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这样火器大发展的时代,最受伤的自然是盔甲,尤其是以往专为防御冷兵器而制作的札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的巨变。明朝的《武备志》抱怨说:铁甲不能适应天雨路滑的天气,而且古代不锈钢技术也不发达,铁甲生锈腐烂,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事。明朝的英宗皇帝,发现连在宫廷充当仪仗队的甲士身上的盔甲都出现了严重的锈迹。皇帝龙颜大怒,连盔甲都护理不好,可见工作态度极其不端正,便下令锦衣卫将这几个货乱棍打死。

但事实上生锈还是个小问题,南方曾有人提出办法——在铁甲上涂抹黑漆,据说就能防锈。但到了这个时候,“倭夷土贼率用火铳神器”,金属盔甲又重又无法抵抗火弹,你说还有什么用?所以这个时候便出现了放弃铁甲、回归绵甲甚至纸铠的潮流。明朝朱国祯写了一本《涌幢小品》,里头有对此的介绍:

“纸铠起于唐宣宗时,河中节度使徐商劈纸为之,劲矢不能入。绵甲(古代绵、棉二字通用,我们姑且把这种初期版本称为绵甲,而后期的升级版则称为复合型棉甲)以绵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黰不烂,鸟铳不能大伤。纸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锤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

不论是纸是绵,其实遵循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层层叠加,靠厚度抵御攻击——成功范例譬如明末李自成的骑兵就穿了“厚百层”的绵甲,结果确实是“矢炮不能入”。因为早期火铳射出的弹丸,杀伤力不大,凭借足够厚度的丝绵布料缝合来抵挡,也真的有可能。但是在明军与倭寇的战争中,却有意外的发现。万历年间,本来入朝明军准备了尺寸为高七尺、阔一丈二尺的大棉被,用来遮挡弹丸,但兵部左侍郎宋应昌曾把缴获的倭寇鸟铳拿来做实验,其结果是八十步之外,你就算穿两层湿毡被也会被鸟铳击穿;到五十步之外,你穿三四层湿毡被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所以事实上,纸铠绵甲也已经扛不住越来越厉害的火器。只能再加材料,即在制作绵甲时加上金属、牛皮等防御材料,做成复合甲。棉制材料对火铳弹丸有缓冲作用,牛皮、纸甲、金属则既能防御火器,还能应对冷兵器的攻击,而复合甲就是把绵甲、铁甲、皮甲、纸甲的防御性能全部集中到了一起。后期的明军正是穿着这样的复合甲上阵,他们的对手后金在《满洲实录》里记录说,明军“铁盔之外有绵盔,铁甲之外有绵甲”,给人感觉好像明军很怕后金,所以穿了一件铁甲不安心,又穿一件绵甲,事实上是后金不识货、没眼力,这个其实是内置铁叶外层为棉布的复合型棉甲。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也为无法招架敌人的火器而烦恼,有个叫林兴珠的人回答说:“滚被”最好。康熙当时就蒙了,滚被是什么?林兴珠说其实就是棉被——用一条厚二寸的大棉被,敌人打枪,就把被子张开挡子弹;打完,就“卷被持刀滚进”,去“斫人”!结果这一番言论还真让康熙相信了。直到清末,还有一个叫丁日健的人到台湾做官,专门练了一帮人,手持“水湿棉被”,照他的说法真的有用。

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明末清初,传统铠甲在火器面前步步败退,到清朝乾隆年间,上文所讲的复合甲,已经完全占据了主流。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内务府经过皇帝的同意,将京师八旗三分之一的铁甲改装为棉甲(复合甲),又单造一万八千件棉甲。到1791年,乾隆自己也承认,铁甲只是高级将领检阅部队之际,偶尔穿一穿,士兵不可能再穿这种只会降低机动能力的盔甲。

稍后,复合型棉甲也被证明,其对火器的防御能力只有一点点。随着1840年之后更先进的西方火器进入,复合型棉甲迅速遭遇被抛弃的命运,普通士兵甚至只穿着对襟号衣。他们并非清朝初期的绿营,而已经属于更新换代的晚清国防力量主体——勇字营,直到清末练新军,他们方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