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我被迫放弃了音乐创作后,便迷上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学。在历史变幻莫测的演进中与无数风云人物沉浮不定的命运面前,我生出无限感慨,也萌发了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之所以选择了”蒋介石和他的密友与政敌”这个命题,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一生,对于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演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这套丛书的贯穿人物蒋介石,他的一生几乎涵盖了我国近现代史的方方面面。不仅如此,在他的身上,还集纳着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术。因此,我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较为灵活的小说体的记传文学的形式,学习太史公”以人为史”的手法,在塑造人物的同时,尽可能真实而生动地揭示这段极为复杂的历史,希冀人们能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内涵,而有所感悟。

具体而言,我投了几乎十年的时间,是想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其一,蒋介石自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始,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由成都飞往台湾止在这二十多年的历史中,他在军事、政治、文化、外交诸方面,一直企图扮演主宰耆的角色。但是,在这个颇为复杂的历史舞台上,蒋介石演得是异常艰难的。除去要与中国共产党角逐夭下外,他不仅需要战胜资深位显的国民党党魁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还要击败拥兵自重的地方实力派张学良、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龙云、卢汉、刘湘、刘文辉等将领,他们是蒋介石欲要完成”削藩裁军,一切杈力归中央”的主要政敌。因此,中国这段历史,尤其是这段国民党史,在很大的程庹上,就是蒋介石和这些政敌们斗法的历史。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开始,遂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陷了多灾多难的深渊辛亥革命之后,中华大地依然处于外邦支持或千预下的新兴军阀的混战之中。国家需要统一。人民思盼居安,蒋介石作为一个政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了这点,有意地接过孙中山先生的旗帜,采用政治的、军事的,或两者相结合的手段,力图完成国家一统。譬如北伐战争,就可说是顺应历史发展的。然而,蒋介石为什么在战胜一个个政敌,消灭一个个地方实力派之后,不仅没有获得国民的支持,反而成为人民的公敌,最后偏安于台湾,只能在美国炮舰的保护下苟延残喘,企图重温旧梦呢?这就是我希望能在这套丛书中所揭示出的第一个内容。

如果说,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少的是哲学大郯,多的是纵横家,那末蒋介石就是一位集大成的纵横高手。用周恩来同志的话说:“介石用人的方法是制造矛盾,利用矛盾,操纵矛盾”例如他在处理与汪精卫的矛盾时,就是先利用假左派汪精卫击垮国民党右派元老胡汉民,然后又利用胡汉民逼迫汪精卫拱手让权,下野出国,从而使他兵不血刃地掌握了国民党最高的军改大权。再如蒋介石在发动蒋冯阎大战的过程中,先利用冯玉样作壁上观,取得蒋桂之战的胜利,继之策动韩复穸、石友三倒戈,取得蒋冯之战的胜利,最后又利用张学良,离间冯玉祥和阎锡山,进而取得了中原大战的完全胜利,其运用纵横之术堪称登峰造极。而蒋介石的外交策略就更不例外。”九一八”事变之前,他与日、美两国之间采取的是等距离外交。事变之后才逐步过渡为联美抗日,这就是典型的因时而异的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在处理与史迪威、陈纳德的关系时,则是以夷制夷,从而逼迫罗斯福增加军援,并违心地免去了史迪威战区参谋长的职务。这也算是蒋介石的杰作。全面地、实事求事地揭示蒋介石的历史使人们能够历史地而又形象地认识蒋介石的手段谋略,这是我希望达到的又一目的。

我一向以为,一切政治的和军事的角逐,其背后大多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文化的角逐。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蒋介石和他的密友政敌们也许不仅可以从中看出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什么中国人民先选择了蒋介石,随之又无情地抛弃了他;而且还可能赋予这些彩响我国历史发展的人物以全新的面貌。这是我希望达到的第三个目的。因此,我在描写宋美龄和蒋介石的时候,就特别注重从这方面着笔。宋美龄是一位受教于欧美文化的政治家。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身上唯一可称是中国的东西是我的面孔。”而蒋介石不仅面孔是中国的,他作为政治家的思想、文化结构、民族意识也都是地道的中国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他们夫妻之间就一定会演出非同常人的戏剧来。同时,在他们夫妻的共同生活中,这两种对立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会给人以启迪。

写张学良将军时。也是如此。张将军出生在草莽之家,这种马上英雄的传奇行为,必然影响他的成长,使他好义乐施,具有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另外,其父张作霖深知自己文化根基浅,难以成就大业,遂把帝王之业的政治抱负寄托在张学良的身上。因此,他不惜一切,延榄名师,按照他的理想塑造张学良。结果,张学良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忠君爱国的思想成为他悲剧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张学良成长于封建社解体,各种西方文化涌中国的动**时代,又很自然地接受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因此,当他收到孙中山先生题赠的”天下封公”的匾额,激动不已,终生恪守。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这无疑是他悲剧性格的另一面。在被软禁之后,炼狱之火把他身上同时并存的两种文化融为一体,如同凤凰涅盘一样,他的思想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既能生不忘周恩来的友情、也不简单地忌恨蒋对他的”管束”他看重的是祖国的统一,两岸人民的团聚。

以上是我在写作这套丛书时心中存有的愿望,然而实现这些愿望却是颇为艰难的。数百万字写下来,甘苦自知。诚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史传文学的自身是有着界定的范畴的。它要求作品既有史传的价值,又具有文学的品格,追求的是史传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取材于历史久远的史传作品,写作自由就大些;反之,其写作自由就相对小些;如果取材不仅是现当代的,而且传中的主人公或有争议,或无定论,它给予作者的自由就更小了。这套丛书的主人公们,大多是国民党中主要的党政军要人,知名度很高,多数虽盖棺但尚无定论,加之距离今天很近,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因而其写作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是在这样界定的有限的空间进行写作,这套丛书无疑是有其笱限性的。对此,我希望读者能够给予理解。

由于文学体裁的不同,其陈述形式也迥异。尤其是史传文学,似乎没有像其他文学样式那样明显的特征。要想达到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完美统一也更不容易。我自己是主张文无定法,非驴非马也不错的。只要有助于展现我写这套丛书的立意,并有助于读者认识蒋介石等历史人物。一切文学手段一乃至于其他非文学的手段我也都不排斥。比如,既然汪精卫和蒋介石是两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作用等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引用史有定评一一或史有争议的文字。以使读者能客观地了解和认识那段历史和汪、蒋两个人物。这些原始的史料文字显然与文学的要求是风马牛不相及了。绍果。这套丛书中就产生了如冯牧同志所指出的缺点:“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尽可能寻找艺术真实……在寻找这两祌真实时的叙述、引用和发挥就显得不那么圆满自如。到目前为止,我仍无法突破一些历史的和今天的诸方面的制约,使作品充分达到史传文学应有的艺术品格的统一美这是我感到不无遗憾的。

关于蒋介石等人物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海坎两岸对同一题材、同一人物的评价也大相径庭。好在我不是站在史学家的立场上着史立说、给我运用这些资料带来了相对的自由,况且史有先例。像《三国演义》那样,允许作者用自己的观点去评说历史和人物,并未因”扬刘抑曹”而影响其本身的价值。

在写作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中外有关的专着、史料和回忆文童,还录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有的指出引文的出处,有的化行文之中,这都是应以说明的。在此,谨向所有帮助我完成这套丛书的专家、学者、前辈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