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圣贤的君王身旁总是有一个得力的宰相在辅佐。
贞观四年(630),即唐太宗李世民称帝第四年,房玄龄被提升为尚书左仆射,行使宰相职权,在其后的近20年中,他一直连任,直至70岁病逝。
任职期间,房玄龄至忠至勤,成绩卓著,堪称能相。史书上写道:“任总百司(总管政府中的各个衙门),日日夜夜地、谨慎虔诚地处理各类问题,尽心竭力,不让一件事办得不合理。”
选拔人才,房玄龄十分谨慎。唐太宗曾经说过:“任免官吏是一件不可闪失的事,用对了一君子,就有许多君子慕名而来;若用一小人,许多小人也就会钻营附和而来。”在这一点上,房玄龄对唐太宗极其赞赏。
他知人善任,常向唐太宗推荐人才,委以重任。太子李治的府中有一位太子右卫率(主管太子的安全保卫),名叫李大亮,房玄龄很器重他,说他为人耿直,有西汉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委以重任。不久,李大亮就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房玄龄在用人方面,既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做到扬长避短。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也宁缺毋滥,绝不做滥竽充数之事。如管理财政申报开支的部门,很长时间没有人选,但房玄龄认为这个部门关系到“天下利害”,是“民力所系”的地方,“宁虚其位,而不以与人”。他这样做,有时会招致别人说闲话,评论他在授权方面十分吝啬。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对于个人的声誉,从不计较。
对于朝廷上的一些琐事,他事事一概过问,不仅定期审查吏治、司法的得失优劣,甚至连宫室的营造、武库里的存储数目,他都要一一过问。
史书说他“事无巨细,咸当留意”,其认真负责的精神,着实古今罕见。
在对李世民的进谏方面,他也做得很好,虽未能像魏徵那样屡屡犯颜直谏,但也能坦率地陈述自己的意思。其实,魏徵对他也是很佩服的——魏徵曾经说过,在事必躬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方面,自己比不上房玄龄。一次,唐太宗忽然问左右大臣说:“自古开国的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子孙,为什么经常出现变乱呢?”房玄龄直率地说:“那都是因为皇上宠爱子孙,而子孙生长深宫,自幼过惯了富贵的生活,不知人间疾苦,不懂国家安危,不能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缘故。”
唐太宗也有过不少失误,如对高丽的战争,不但给高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多年的战争中,仅战马就损失了十之七八。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又要用兵高丽,当时房玄龄已重病卧床,闻知此事后,立即上书唐太宗,并对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安宁,各得其所,唯有东征高丽,必会成为国家的大患。我虽不久人世,但知而不言,也会死不瞑目。”唐太宗览表以后,十分感动地说:“此人危笃至此,尚能忧我国家,实在是难得啊!”
房玄龄心地赤诚,胸怀宽广,团结同僚,容易与人共事,并且注意发挥别人的长处。如经他推荐的杜如晦,就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史书上称他“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房玄龄就注意发挥他善于决断的长处,每和太宗有所谋划,都要等杜如晦前来定断,用房玄龄的话来说,就是“非如晦莫能筹之”。而杜如晦的很多观点,往往与房玄龄不谋而合。“房谋杜断”,相互补充,他们两人的密切合作,与勾心斗角的官场习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成为古今的佳话。
房玄龄像
房玄龄从小就爱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因而在任职期间,他主持编纂了对各类图书的搜集整理工作,包括《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
一次,唐太宗问房玄龄道:“为什么历史上修的本朝国史,都不让皇帝本人看呢?我想看看你主持修的国史,不知是否可以?”房玄龄说:“国史应按事实而编修,这样就必定会写到皇帝不好的地方,有时还会加以抨击,当然不能让皇帝亲眼看到。”唐太宗反复解释,说要看国史并无他意,只是为了鉴戒自己,房玄龄这才同意让他看。
贞观二十二年(648),房玄龄病危,太宗不断派人探望,并亲去慰问,房玄龄临死前,与他握手叙别。房玄龄死时,“太宗对之流涕”,可见君臣感情之深。
点 评
在封建社会,人言官场险恶,官场如战场,其实并不都是如此,主要应看处于什么样的朝代,碰上什么样的君主,更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态度。
以曹操之“奸”,尚有许多人忠诚于他,尚有许多人在他手下得以善始善终,何况侍奉别的君主呢?由此看来,封建社会的官场奸诈,宦海“三忌”,都是存在的,但也不是绝对无法规避的,至于如何趋利避害,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至于房玄龄,其善始善终的原因有三:一是早年投奔李世民,历史清楚,无查不清的问题;二是他至忠至勤,李世民确实需要他;三是他虽握大权,但绝对构不成对李世民的威胁,多是办理事务,为李世民提供咨询,并无谋逆私利之心。有这三条,只要不是生于桀、纣之世,就能保全职位、性命;生逢明君,则可成就一番事业。
宰相对于一朝一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中国历史,哪一个圣贤的君王旁边没有一个得力的宰相在辅佐呢?早至周武王身边的姜子牙、秦始皇身边的李斯、近至三国时代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宋神宗身边的王安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唐太宗在唐朝初年之所以取得“贞观之治”,和房玄龄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
相关链接
房玄龄小传
房玄龄(579—648),唐代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他博览经史,能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总理朝政,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才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