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大王”郑逸梅(1895—1992)在《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史料部分》,魏绍昌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0月)中谈及民国侦探杂志《侦探世界》时曾说:“程小青以霍桑探案驰誉的,陆澹安却以李飞探案著名,孙了红更有东方亚森罗苹之号。”
程小青(1893—1976)和孙了红(1897—1958)应该是当代读者最熟悉的两位民国侦探小说家,因为他们的主要成就都集中在侦探小说领域;但陆澹安(1894—1980)则不然,人们熟识他,大抵因其在古典文学研究和弹词、戏曲创作方面的贡献,究其原因,似乎可以归结为:陆澹安身后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只不过是他早期创作生涯的一段“插曲”罢了。境遇与之相似的,还有曾以“柳村任”为笔名创作《梁培云探案》的著名汉学家柳存仁(1917—2009)。
陆澹安,名衍文,字剑寒,号澹盦(后改为澹庵,最后改为澹安),江苏吴县人。1915年,22岁的陆澹安进入上海江南学院法科学习,成为民国侦探小说家中唯一一位真正受过法律教育的人。郑逸梅将他与程、孙相提并论,并将他置于孙了红之前,足显其在侦探小说界的历史地位。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相比于20世纪40年代才真正大红大紫的孙了红,陆澹安的侦探小说代表作《李飞探案集》早在1924年8月便由上海的世界书局出版了单行本。
这本《李飞探案集》出版时,陆澹安仍在创作该系列,所以只收录了《棉里针》《古塔孤囚》《隔窗人面》《夜半钟声》《怪函》五篇(另外包含整个系列的“楔子”),书前的“提要”中写道:“吾人于小说中,最嗜读侦探小说,尤嗜读国人创作之中国侦探小说。以其所述者,悉为本国事,风俗人情,悉所深知,读之自能了然于胸,不比读译本侦探小说,时觉有格格不相入之病也。而创作侦探小说家中,陆君澹盦实为杰出之人才,其所著之《李飞探案》,亦久已脍炙人口,本局因将其新著数案,辑成一集,以供爱读诸君之快览,而不带欧西色彩,悉合本国风俗人情,尤为本集特色云。”
此外,根据我个人的藏书显示,民国时期尚有三种由世界书局刊行的侦探小说单行本曾收录过“李飞探案”的个别篇目:
其一,《绘图侦探之敌》,1925年12月再版,收录《怪函》,改题为《无头怪函》,并附插图一张;
其二,《怪学生》,“侦探小丛书”第一种,1929年5月四版,实为《棉里针》(含“楔子”)和《密码字典》的合集,故此前有人称“《怪学生》也是李飞探案系列”的表述实际上并不十分准确;
其三,《钟声》,“侦探小丛书”第四种,1929年5月四版,收录《狐祟》。
《李飞探案集》封面(来源:上海图书馆)
《绘图侦探之敌》封面(来源:华斯比藏书)
《怪学生》封面(来源:华斯比藏书)
《钟声》封面(来源:华斯比藏书)
上述后两种侦探小说集在刊行时,编辑者赵苕狂(也是民国侦探小说家,代表作《胡闲探案》)对收录篇目的杂志连载版本进行了调整:重新划分了章节,并添加了小标题。
说起来,陆澹安创作“李飞探案”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主要也就集中在1923年至1927年这几年里,其中《三A党》这一篇虽然连载于1927年初,但实际上小说前两节早在1925年就已经写好,后两节是在两年之后才补足的。
自1924年秋天起,陆澹安开始涉足电影界,在中华电影公司、新华影片公司任导演、编剧等职,此后又重回教育界,在多校任教。彼时,他的创作重心已开始转移,而不在侦探小说上了。
目前可见的“李飞探案”最后一篇是《秘密电声》,1933年在民国小报《金钢钻》上只连载了12期,每期不过可怜的三四百字,而且故事刚开了个头就戛然而止。刘梦盼在硕士论文《陆澹安及其侦探小说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6月)中认为《秘密电声》未完的原因主要是“陆澹安太过繁忙,创作重心有所偏移,小报连载方式与读者阅读习惯不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有一篇作者存疑的“李飞探案”。1923年,民国小报《最小》第129—130号上,曾连载了一篇题为《二个小侦探家》的侦探小说,篇幅甚短,只有千余字。该小说系《最小》举办的“侦探小说夺标”初选揭晓作品,刊发时作者匿名,但良晨好友社编辑部在最后发布“千字内侦探小说夺标揭晓”时,22篇揭晓作品中唯独只有这篇没有公布作者的大名,这倒有些值得玩味了。
从内容上看,该小说确是以陆澹安笔下的(十五岁的)李飞为主人公,而且程小青笔下的名侦探霍桑还以李飞“同学”的身份在小说中客串了一把,故称“二个小侦探家”。但细细品味的话就会发现,这篇小说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篇少儿侦探故事,看似“李飞探案”,实际上却让李飞成了霍桑的陪衬,另外还有一点借助霍桑名气“蹭热度”来宣传李飞的嫌疑。
所以,我个人目前的看法是:有很大可能这就是陆澹安自己创作的一篇“游戏之作”,也算是为“侦探小说夺标”帮忙凑一凑数(据《最小》第127号上的启事,原本计划初选30名,但结果只选出了22篇),并没有太认真构思,所以与其他参赛作品相比,并未高出一筹,最终也没能“夺标”。但陆澹安本人却是当时参赛作者里面名气最盛的,如此一来就显得有些尴尬,所以最终干脆秘而不宣。反过来想,如果真是某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者写了这样一篇“李飞探案”的“同人”小说,倒也无伤大雅,最后依然匿名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李飞探案”系列诞生至今已将近百年,现存的这11篇小说并不曾完整结集出版过。据我个人的观察,1949年之后,民国侦探小说家中只有程、孙二人有单人作品集再版,而可被视作“民国侦探小说三巨头”之一的陆澹安,其侦探小说却也只是零星地收录在各种多人合集中,分别是《棉里针》《夜半钟声》《古塔孤囚》《三A党》这四篇,其中《夜半钟声》被收录多达四次:
1.《中国现代通俗小说选评·侦探卷》,萧金林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2月,收录《夜半钟声》;
2.《中国侦探小说宗匠—程小青》(附俞天愤、陆澹安、张碧梧评传及代表作),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之三),范伯群主编,刘祥安编校,南京出版社,1994年10月,收录《棉里针》《夜半钟声》;
3.《少女的恶魔》,20世纪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20—1949),任翔选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6月,收录《夜半钟声》;
4.《血纸人》,世纪经典之“侦探”系列,汤哲声编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9月,收录《古塔孤囚》;
5.《雪狮》,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第三卷,任翔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收录《夜半钟声》《三A党》。
此次整理出版的《李飞探案集》,以报刊连载版为底本,并参考了世界书局1924年版《李飞探案集》以及“侦探小丛书”《怪学生》《钟声》中收录篇目的版本(《棉里针》《密码字典》《狐祟》三篇,采用了该版本的章节划分和小标题),可以说是近百年来首次完整地收录现存的11篇“书生侦探”李飞的经典探案故事。
除“李飞探案”外,陆澹安其实还写过若干娱乐性十足的短篇侦探小说,如“滑稽侦探”小说《享利失踪案》(1924年4月23日刊于《新闻报·快活林》“点将会”第九期,系甲组“滑稽侦探案”第二篇),如参与故事接龙的侦探“集锦小说”《江南大侠》(1923年10月27日、1924年1月9日分别刊于《金钢钻》,负责起始第一节与第二十节收尾),这类作品将来或可考虑整理进诸如“滑稽侦探小说”或“侦探集锦小说”一类的特色选集中,本书则不便收录。
最后,本书得以顺利整理完成,得益于几位前辈的帮助。
感谢陆澹安先生之孙陆康先生,由于他的慷慨授权,我可以名正言顺地整理尚未成为公版的《李飞探案集》;感谢上海开卷书屋的樊东伟先生与《新民晚报》的吴南瑶老师,有了他们的帮忙,我才能顺利联系上陆康先生;感谢上海图书馆的祝淳翔老师与张帆老师,通过他们,我才最终看到了《秘密电声》和世界书局1924年版《李飞探案集》的馆藏资料。
当然,必须得感谢牧神文化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诸位同仁,是他们的慧眼识珠,让我的“晚清民国侦探小说整理计划”得以从最初的理想变成现实,最终与广大读者见面!
华斯比
2020年11月18日于吉林铭古轩
[1] 因《红杂志》第一卷大部分没有标明发行时间,故《棉里针》《密码字典》《狐祟》三篇具体刊载日期不详,以上月份为根据后续杂志发行日期倒推所得的估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