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一首儿歌:“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对于拖延者说来,这首歌应该非常合适。拖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身边人也愿意去理解,但久而久之,它对我们的危害就没办法弥补。所以,对于拖延这种会让人上瘾的习惯,我们应该改变它,战胜它。

我们都很清楚,一旦自己陷入拖延的陷阱,就很难自拔,因为每次努力的摆脱都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可是,这种摆脱的痛苦却远比最终无法改变的永久损失要划算的多。《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里曾说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所以,相比这悔恨,我们还有多少痛苦不能承受呢?

我有一个妹妹,叫小南。她大学毕业没多久,现在是个上班族。因为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里,从来没做过饭。所以,自理能力很差。现在她上班了,平时自己还是不怎么做饭,家里储存了很多零食,以备不时之需。这天是周六,她收拾橱柜的时候发现以前买的东西都放坏了,就想着收拾收拾拿出去扔了,结果事一多,就给忘了。第二天她又想起来,就想等到吃完晚饭下楼散步时带出去。可晚饭后她接着看没看完的电视剧,没有下楼,快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橱柜里坏的食物没有扔掉,但这时候她已经不想收拾了。就这样,直到下个周末才再次想起来去扔的时候,橱柜里已经一片狼藉了:橱柜里满是虫子。最后,小南花了一天的时间打扫橱柜。

扔个垃圾而已,每次都想着,这次忘了,下次再说吧。但是总会下次又等下一次,直至垃圾成灾。做事情也是这样的道理,什么事情都不能拖延,事情拖得越久,麻烦往往会越大。

有人说“拖延等于死亡”,很多人感觉这是在危言耸听,其实不然。

我发小小伟最近感到自己的胸口有点疼,但是他自己毫不在意。我们好多朋友都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拖着不去,还说:“最近没时间去什么医院,我本来就很懒啊。”

两个月之后小伟身上的疼痛越来越厉害了,疼得实在是拖不下去了,于是才去了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是胸腔积水,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真的是摊上大事了。

医生告诉他,如果早来医院,吃点消炎药、打几瓶点滴就可以了。现在病情严重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再拖下去的话,可能就出人命了。

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小毛病,拖一拖也没什么关系。但是等自己疼得没有办法忍受了,再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就会后悔没有早点来医院。也许这一次你的生命健康没有什么大碍,只能算你幸运。可拖延成习惯,以后每次还都能这么幸运吗?

大卫是美国某个火车站的火车后厢的刹车员,人特别机灵,对谁都是乐呵呵的,乘客和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喜欢他。

一天晚上,一场突降的暴风雪使得火车晚点,这就意味着大卫需要加班了。和平时一样,他的嘴里开始不停地嘟哝:“这个鬼天气,还让不让人活了,真是的,烦死人了!”他一边小声嘀咕,一边想着如何能够逃开这次加班。

屋漏偏逢连阴雨,因为这一场突来的暴风雪,一辆快速列车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路线,几分钟之后就已经拐到大卫所在的轨道上了。列车长接到通知之后就马上给大卫发出了指令,让他拿着红灯到后车厢去。做过多年的刹车员,大卫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可他想到的是,后车厢还有一名工程师和刹车员,也就没有太在意。他还笑着和列车长说:“老兄,不用这么着急,后面有人守着呢,我拿件外套就马上过去。”列车长很严肃地告诉他:“人命关天,一分钟都不能等。那列火车马上就要进站了!”

大卫看到列车长这么严肃的样子,于是也很严肃地说:“我知道了!”列车长听到答复之后,就匆匆忙忙地向发动机房跑去了。

大卫平时已经习惯了做事拖拖拉拉,以此来消磨无聊的加班时间,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想,后车厢还有人呢,安全着呢,没有列车长说得那么严重。他习惯性地喝了几口小酒,驱走身上的寒气,吹着口哨慢慢悠悠地向后车厢走去了。等到他快要靠近后车厢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时候的后车厢是没有人的,因为在半个小时之前列车长已经把他们调到前面的车厢去处理事情了。

大卫慌了,快步跑过去,但是已经太晚了。那辆快速列车的车头撞上了前面的火车,紧接着就是巨大的声响和乘客的呼喊声。

有的时候,习惯性的拖延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巨大后果。看似只不过是不起眼的、小小的拖延症而已,和那些严重的问题距离远着呢。但其实不然,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和生命有关系。

心理学上说:“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拖延的时间一长,那么大脑就会长时间地保持并记住这个状态,逐渐会将拖延变成一种习惯。当在面对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时,也会拖延不做。这就像是在滚雪球,滚得时间越长,球就会越大,而麻烦也将会越大,直至你已无力解决,可惜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