极文采。北魏主拓跋焘看了,回头对左右说:“蕞尔之国,而用民如此,想要不亡,可能吗?”

俘虏夏国太史令张渊、徐辩,仍让他们做太史令。找到之前被夏国俘虏的故晋将毛修之、西秦将军库洛干,将库洛干送回西秦,因为毛修之善于烹调,任用为太官令。拓跋焘见夏国著作郎、天水人赵逸写的文字,赞誉夏主赫连勃勃太过,怒道:“竖子无道,怎敢如此!这文章谁写的?应当速速推出去办了!”崔浩说:“文士褒贬,大多言过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足为罪。”于是停止。拓跋焘纳夏世祖的三个女儿为贵人。

18 北魏司空奚斤与夏国平原公赫连定还在长安对峙。北魏主拓跋焘命宗正娥清、太仆丘堆率骑兵五千人在函谷关以西地区攻略土地。赫连定听闻统万已被破,于是逃奔上邽。奚斤追击,到了雍县,没能追上,还师。

娥清、丘堆攻打夏国贰城,攻拔。

北魏主拓跋焘下诏,命奚斤等班师。奚斤上疏说:“赫连昌逃亡到上邽自保,纠合残余的部众,但还没有巩固根据地的资源。如今乘其危殆,消灭他比较容易。请给我增加铠甲马匹,让我讨平赫连昌之后再还师。”拓跋焘不许。奚斤坚持要求,于是批准,给奚斤一万人,派将军刘拔送马三千匹,并留娥清、丘堆和奚斤一起攻打赫连昌。

六月十九日,拓跋焘从统万东还,任命常山王拓跋素为征南大将军、假节,与执金吾桓贷、莫云留下镇守统万。莫云,是莫题的弟弟。

19 西秦王乞伏炽磐回到枹罕。

20 秋,七月七日,拓跋焘抵达柞岭。柔然入寇云中,听闻北魏已攻克统万,遁去。

21 西秦王乞伏炽磐对群臣说:“我知道赫连氏必定成不了事,所以冒险归降魏国,如今果然就像我说的一样。”八月,派他的叔父、平远将军乞伏渥头等入贡于北魏。

22 八月十一日,北魏主拓跋焘回到平城,将所缴获的战利品颁赐给留台百官,各有等差。

北魏主拓跋焘为人,壮健鸷勇,临城对阵,亲自冒着乱箭飞石,左右死伤相继,他神色自若。由此将士畏服,都愿为他拼尽死力。他生性俭朴,服装、用品、饮食,够用就已满足。群臣建议加高京城城墙,并扩建宫室,说:“《易经》说:‘王公设立险要,以守其国。’又,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宫室不壮丽,不足以显示威严。’”拓跋焘说:“古人有言:‘国家安全,在于君王的品德,而不在于城池的险峻。’赫连勃勃蒸土筑城,而我灭了他。岂在城墙呢?如今天下未平,正需要民力,土木工程之事,我从来不愿意去做。萧何的话,并不正确。”

23 九月二十六日,安定居民举城投降北魏。

24 氐王杨玄派将军苻白包围西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于赤炎。城中粮尽,居民逮捕出连辅政投降。出连辅政走到骆谷,逃回。

冬,十月,西秦任命骁骑将军吴汉为平南将军、梁州刺史,镇守南漒。

十一月,北魏主拓跋焘派司马公孙轨兼任大鸿胪,持节策,拜杨玄为都督荆州、梁州等四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南秦王。到了边境,杨玄不出迎。公孙轨责备他,准备奉策而回,杨玄惧而郊迎。北魏主嘉勉公孙轨,任命他为尚书。公孙轨,是公孙表之子。

25 十二月,西秦梁州刺史吴汉为群羌所攻,率居民二千户回到枹罕。

26 北魏主拓跋焘前往中山。十二月四日,返回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