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之事,总是一物降一物,重骑兵时代的来临,便促使他们的对手千方百计想出一个应付的招数来。

这件兵刃,还真是深受骑兵之苦的南方人想出来的,最初的制造者可能是江淮一带的工匠。《新唐书》说,隋末的江淮起义军杜伏威,手下有个猛将,姓阚名棱,长相就很雄壮魁梧,他所擅长的兵器,就是一种长一丈、两刃的刀。战场之上,他一挥动这把刀,就杀死数人,几乎是战无对手。后来杜伏威归降了唐朝,阚棱也跟随归唐,做官做到越州都督(绍兴军区司令)。等到江南枭雄辅公祏打着杜伏威的旗号反唐,阚棱便被派去镇压叛乱,结果他中了反间计,被李世民的堂哥李孝恭处死,一直到李世民即位,才得以平反。

可能就是这个时期,阚棱擅用的这把刀,便传到了北方,得名陌刀。可是为什么叫这个名呢?难道是北方人觉得这把刀看上去很陌生?又或者按照“陌”的本义,是指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引申为生疏不熟悉?而这把刀叫陌刀,很可能就是“开路之刀”的意思。

从历史事实来看,唐朝军队,确实是将陌刀作为开路大杀器来用的,随后更发现拿这种兵器来对付漠北骑兵,颇有奇效。裴行俭就组建了一支陌刀部队,用于压制突厥的骑兵优势。《资治通鉴》记载,裴行俭听说突厥袭扰唐军的运粮道,就组织了一支假运粮队,每辆运粮车上埋伏五个壮士,使用的兵器就是陌刀加弩。突厥人果然上当,大呼小叫冲过来抢粮食。于是就在他们接近粮车之际,士兵拿起陌刀,对着突厥人就是一顿乱砍——据说当场斩杀数千人,使突厥人很久都不敢再来做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

唐明皇开边的那个年代,陕西有个大力士叫李嗣业,长得人高马大,后来就从军去了安西都护府,也就是这个时候,陌刀传到了西北地区,李嗣业还就适合用这件兵器,每次战斗都拿着一把陌刀,冲锋在前,杀敌无数,慢慢地就有了点名气。天宝六年(747年),高丽人高仙芝担任安西行营节度使,攻打当时的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任命李嗣业做他的左陌刀将,也就是专门使用这种大刀开路的行动队长。结果他半夜里渡河,带领步兵爬上高山,往下推石头砸击敌军,敌军意想不到,掉下山崖的十有八九,李嗣业立下大功获得提拔,当上了右威卫将军。

后来中原发生安史之乱,李嗣业被调回中原。757年收复长安一役,面对十万叛军派出来的精锐骑兵,在军阵出现混乱之际,李嗣业**上身,手执陌刀,砍向敌人,据说被陌刀砍中的敌军,人马俱裂。这一刀下去,能把马的脖子砍断,如若没有夸张的成分,这样的刀,得有多厉害啊!

在这一战中李嗣业带领两千手持陌刀长斧的步兵,排成横队,如墙向前推进。叛军无法抵挡之际,还打算出动骑兵包抄唐军的后路,幸亏被仆固怀恩率领的回纥精兵一举击溃。最终这支叛军,在回纥骑兵与李嗣业陌刀兵的两路夹攻之下,完全崩溃。同一时代还有一个崔光远,据说也擅长此拒敌之法。叛军进犯之际,他派出陌刀部队,一百多名骑兵扼守在要道,然后敌人一到,就派出专门挑选出来的骁勇之士,挥舞着陌刀冲向敌军,一举杀死两千多名叛军。

这里提到的陌刀,到底是把什么刀呢?《唐六典》说大唐帝国一共有四种刀,第一种是仪刀,就是那种装饰金银看上去很华丽的仪仗用刀;第二种是鄣刀,顾名思义即用来防卫的刀;第三种是横刀,也就是士兵随身佩带的刀;第四种便是陌刀,“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古代的斩马剑,也叫断马剑,汉朝书籍中没有描述斩马剑的造型,图画、壁画中没有对斩马剑的描绘,至今陵墓考古也未曾发现斩马剑的实物,所以其实是一种“三无产品”。陌刀,同样没有详细的记载,更没有图画和实物,也是一件“三无产品”。那么怎么办呢?我们知晓的线索就是陌刀“有两面刃刀,通长一丈,有重至十五斤者”。

清代本《西游记》描述二郎神带领梅山六怪降服孙悟空的插图中描绘过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三尖两刃刀的特点是前端有三叉刀形,刀身两面有刃,而陌刀的特点也是两面刃刀。中国有诸多冷兵器,但具备这个特点并被书写的也就这两件。

《西游记》中的所有兵器,都是在宋朝和明朝常见且实用的兵器,宋、明也就是西游话本形成的时代。而三尖两刃刀,确实在这两个朝代有配备过,那就是所谓的棹刀,主要特征是长柄、两面有刃、刃首上阔下窄。

那么这个棹刀,是不是就是唐代陌刀演变到宋朝之后换了个字号呢?南宋岳飞为了对付金人的铁甲骑兵拐子马,就曾组织了一支背嵬军,而背嵬军的基本战术,就是在距离敌人一百余步时,安排七八人以弓弩放箭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这里的长刀,会不会就是陌刀的升级版呢?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司马还没有找到直接可以证明这一点的证据,所以姑且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