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拖延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然而,任何人的拖延行为,其实都是在一定的内因驱使下形成的。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聪明的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只要是与人打交道,他们总是会在看清楚他人的“招数”前拖延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坚信“谁先出手,谁就失利”。这类人拖延的内在动因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他并不懒惰,却喜欢拖延,他跟我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觉得人生就是一盘棋局,谁先出棋,谁更容易被看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会慢半拍,在我搞清楚别人的想法之前,我会把自己的手放在胸前,不让别人看清楚我的心。如果我看到一个心仪的女孩,我不会热情地追她,因为假如她对我没兴趣,那么我再努力也是徒劳,我会等待她先对我表达好感,我不打没把握的仗;我也不会主动提出工作调动,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看清楚我对什么部门最感兴趣;我也不会针对什么事情立即做决定,因为那样会被别人看清楚我的想法,进而从中捞到好处,要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这样猜来猜去的游戏……”
想必,在我们的生活中,带有这样心理的人不少。在他们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他们认为拖延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因为这样别人就看不清他们的想法,也就不会立即采取制约措施。他们认为,捉摸不定更能让自己安全感,一旦暴露自己,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事实上,我们的一生,越是拖延、四处躲避,就越是让我们殚精竭虑、忧心忡忡,我们总是在担心会被他人算计,总是提心吊胆,这样真的会有安全感吗?任何一个处于自我保护状态下的拖延者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主动出击更能赢得主动权。与其总是猜测他人的想法,还不如先走出去,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才会更有安全感。这样,你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看清楚谁和你站在同一阵营内,谁是敌人,而不是空耗生命。另外,你的需求也会被他人知晓,关爱你的人也会出现。其实,很多情况,人与人之间隔阂地加深就是因为拖延造成的。
我有个妹妹叫丽丽。她毕业六年了,从刚毕业的时候,她就开始我们老家的一家公司做客服。她是个勤快、踏实的孩子。几年的努力换来了一个主管的职位。正因为她从刚踏入社会,她一个人打拼,也没有人帮助她,所以,她对那些新来的职员都特别好,能帮上忙的她都义不容辞。
就在丽丽当上主管不久,客服部来了一个新手,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刚好还是和丽丽一个大学毕业的,这下子丽丽更加怜惜。而且,那女生很听话,办事能力也很强,无论是丽丽交代做的,还是没交代做的,她都能做得很好。有不懂的,也不厌其烦地问,丽丽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把那女孩当亲妹妹一样照顾。由于丽丽的力荐,上司对女孩的表现也很满意。可是丽丽没想到的是,这女孩居然以怨报德,出卖了她。
事情是这样的: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丽丽对女孩已经是无话不说,那时候直接领导丽丽的还有一个上司,这个上司为人还好,就是在业务上能力有点差,丽丽对她倒也没什么意见,就是闲聊时和这个女孩随便说了几句。
有一段时间,公司客服部频频接到投诉电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丽丽作为主管,制定了新的客服计划,本来在会议上都已经通过了,但是第二天她的上司却通知她计划取消。当时,丽丽很生气,当着全体员工的面通过的事情,怎么说取消就取消呢?她很想向上司发火,说几句顶撞的话。不过几年的工夫没白练,她忍住了,她敲开了上司的门,走了进去,很耐心地问:“我想知道原因?我觉得这个方案真的不错!”
上司看了她一眼:“你是不是翅膀硬了,觉得自己能力已经在我之上了?”丽丽一愣,想起了前天对那个女孩说的话。根据她多年的经验,她意识到是自己被出卖了!于是她稳住了自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策划上您可能没有我强,但是在管理上,我却没有您有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您是领导,我是下属。”这话领导听了,还挺受用。领导看了丽丽一眼,叮嘱说:“你不要光顾着工作,要小心身边的人。”
丽丽是聪明人,当然明白上司这话是什么意思,她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策划被通过了。但是关于那个女孩,她并没有怪罪于她,但她觉得这个女孩还是不聪明,因为她很快就知道了女孩两面讨好的用心。
在这个事件中,我妹妹丽丽和领导之间的误会就是他人挑拨造成的,而庆幸的是,这一误会能在丽丽主动开口后解释清楚。假如丽丽一直不澄清这个误会,也许就会因为中了同事的离间计与上司树敌了。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拖延并不会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相反,它还会吞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我们失去友谊、关心等。
一些自作聪明的人还以为,拖延能帮助我们复仇,我们被某个人伤害、欺负了,那么,再次交锋的时候,我们的拖延会让对方感到苦恼。比如,你的上司在一次工作中批评了你,你怀恨在心,前一天,他急需一份工作季度销售报告参加公司高层会,但第二天你却借口推脱称报告未完成,此时,你是多么希望看到他在大会上出丑的表情。然而,你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吗?这样做只会让你成为他的正面敌人,职场人士与上司内斗最终失利的只有员工。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职场人士都会给我们一个忠告:绝不要与上司作对。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更正一个观点:拖延并不一定会真的起到保护自我的目的,真正的安全感是随时为危险做好准备,而不是逃避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