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拔轰垮了福州,又转向台湾鸡笼,战争全面开打。越南、云南、福州、台湾都成了战场,台湾的总兵官是名将刘铭传,他不买法国人的账,和法国人大战,孤拔受伤,很快死在澎湖。法国接连拨发军费,国库告急,直到茹费理内阁倒台,战果也没能扩大。历时近三年的中法战争终于结束,两国签订了停战协议。

李鸿章喘息未定,朝鲜又传来消息,新党(开化党)趁中法战争,宣布朝鲜独立,日本驻朝大使劝朝鲜国王倒向日本,驱逐中国驻军。于是开化党和日本勾结,发动政变,杀害了十几位亲华的大臣,并邀百余日本军人守卫宫门,不允许亲中人员进出。

庆子营统领吴兆友一筹莫展,袁世凯主张不如冲进王宫,劫持国王。吴兆友说还是先禀报李中堂吧。

袁世凯说,当断则断,迟疑生变。这一来一往的传递消息,岂不贻误军机?朝鲜形势瞬息万变,李中堂如何遥指,难道他比我们还了解这里的危机吗?吴军门仁慈,不肯一战,我袁某愿往,如有差池,请中堂唯我是问,绝不牵连你。

吴兆友脸红了,既然袁世凯主动请缨,他点头同意。袁世凯带了300兵,进攻王宫,伤亡几十人后,占领王宫,日本使馆也被乱兵烧了。第二天袁世凯在首尔北门关帝庙内找到躲藏的国王,他把国王移入自己的军营,然后国王在军营里召见各国使节,安定人心。

李鸿章闻讯,即刻派丁汝昌带扬威、超勇号去朝鲜协助吴兆友、袁世凯平叛。总署密电李鸿章,以定乱为主,切勿和日本生衅。袁世凯又禀报李鸿章,希望国家派重兵来朝鲜,在朝鲜安排中国大臣监国,全权接管朝鲜的内政外交,和日本兵戎相见。

袁世凯血气方刚,且是局外之人,并不知道此时朝廷求和的决策。李鸿章看到袁世凯的密报,非常欣赏,说我淮军北洋后继有人了。这是1884年的朝鲜甲申之变。

第二艘铁甲舰“镇远”号开回中国,至此中国有了一支完整的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现代化海军,李鸿章的夙愿实现了。醇亲王代表光绪和西太后往烟台、威海检阅水师,旌旗蔽日,铁船如飞,军威雄壮的北洋舰队让他久久难以平静,他握着李鸿章的手,说:少荃,自曾文正公之后,大清中兴名臣唯有阁下了。望勉励为之。

1884-1901年是李鸿章的最后18年,也是中国多事的18年,李鸿章逐渐老去,袁世凯冉冉升起。李鸿章四十岁时功成名就,本可以像其他功臣一样,急流勇退,什么都不干,可他什么都干了,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年,以至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从写《李鸿章:奋斗者必学智慧》不知不觉写到《李鸿章的大半生》。李鸿章一生复杂,其诡谲多变,老辣厚黑被人批评,而他意志之坚,见识之远,洞察之深,爱才之殷,又为人们普遍称道,李鸿章被誉十九世纪世界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政治家之一。

以他晚年的一首诗作为其挽歌,也作为本篇的结束语: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