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三年,公元226年,三月。
武汉行宫,尚书台。
因临近北伐日程表,加上陇右初安,作为大汉实际军事负责人的霍峻正为各地事务而劳。
“明公,雍州有军报至台!”笔吏将送至台阁的奏疏奉上,说道。
霍峻将手上的笔暂搁下,转而浏览陆逊上报的奏疏。
自陆逊平克陇右六郡之后,雍州虽被汉军所掌控,但因马超声望在羌、氐区域内颇高。如在陇右、南安等西陲诸郡内,不少凉国余孽为了给马超报仇,与当地羌氐人联合反叛,截杀陆逊派出的官吏。
为了肃清雍州反叛分子,将雍州彻底纳入到大汉的统治下。陆逊也不会含糊,直接派魏延、姜维二将率步骑万人进剿陇右。
因姜维善晓羌俗,在他的指引下,魏延率军在大夏、枹罕连续击败叛军,而后一度追杀至白石,将叛军彻底肃清。
是役,魏延斩恶羌数千人,降抚羌、氐部众三千余户,兼得马、牛等牲畜万余头,陇右西陲诸羌得以臣服。
大汉维持马超旧制,令羌人诸部出马匹、耕牛以为赋税,向大汉每年定期缴纳。三千余户羌、氐部众,被陆逊迁到天水居住。
除魏、姜二将征讨西陲恶羌外,汉阳太守王平派人联络安定、北地诸胡,诱得鲜卑、匈奴二千余落民众迁至汉阳郡的略阳、清水二县。
汉阳郡者,旧广魏郡。而旧广魏郡者,由汉阳郡所析出。
东汉时期的汉阳郡,包括曹魏时期的天水、广魏二郡。而后曹操平陇右,将汉阳、陇西二郡拆分,得有四郡之建制。
其中河湟二郡、陇南二郡,在东汉时期仅各有金城、武都一郡,阴平、西平都是丛中拆分出来。
今汉收取陇右六郡,基本是遵循了曹魏时期的郡县建制。仅将名称不合适的广魏郡,重新恢复为汉阳郡。
仔细浏览以上内容,霍峻在奏疏上简单批复了下,说道:“让兵部曹费仆射核陇右诸将功绩,而后上呈至台阁。”
“诺!”
兵部,尚书台所辖六部之一。
在陆逊背刺马超前后,霍峻考虑到他既要负责军事,又要负责国事,甚是麻烦。
在与诸葛亮商议之后,二人开始着手对尚书台各部门的架构与人事任命。
昔尚书台有五曹六尚书结构,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人事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
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除三公曹有两位尚书外,余者皆为一位尚书理事。六尚书下,各有侍郎六名,合计三十六人。
在霍峻、诸葛亮的主持下,重新编排尚书台各部门组织体系。引入兵部曹,将五曹六尚书改为六曹六尚书。
三公曹,改为吏部曹,负责州郡官吏的考绩,掌控官吏升迁;客曹、吏曹,合并改为礼部曹,负责教育、察举、祭祀、执掌诸夷外交事宜。
民曹改为工部曹,旧职权范围不变,将成都蜀锦、交岭制糖、盐铁官营等相应组织归入工部曹管理。二千石曹,改为刑部曹,负责重核州郡刑罚案件,管理州郡法官、治安等事务。
将旧五曹中有关赋税、田亩、户籍、俸禄等相关司曹,整合为户部曹。而后将武官之任选、水路驿站、边报传送、将士抚恤等相关部门整合起来,设兵部曹。
在尚书台设六部看似奇怪,但实际上尚书台在成为全国政务总汇之后,将中枢各权利集中到尚书台属于是必然之事。
如曹魏早就对尚书台改革,引入吏部、五兵、度支、左民等曹。名称与后世的六部或有些出入,但具体而言其职权与六部制并无大区别。
尚书台在经历南北朝之后,演变为尚书省。至于中书、门下二省,因曹操父子忌惮尚书台权利过大,故而设立中书监,即中书省之前身,以侍中、秘书郎分权尚书台。
南汉虽设秘书监,且以王粲负责。但其目的不是分尚书台之权,而是代皇帝负责起草文书,以及管理宫中侍郎、侍中。
历史上,曹叡托孤时,改变托孤人选者,正是负责中书监的刘放、孙资二人。及曹爽、司马懿辅政时,因有中书监分权,二人双双加领侍中,以确保二人可以插手中书监之事宜。
今霍峻、诸葛亮趁着空暇之机,调整尚书台下的架构,与曹魏相比而言,实际上还晚了一步。
金陵行台方面,霍峻根据其相应之事务,仅会设立部分部、司,以确保能将江东物资集中至金陵。
在侍从退下之后,霍峻重新持笔,批阅官吏人事转迁名单。因涉及编设六部与年终后的业绩考核,吏部所上报的任官人员名单冗长,霍峻需好好研究。
“嗯?”
在刑部人员中,霍峻似乎发现什么,问道:“诸葛蕃为何人?”
吏部侍郎王祥拱手说道:“禀明公,诸葛蕃为归义士人,其为徐州琅琊人,为诸葛氏之远亲。我军攻破寿春之后,诸葛蕃从青州南下投我。”
霍峻看向王祥,说道:“据旧时之法,归义士人当受尚书台考核,而后根据才学,委县郡长吏。今诸葛蕃初归大汉不久,怎能骤迁至刑部任职?”
说着,霍峻微微蹙眉,问道:“可是因诸葛氏之故,吏部加以蒙照,越级而拔之?”
吏部尚书负责人为尚书仆射马良,而马良属于诸葛亮迷弟。诸葛亮或许不会因诸葛蕃加以照顾,但马良难免会伸手帮衬一二。
不管诸葛亮本意如何,诸葛氏在南汉已经成为顶级世家,其在政坛方面的影响力已超过霍峻。
即便诸葛亮不想照顾其族人,但因各种原因也会有人出面照顾。如诸葛诞入汉之后,因为诸葛亮族弟,加之其文武兼济。
诸葛亮顾虑多重因素,不想授予太高的官爵。但考虑到诸葛诞带兵归降,以及在左右的劝说下,最终授以杂号将军,拜都亭侯。
与诸葛诞相同,诸葛蕃虽为远亲,但难免有人因此而暗中帮助。
王祥摇了摇头,说道:“诸葛蕃入汉之后,本需出任郡吏,然为求上官,上疏与葛公。葛公览其疏,而招诸葛蕃策对。诸葛蕃精通口舌,善刑法之学,风度过人。”
“葛公因为避嫌,欲举诸葛蕃任县长。然诸葛蕃善交际,其与诸葛恪、诸葛诞关系甚密,而后得以引荐与马仆射。几经波折,葛公方准诸葛蕃入刑部任官。”
说着,王祥疑虑问道:“明公以为诸葛蕃任命不妥?”
霍峻从榻上起身,蹙眉说道:“丞相用人以才而进,故孤从无疑之。仅诸葛蕃此人所为,让孤以为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王祥问道。
霍峻踱步而吟,问道:“休徵可有与诸葛蕃见过,其是否为琅琊人,或是其人有何怪异表现?”
琅琊王祥旧时避难至庐江山间,而后霍峻治江淮,举王祥为孝廉。被举为孝廉的王祥,得到诸葛亮的看重,出任台郎一年,便至吴县出任长令。
在吴县的几年时间里,政绩卓著,得到步骘的赏识,而后上举于武汉。诸葛亮拔王祥为桂阳太守,在任太守期间,抚夷治民有大功,再次得到升迁,被调入尚书台任侍郎。
霍峻在调整尚书台组织架构时,便调王祥至吏部曹担任吏部侍郎,以协助马良理事。
王祥沉吟少许,说道:“诸葛蕃虽为琅琊诸葛氏,但据他所言,因汉末战乱之故,在其幼年时,举家迁往青州临淄,故琅琊之事,仅有依稀之记忆。”
顿了顿,王祥说道:“诸葛诞与其见时,曾比对族谱,论远近亲疏之关系。诸葛蕃为葛公族侄,与诸葛恪同辈。自入汉以来,诸葛蕃广识诸士,名声鹊起京城!”
说着,王祥似乎感觉到霍峻的疑虑,说道:“明公,莫非怀疑诸葛蕃身份有假?”
“仅有些好奇罢了!”霍峻含糊说道。
霍峻之所以忽然怀疑诸葛蕃身份,仅是觉得诸葛蕃名字有些奇怪,与历史上那大间谍隐蕃仅有一姓之差。
当然了仅凭名字相同不能代表什么,尤其让霍峻起了疑心在于诸葛蕃是在曹叡登基之后南下。
自曹叡登基之后,霍峻不断回忆已经模糊的历史记忆。在他几日的回忆下,他方想起来曹叡手段风格。
曹叡有曹操遗风,其擅长权术,了解军事,故曹叡手段谈不上多么光明磊落。在与东吴的对峙中,曹叡最著名的操作,便是利用死间去潜入东吴,欲引起政坛的动**。
当下汉魏南北对峙,曹叡为了扭转局势,是否会像历史上那样派出的死间去破坏南汉的政治氛围,则就不为人知了!
霍峻停下踱步,说道:“休徵,你且代孤去详细探查诸葛蕃,看是否有可疑之处。其之任命,暂且扣下,容孤三思!”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