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汉建国以来,刘备时常与霍、葛、法三人深论两汉政治制度的得失。
霍峻除了与刘备痛批无能昏君外,也时常思考季汉应当施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毕竟季汉虽自语复兴汉室,但不代表季汉必须要复行两汉旧制。
霍峻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可知三国南北朝前承两汉,后衔隋唐。
在这关键的变革时期,华夏正处于历史上最为混乱的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世家大族互相登场,各国君侯轮番更替,制度不断修正,最终诞生出繁荣昌盛的隋唐帝国。
今时三国被南汉北魏所取代,霍峻作为季汉的执政者之一,深知未来历史发展的潮流,但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他,又时常感觉无从下手。
欲用更利于中央集权的科举制,但无相应的文化土壤。且即便弄出了后世成熟的科举,通过科举而入仕的官吏,除了中枢多是无官可任。
为何无官可任?
无他,两汉时期州郡长官拥有地方人事任命权,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官职的任命权在长官手上。
因而在朝廷官位有限的情况下,州郡辅官的人事权又被地方长官所掌握,朝廷如果采用科举制,必然会产生冗官问题,且部分士人也会倾向被州郡征辟,这样则就形成央地的人才矛盾。
当霍峻明白这点之后,他转而深思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
然欲深究二者不同,需要仔细去思考下察举制为何会出现?
汉承秦制,故西汉早期的官吏,来自于西汉初年的军功集团。当天下承平,军功集团进入衰老期,无后继之人。及至武帝时,因军功集团退出政治舞台,他必须寻找新的一批人才,去担任官吏,维持帝国的运转。
这般之下,汉武帝根据文、景二帝遗留的下来的政治传统,推行察举制,让地方郡国推举出色的人才到中央。故而察举制的本质,实际是中央向地方要人,郡国向朝廷输出人才。
中央作为被接受方,人才质量上非常难把控。郡国不仅是人才提供方,同时还是裁判,拥有评价人才好坏的权利。
当太守与大族勾结,那么则就出现既是裁判者,又是参与者的情况。中央成为受害方,无论人才垃圾与否,他都需要去接受。故而中央为了分别人才高低,唯有内部自我甄别,或是惩治郡守。
推举到中央的孝廉到地方任官,必会照顾举荐他的太守子嗣,或是姻亲故旧。几百年下来,必然如树枝般分叉开来,从中央盘踞到地方,这便是两汉门生故吏之现象。
曹氏父子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就是新瓶换旧酒,换汤不换药,且加强了地方士族的话语权。
当司马懿意识到地方权利膨胀,为了增强中央权利,则就把裁判权弄到中枢。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及西晋立国不正,则就形成了盘踞中枢的士族门阀。
科举制,本质上是让中央掌控裁判权,自己成为人才的供应方,及人才接受方。削弱地方在人事权上的话语权,阻止出现门生故吏的现象。
为了让更多人才有官职可任,或是说不让人才被地方官征辟,中央则要将州郡的人事权剥夺走。当地方官无法任命辅官,人才为了出仕,他们或被动,或主动,从全国流向中枢。
当霍峻想通这些内容时,他猛地发现季汉欲推行这一系列制度,其之难度不亚于一番变法,中央到地方要完成收权、集权,剥夺那些州郡长官的人事、推举权。
这些所思内容,霍峻不曾告诉过刘、葛二人,不仅是南汉要以北伐为先,且还因制度超前,暂无具体的行政政策。
当然也与霍峻身份有关,他虽兼领录尚书事,但因大将之故,不敢插手太多尚书台的事。
当刘备欲改孝廉制时,霍峻心思活泛起来,他准备尝试以阳嘉新制为理由,看能否改良季汉的选官制。
是日,霍峻前往至丞相府,与诸葛亮会面。
主堂内,二人隔案而坐,侍女奉上茶水。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仲邈当为稀客,今登府造访,想必有要事与亮相商。”
霍峻笑了笑,问道:“孔明,可知陛下欲让你我整改察举制乎?”
“略有耳闻!”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左雄新制,考茂才、孝廉虚实才干,观其才能以分优劣,分类科考,当是为良政。”
“我之意不仅于此!”
霍峻向诸葛亮吐露心声,说道:“自中汉之末,张角举黄巾起事,天下州郡握兵持权,视为封君诸侯。董卓乱政之后,群雄割据,幸君上起事,与曹操共平天下。”
“陛下以孔明任丞相,孔明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遂有分都尉掌兵、取司盐锦铁等之良政。汉室能有今下之盛,多赖孔明之功。然当下法制,袭承两汉旧弊。若不兴除,恐季汉将重蹈覆辙。”
“昔战国乱世,秦王以商君变法,遂有秦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重建寰宇。前汉承秦之旧制,高祖以郡君分治天下;后汉承改前汉旧制,收兵集权于君上。我汉袭而改之,但根本不变。”
“郡君分治国土,上举贤士,下治士民。峻惶恐时日一长,弊政复起,则国有中汉之弊政。如门生故吏,姻亲攀附;或是孝廉无德,茂才无学。孔明是有管、乐之才略,今岂能不正乎?”
听着霍峻长达数百多字的言语,诸葛亮抚扇蹙眉。
诸葛亮通读经史,岂能不知两汉几百年所产生的弊政。但革除弊政,谈何容易?
除了要用威望压下那些反对的声音,还要寻找取代这种旧制度的新制度。
诸葛亮这十几年来,一直在为刘备搭建南汉制度,而且还要分心供给粮草。维护旧制尚且不易,哪里还有精力推行深层次的良政。毕竟改制不易,修复漏洞补丁简单。
思索良久,诸葛亮问道:“仲邈既有此言,不知可有良见教我?”
“略有小得!”
霍峻取来茶炉、四樽茶盏、一个大碗,为诸葛亮比喻演示,说道。
“可将碗视为朝堂,四盏为地方,茶水为士人。今欲引碗中茶水,而碗中空虚,需取茶水倒入。察举制似为先将茶水倒入茶盏,再由茶盏转倒入碗,当是碗有求于盏。”
“若能寻一方法引炉中茶水至碗,再由碗分茶水与诸盏,则盏有求碗。欲引热茶,则早倒之;欲饮冷茶,则晚倒之。……”
茶盏难以为案例,但在霍峻的解释演练下,诸葛亮渐渐明白霍峻的意思。
诸葛亮持扇指着诸盏,说道:“炉中茶水多,茶碗不足以盛之。且茶水亦有良、苦二分,岂能全部取之?且碗大而盏小,茶水分倒诸盏,则有茶水溢之。”
“唯将小盏换成大盏!”
见诸葛亮了解自己意思,霍峻直接说道:“中枢收州郡长官征辟之权,州郡长官皆不准征辟,所委辅官皆由尚书台委任。如仿察举旧制,多举贤士入京师端试。多中淘弱,劣中取优。”
“贤士为中枢所委,刺史、太守则无委任之权。长久之下,官吏知陛下而不知州郡长官,强干而弱枝,可避旧汉之失。”
诸葛亮捋着胡须,露出深思之色,说道:“天下士人何其多,岂能都让尚书台端试辨贤?需让州郡协助辨之,良者上,劣者下。”
“但让州郡辨之,则又如举孝廉般,重德而弱才。不严加辨之,岂能为官?”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曹氏行九品法,品乡论而举孝廉。今我大汉可效法改之,如不分寒门高贱,皆可至县举孝廉。州郡分行家法、课笺奏,名居前列者为孝廉,入中枢再行端试。”
闻言,诸葛亮眉头紧皱,说道:“县举孝廉,可弱郡守之权。但这般举才,则是重才而弱德。德行不足而举官,必坏国政。”
德、才是汉代选官的核心争论点,举孝廉就是举有品德的人。毕竟在汉代执政者眼中,唯品德出众者才能任官。
霍峻这种直接以考试要选拔孝廉的建议,则是有违诸葛亮的用人准则。
“那以孔明之意是?”霍峻问道。
“郡需考德行,德行不足,则不足以任官。但若与旧时同,则有断寒门上进之途。”
抚扇而思良久,诸葛亮说道:“可如仲邈所言,不论寒门亦或高门,皆可至县预试,五经中通达一经者,准至郡试孝廉。郡究孝廉品德及学识,及入州学馆进修。十月时,孝廉随各郡赋税吏卒赴京师,至端门试才学。”
南汉不同北魏,南汉国内大部分官吏在非大士族出身,且加之刘备、诸葛亮非大士族,对寒门、大士族无歧视心态,反而欲多用寒门士人。
为了不让郡守垄断举孝廉的权利,将选拔人才的任务下放到县,郡唯有考核士人的权利,而无选拔士人的权利,从而削弱太守的察举权。
五经通一经属于是低要求了,能通达一经到郡参加孝廉,由君太守以德、才核验,再推举到中枢。毕竟直接来科举制那套不现实,还是需要套用察举孝廉的流程。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至于征辟权,亮以为可先废刺史任免权,收入尚书台。观成效如何,再商是否废郡太守任免权。具体细则,则需与尚书诸卿商讨,不宜大动,亦不可不动。”
刺史的权利让诸葛亮尚有忌惮,刺史除了不掌兵,几乎是什么都负责。先免掉刺史的人事权,看看成效怎么样。毕竟南汉治理地方多靠郡守,如果郡守失衡,则地方必然混乱。
当然还与南汉立国根基有关系,荆楚、巴蜀的郡县中存在许多的利益集团。如果轻易向郡县辅官下手,怕会引起事变。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可从孔明之言。治大国如烹小鲜,需徐徐而改,不宜一蹴而就。”
融合魔改的察举、科举二制,尚需时间检验。凡能有利于中央集权、利于寒门上进,则可为之。
说着,霍峻话锋一转,问道:“今官吏以俸禄划分高低,然同俸禄官者多有相同。今能否将百官分为九品,明上下进退之序,以补我大汉官制之缺。”
“哦!”
诸葛亮露出好奇之色,问道:“官分九品,仲邈能否细言之?”
“这是这般……”
官分九品起于曹魏的中后期,今霍峻提前将九品官制提出。
汉以俸禄分官职高低,但俸禄多有相同,难以详细区分官职高低。故而魏晋起,为了细化官职体系,搭配九品中正制,故而引入了九品官制。
后来九品中正制虽然被废,但九品官制则被历代所保留,用于明分上下级等级顺序。
今脱离九品中正制,施行九品官制几乎没有任何危害,就是看刘、葛二人愿不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