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庄稼、耒耜、农人、草屋,陶渊明的生活是真淳的、厚朴的,然而,作为一个士大夫文人,他的思想却是复杂的,甚至是出格的,其荦荦大者有两端。
其一是表现男女间的爱恋浪漫炽烈,描绘大胆,令人瞠目结舌。这方面的证据是陶渊明的抒情小赋《闲情赋》。他在小序中说,此赋是受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的启发,在闲暇中写成。此赋赫然列于《陶渊明集》中,确然无疑是陶渊明的作品,但历来评价纷纭,褒贬不一。
昭明太子萧统曾写作《陶渊明传》,首先选录陶作进入他主编的《文选》,自认为是陶的“异代知音”。但他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表示:“惜哉!无是可也。”言外之意,当然是否定此赋。明人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认为“此赋托寄深远”,别有寓意。在肯定此赋另有寓意的前提下,当然也认为五柳先生不应该这样表现爱情。只有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认为《闲情赋》描写爱情,无伤大雅,算是帮陶渊明说了几句话。
其实,《闲情赋》正表现了陶渊明生活和思想的另一侧面,是陶渊明热爱生活、坦**真诚、性情幽默的明证。阅读《闲情赋》,令人齿颊生香,情思飞扬,而最动人心魄者,则是中间所发“十愿”: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鬂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所谓“十愿”,译成现代语体即是:我愿化作美人身上的衣领,承受她脖子上的余香;我愿化作美人身上的裙带,系在她那柔软纤细的腰上;我愿化作美人头上的油膏,使她披肩的黑发油亮发光;我愿化作美人眉上的青黛,伴随着她的美目而张扬;我愿化作美人的莞席,让她那柔弱的身体在秋天里舒适地卧躺;我愿化作美人的绣花鞋,紧紧地附在她那白藕似的脚上;我愿化作美人的影子,依伴着她的形体走遍四方;我愿化作黑夜的蜡烛,映照着美人那如花似玉的模样;我愿化作竹制的小扇,在她那柔软的手中扇出阵阵清凉;我愿化作树中的梧桐,制成鸣琴置于美人的膝上。
这“十愿”一气呵成,一往情深,淋漓尽致,天真烂漫,深挚热烈的感情出以华艳精美的语言,虽然明白表示要亲近爱人的肌肤(注意:是肌肤,而不是一般文人侈谈的心或情),却无丝毫轻薄猥亵气。如果没有真切而炽烈的爱情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至情至美的文字的。透过这段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位有温度的陶渊明。我想,要容许五柳先生也沐浴在人性的煦阳之中,这样的形象难道不是更可亲吗?
其二,谈到陶渊明的思想,陶渊明并不是一个纯儒,他在《神释》诗中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连雨独饮》中说:“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分明承认了自己头脑中儒、释、道的融合。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是通俗平淡的,而陶渊明的思想则是深刻复杂的。如千古奇文《桃花源记》,记述在晋朝末年,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有个渔夫在江上打鱼,顺着江水往上游走,走着走着,无意之中发现了一片神奇的土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源于此文。此文写得声情摇曳,骈散相间,唐以后的几乎各种古文选本都有收录,本书不忍割爱,兹移录于次: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世外桃源不知吸引了历朝历代多少探奇者的目光。然而,它究竟在神州的何处呢?有人说,就在庐山附近;也有人说,在湖南的桃源县;还有人说,在湖南新化与溆浦交界的山林深处。我就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时节,探访过湖南桃花源,在那个秀美的山窝里,感受了淳朴的村民世世代代对五柳先生的崇敬和热爱。
当然,此文是传奇笔法,借虚构的故事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所载,“世外桃源”极有可能是五柳先生根据北方现有的坞堡,发挥想象而建造的“乌托邦”。它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图景。这种理想在当时是肯定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却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深邃。
陶渊明虽然出身儒宦世家,“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以儒家思想为主,但也掺杂了一些道家思想,这只要读读他那些间或闪现出“真意”“道”“神”等字眼的诗篇即可得知。亲身参加劳动和不拘囿于儒家教义,使陶渊明避免成为酸溜溜的腐儒,而成为与阮籍、嵇康遥相嗣响的真正的一代名士。《庐山记》卷二记载,庐山有清泉绕寺而过,湍流成溪,僧人慧远每次送客到这里便停步,老虎随即就大声吼叫,因此人称“虎溪”。据说,有一次慧远送陶渊明和著名道士陆修静下山,边走边谈,到虎溪时谈得忘情,不知不觉走过了路头,等到惊觉,三人不由同时大笑,笑声伴着虎吼声回**山谷。这便是著名的“虎溪三笑”的故事。有人指出,陆修静晚出许多年,不可能和陶渊明、慧远交往。在此我不想拘泥于“虎溪三笑”故事的真实性,只想体会其中的象征意义。儒、释、道三家融入一笑,水色山光,笑声虎吼,陶渊明真正是名士风度!渊明亲自种秫、酿酒,并采撷**服食,在龌龊、黑暗的社会中始终保持了高尚的节操,是六朝名士中一抹灿烂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