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国之初,承袭的是北朝的府兵制度。这个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魏的宇文泰,简单说就是民与兵合一,平时种田,农隙时分搞点军训,有战事时,则由一个叫作折冲府的机构,从武器库里调拨出各种装备以及马匹,然后就披挂上战场。这个制度,就是所谓的府兵制,在隋唐时期达到完备,鼎盛于贞观盛世,在唐明皇天宝年间废除。

《新唐书》里有一句话,说府兵的装备,是要自己准备的。基本装备一般如下:

弓一把、箭囊一个(内装箭三十支);

横刀一把、磨刀石一个;

毡帽、毡装、包裹;

临上战场前,还需携带麦饭九斗、米二斗。

但这个“自备”的意思,不是说让你自己带着,打仗就带上战场,平日里藏家里,那万一你跟县里下乡的基层公务员——好似《水浒传》里的雷横、朱仝这一类发生冲突,拿出弓箭把雷都头给射了,拿横刀把朱都头给剁了咋办?所以这些东西其实平时是藏在军库里,遇到战事才发给士兵(除麦饭和米)。唐朝某些折冲府还有马,用来驮这些装备。

大唐的府兵也是有严格要求的。首先,你必须是个男的,花木兰这种基本上就是个故事,听听罢了不必当真;其次,你不能矮得像武大郎似的,基本身高在五尺七寸,差不多就是现代人的一米七,武大郎只有五尺,按照规定是不能上战场的;最后,就是要会使用冷兵器,自然这个主要靠练,譬如弩,唐朝要求一名士兵至少会用射程二百三十步的弩,而且射出去四箭,至少要有两箭射中靶子。有一种射程二百步的角弓弩,要求更高,必须四发三中。这样的规定在早期应该比较严格,估计在唐明皇那个时代基本就不靠谱了,很多人故意射箭射不中,或是干脆逃避兵役,所以兵役制度也就慢慢废弛了。

想正式成为一个唐朝大兵,你就得选一个兵种。一个两万人的军团,一般分为七个军。拿中军为例,通常是四千人的编制,其中有两千八百名战斗人员,每五十人编作一队。这两千八百人中,有四百人是弩手,四百人是弓手,一千人是骑兵,五百人是“跳**”(刀盾手),五百人是“奇兵”(特种部队)。

即便入伍当兵了,也不可能每天都在打仗,其实闲散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担心军备废弛,所以唐朝的军队每年冬天要集中训练。以一个折冲都尉府为单位,分左右两个校尉统领,每个校尉手下有十支步兵队、一支骑兵队。第一通号角吹起,所有步骑兵都排成队列,所谓“诸校皆敛人骑为队”。再来一通号角,则将手中军旗长矛都放下。第三通号角,再举起来。接下来就正式开演了。擂起战鼓,两支部队鼓噪着向对方冲去——这个冲不是像电视剧里展示的那样,立刻变成打群架现场,毕竟还是有章可循的。譬如右校尉这边鸣金,队伍便稍稍退却,左校尉的人便进入该位置。位置站好之后,才开始正式迎面对砍。演习完毕,便奏响三通号角。唐代的演习往往还有一个后续节目,是当代军训没有的,那便是夜晚的狩猎,你打到什么猎物,这件猎物就归你。事实上,古代的狩猎,确实也是很好的军事练习模式。

在现代军事体制中,最基层的士兵单位是班,唐代三百人为一团,五十人为一队,十人为一火。这个火,就有点像现在的班。那么这个火又有哪些装备呢?理论上要有六匹马,但不是战马,而是驮马,用来驮武器。此外还会配备如布幕(用于搭行军帐篷)、铲子、凿子、锤子、箩筐、斧头之类的东西,甚至烧饭的锅子、打火的火钻、盐袋子等,一个火里都要带好。此外还有一种容量为三升的马盂,据说是用来装饭的饭盒,还有保温功能——唐朝人李筌的《太白阴经》说,有了这个,“冬月可以暖食”。此外还有火钻,也有人说不是打火的,而是一种类似原始手雷的兵器,浇上油点上火,就直接往敌人身上扔。

至于战马,如果不是官方给的话,据说大唐官方还会给一点补贴,每个骑兵发二万五千钱,自己去买马。而且战马也有服役期,期满之后可以卖掉,拿钱再买匹新的——这里头的马价涨跌就不好说了。另外,唐朝的本土马便宜,以蒙古马为主,比较矮小,看上去没派头。往西去,出了甘肃,马越来越好。唐朝宫廷仕女题材画中有很多骑马的场面,显现出来的唐马,基本上都是弯颈圆腹的圆润丰满型,而且四肢还特别纤细直长,真可说是该胖的地方胖,该苗条的地方苗条,这个可能是画家的艺术手法,但也可能比较真实。譬如阿拉伯马,马脊椎两侧上有两条肉脊,使人在马上骑起来非常舒服,唐昭陵六骏石刻中的青骓,就具备这个特点。唐朝应该有不少阿拉伯马与突厥马的杂交品种,这也正是大唐骑兵纵横大西北的基础条件之一。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就是大唐骑兵出行的盛况,可以从中看到唐朝军马的肥壮,这是唐以后的宋、明看不到的。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起,西部主力部队东调,造成兵力空虚,给吐蕃以乘虚而入的良机。781年左右,包括沙州(今敦煌)在内的河西全部落入吐蕃之手。一直到848年,吐蕃发生内乱,张议潮才得以驱逐鞑虏,向长安告捷,此后战争一直持续到866年,终于收复河西、陇右之地,史云:“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