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生长在一个儒宦的家庭,母亲很早就死了,同胞有一个妹妹叫左棻。左思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咏史》),当时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所谓“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咏史》)。但是,西晋封建王朝政治上极其黑暗、腐朽,较之以前的其他封建王朝,它更附生着种种毒瘤,尊世胄、卑寒士的士族门阀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它,扼杀了左思的理想。

左思的妹妹左棻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丁福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说:“(左棻)咸宁中尚有撰作,有集四卷。”可惜已佚。《太平御览》卷一百四十五举左贵嫔集的目录有《离思赋》《桐凤赋》《孔雀赋》《松柏赋》《涪沤赋》《纳皇后颂》《杨皇后登祚赞》《芍药花颂》《郁金颂》《**颂》《神武颂》《武元皇后诔》《万年公主诔》,四言诗四首,现在只有《离思赋》《武元皇后诔》《纳皇后颂》还幸留在《晋书》本传中。若论左棻的才情,前不让蔡文姬,后可比李清照。如果不发生泰始八年的选妃事件,那么这位才华满腹的小家碧玉就不会留下摧肝泣血之作,也许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尘积之中。

晋武帝治国无方,但好色却很出名。关于泰始八年的选妃记载,此前一年也就是泰始七年(271),他选公卿之家以下的女儿进宫,在采选结束前,还禁止天下人的婚嫁,以供他一人之**乐。泰始九年(273),他又取良家百姓和众多将吏的女儿三千人进宫供其挑选,当时母女号啕,哭声一直传到了宫外。据此,泰始八年选妃的情况可想而知,对于老百姓当然是一场灾难。至太康二年(281),晋武帝还将原来的吴国宫女三千人也纳入后宫,使后宫女子达万人之多。在后宫,武帝常好乘羊车游乐,羊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过夜。宫妃们为了引来羊车,就在门口插了羊喜爱吃的竹子,又在路上洒了盐汁,招引羊车,以图宠幸。

左棻被选到皇宫里做嫔妃,始拜修仪,后拜贵嫔。但左思并没有因此而飞黄腾达。因为,第一,所谓士族门阀,都一定要有谱系根据,左棻入宫,不可能改变左家的寒门门第,左思仍受到社会的歧视。似这样姻亲尚难以改变门第的例子,魏晋六朝不胜枚举。第二,左棻入宫,并不是由于她的美貌,而是由于她“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入宫后“资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帝重棻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是屡获恩赐焉”(《晋书·左贵嫔传》)。武帝只是和她讨论诗文,“见礼”而“无宠”,所以棻身为贵嫔,出土的墓志石高八寸三分,广四寸五分,厚一寸二分。现出土的晋墓志石除晋故虎牙将军王君表外,未有如此小者。(见《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年版)这都说明她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并不隆显,因而也就顾不上羽翼外戚。

左棻入宫,实际上给左氏兄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们都为此写了诗,对造成这种生离死别的残酷的宫廷制度表达了深刻的悲愤。这些诗歌悱恻动人、回肠**气,堪称“双璧”。

左思在《悼离赠妹二首》中,赞美了左棻“默识若记”的“多才多巧”。他回忆别时“将离将别,置酒中堂,衔杯中饮,涕洟纵横”。送别时则是“燕燕之诗,停立以泣。送尔涉涂,涕泗交集。云往雨绝,瞻望弗及,延停中衢,愊忆呜唈”。最后,他动人地抒写了自己的想念之情:

既乖既离,驰情仿佛,何寝不梦,何行不想。静言永念,形留神往。忧思成疚,结在精爽。其思伊何,发言流泪,其疢伊何,寐寤惊悸。咏尔文辞,玩尔手笔,执书当面,聊以永日。

写对胞妹的思念,如层层剥笋,刻骨铭心,最后无法排遣,只好睹物思人,成天与妹妹的书信相对了。全诗真挚自然,真是血与泪交融的文字!

左棻见了左思的诗,非常伤感,写了一首《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左棻的诗明白如话,在晋诗中是不多见的,这正是“急就章”式的以诗代简。细玩诗意,前四句言“膝下”,言“拜奉”,当是对父母而言。后八句则是对兄长赠诗的回答了。从“娱目于书诗”可以想知,兄妹平时在家谈诗论文,除骨肉亲情以外,还是文学上的知己。

左棻气质高雅,很有个性。她曾作《啄木》诗,以啄木鸟自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无干于人,唯志所欲”的品质。《晋书》本传上说,有一次,武帝诏左棻作愁思之文,因作《离思赋》。像这样冠以“离思”“离愁”“愁思”之类的赋作,两晋南北朝其作甚夥,大多是雕琢字句,无病呻吟;还有些作品摹写从征人游子到弃妇闺人各色人等的愁状,揣想其情,铺衍成文。而左棻既没有慑于“受诏”之威严,也没有拘于题目之空泛,也许“愁思”二字触动衷肠,她笔走龙蛇,自由发挥,极大地突出了个性。幸而《晋书》将其全文收入《左贵嫔传》中,给我们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至情至性之文。赋的后半部分是一个女子抢地呼天的悲号:

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啕,心不自聊,泣涟洏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她说,从前老莱子彩衣娱亲,传为佳话,而我现在与家庭隔绝,就像天上永不会面的参、商二星一样。家啊,离这里其实只有咫尺之遥,奈何宫禁清切,无从看望父母亲人。每天我只能仰望行云,涕泣沾巾,只能借着梦境让灵魂回家探望了。

这些诗句含有多少难言的悲愤啊!真的难以想象,武帝看到这样的悲诉,会有何感想。值得指出的是,有些人不看左思兄妹的赠答诗,片面地抓住了《别传》里的一句话“(思)颇以椒房自矜,故齐人不重也”,认为左思此时以外戚为荣,这是与事实相违的。

左思和左棻的互答诗,字字沉凝,充满血泪,套用陆放翁《钗头凤》词句,可谓“泪痕红浥鲛绡透”。这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其原因一是难得如此多才多艺的兄妹。我国文学史上兄妹以文学著称的还有鲍照兄妹,但是“照尝答孝武云: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黄节《鲍参军集注》引《小名录》)。鲍照自己都承认比不上左氏兄妹。二是别人少有如此的经历。如后来东晋才女苏蕙创作过精妙绝伦的《璇玑图诗》,全诗八百四十一字,可以顺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等十几种读法,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几千首,每首都很凄婉,但其目的是规劝丈夫回心转意,单抒胸臆,固不入此类;酬赠之作、无病呻吟者更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