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一个年头。

庄户人家总是这样:去年盼今年是个太平盛世、风调雨顺年;今年又盼明年是个太平盛世、风调雨顺年。结果总是天不从人愿。不是闹兵祸,就是闹天灾。这一年也不例外。夏收算是平安无事,而一收完夏,就闹开旱灾了。

整个夏天,一连好几十天没下雨,秋庄稼干得快能点着火了。天天是晴空万里,连一丝云彩的影子都没有。庄户人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整天起来坐卧不安。俗话说:“头伏无雨,二伏休,三伏无雨干到秋。”如今已到二伏末尾,看样子,下雨的希望是愈来愈小了。好在这地方多少还有点水利建设——可以引汾河的水浇地。不过这一工程是周围几十个村庄合伙修的,各村轮流用水,需要二十几天才能轮到一次。人们天天盼,日日盼,一直盼到三伏快尽,这才轮到云周西村用水浇地的日子。

这一天,家家都起得很早。胡兰家起得更早。太阳还没有出山,爹和爷爷已经吃完早饭扛着铁锹到地里去了。

这一天,家里的人又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浇地的日子终于盼到了,眼看干旱的禾苗有救了;担心的是怕发生意外的问题——在这一带,以往常常为浇地的事吵嘴、打架,有时候还遭人命哩!如今遇上这天旱年月,水比油还贵,谁能担保不出事!

这一天,一清早起来,奶奶就忙领着胡兰给这个神仙烧香许愿,向那个神仙祷告磕头。目的只有一个:盼望各位神仙保佑得平平安安,把地浇完。自胡兰懂事时候起,奶奶每逢祭祀,她总是要胡兰跟着她一块烧香磕头。平素也常常给胡兰讲一些神通广大、佛法无边、因果报应的故事。她一心一意想把孙女培养成像她一样的人物。胡兰也很相信奶奶的话,每逢奶奶烧香的时候,用不着奶奶说话,她就会跟在奶奶后边,虔心诚意地给神仙磕头。

这一天,胡兰跟着奶奶,整整忙了一上午,才算把这件事情办理完毕。她完全相信,神仙一定会帮助她家很快把地浇了的。

到快吃午饭的时候,爷爷从地里回来了。她一见爷爷就高兴地问道:

“爷爷,咱家的地浇完了?”

爷爷没精打采地说:“还没有哩!”

奶奶问道:“水来了没有?”

爷爷说:“水倒是按时来了,不过天旱,水小,恐怕轮到咱家浇地,总得到后半晌。”

爷爷匆匆忙忙吃完午饭,又给爹带上些吃喝,赶快回到地里去了。

爷爷走后,全家人都焦急地等待着浇地的时刻到来。连不爱多管闲事的大娘和不大懂事的妹妹,也不时到院里看看太阳偏西了没有?奶奶更是坐立不安,隔不了一会儿,就跑到门口去张望,看浇地的人回来了没有。可是一直等到太阳落山还没有一点消息。全家人正在惶惶不安的时候,邻居双牛大娘来了。双牛大娘只有老夫妻两口,双牛大娘是刚从地里送饭回来的,她带来个口信,说胡兰爹和爷爷让家里把晚饭送到地里去。奶奶忙问道:

“她双牛大娘,还没有轮上咱们浇地?”

双牛大娘不满地说:“也许快轮到了。唉!说不清。”

双牛大娘走后,奶奶就抱怨开老汉和儿子:“明明知道家里再没个男人了,父子两个就不会回来一个人取饭!黑天半夜,让谁给送啊!”转念一想,知道轮到浇地是一时三刻的事,万一回来取饭误了浇地的时刻,后悔就迟了。这么一想,也就不再抱怨老汉和儿子了。可是家里都是婆姨娃娃,黑天半夜谁给他们去送饭哩!这真是件作难事。胡兰见奶奶为这事发愁,忙说道:

“奶奶,我送去!”

“你?一个女孩子家,还能干了这事!”

“我能。”胡兰坚决地说。她最不爱听看不起女孩子的那些话,平素一听到奶奶抱怨妈妈没生男孩子,心里就恼火。今天也是这样,她见奶奶没吭声,忙又说道:“我知道咱家的地在哪儿,我去过。”

“去过也不行,黑天半夜的,奶奶不放心。”

“天黑我也不怕。你忘了拾麦子那回,也是天黑以后我一个人回来的。”

这时,正好大娘已经把饭舀到罐子里了。胡兰说着提起饭罐子就走。奶奶忙喊道:

“放下,等我找个人送去!”

奶奶边叫喊,边追出大门。胡兰头也不回,径直向村外走去。奶奶又急又气地骂道:

“没见过这么个倔脾气的丫头!真能把人气破肚!”她随即又叹了口气,说道:“唉,要是个男孩子多好!”

刘胡兰提着饭罐出了村,沿一条小路向前走去。这时天色已经是黑NE024NE024的了。月昏黑暗,到处都看不到一点亮光。路旁的庄稼叶子在黑暗中发出“沙沙”的响声,有时像脚步声,有时又像低低的耳语。远处石家坟茔里的老榆树上,有一只猫头鹰在叫唤,声音很凄惨,听着真叫人有点害怕。她边走边暗暗嘀咕:“可不敢碰上鬼,可不敢碰上鬼!”接着又想道:“万一碰上鬼可怎办呀!”她越这样想,心里越有点害怕,猛一抬头,忽然远远看见前边庄稼地里立着一个黑影子。一眨眼工夫,黑影没有了。忽然黑影又立在那里了,再定睛一看,黑影又没有了。这一来,可把胡兰吓坏了,立时觉得头发根都竖了起来,背上也沁出了一些冷汗。她真想撒腿跑回村里去,可是转念一想,觉得不能这么慌张,还没有弄清是人是鬼就跑,多丢人!再说爹和爷爷还没吃晚饭哩,他们一定饿坏了,等急了。对!一定要快点把饭送去。万一那个黑影是鬼的话,就用唾沫吐他。奶奶说过,鬼最怕吐唾沫。她这么一想,就又开始向前走去。为了给自己壮胆,她大声唱起了当地大人小孩都会唱的一首民歌:

交城的山来

交城的水。

不浇哪个交城,

浇了文水……

她只顾唱歌,也就忘记了害怕,不知不觉已经走近那个黑影,只听那个黑影问道:

“是胡兰子吗?黑天半夜做甚去?”

胡兰从那人说话的口音中,听出了这是邻居石世芳。忙回答道:

“是世芳叔呀,我给爹和爷爷送饭去。”说着走了过去,这才看清石世芳拿着张铁锹,在拨浇地的小夹堰。怪不得刚才看见这里一时有个黑影,一时又没有了,原来是他弯腰拨土的时候,身子被庄禾挡住了。

石世芳听胡兰说是去送饭,忙说:

“把饭罐子给我,我给你捎去,你回去吧。”

胡兰摇了摇头说:“不,我要自己送去。”

“嗬,真孝顺!”石世芳夸奖了一句,接着又说道:“那么咱们一块走吧。”

胡兰以为石世芳要送她,就说:

“你忙你的活计吧。我一个人敢去。”

石世芳告她说,他的夹堰已经拨完了,也正要到水渠上看看去。于是两个人便相随着,向水渠走去。石世芳用赞美的口气向胡兰说:

“你胆子真大!一个人黑天半夜就敢走这么远来送饭。真能干。有些男孩子……”

胡兰听世芳叔称赞她胆大,觉得很不好意思,心里说:“真丢人,刚才还怕鬼呢!”她怕世芳叔继续称赞她,就忙用话岔开了:

“世芳叔,你甚时回来的?”

“太阳刚落山才赶回来。”

石世芳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家里土地不多,生活过不了,经常在下曲镇给买卖家打杂,这一阵子正给一家粮店扛口袋。今天是抽空回村浇地来了。

两个人一路上说说道道,不多时已来到水渠上。一上渠道,胡兰只觉得眼前展开了一片新的景象。这里地势高,四面八方都能看见。只见渠道两边到处是灯笼火把,到处是一明一灭的小火星,像萤火虫一样——那是人们烟袋锅上发出来的亮光。渠道里的流水发出“哗哗”的响声,夹杂着嘈杂的人声,铁锹挖土声,青蛙的吼叫声……简直像唱戏赶会一样热闹。胡兰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她高兴极了,心里说:“多亏来送饭,要不什么也看不到。明天一定要把这些事告给玉莲和金香。”

他们沿渠道向上游走了不多远,影影绰绰看到前边有一伙人,正围着一盏马灯在抽烟说闲话。走到跟前的时候,只见除了爹和爷爷之外,还有邻居双牛大爷、玉莲的爹等人。人们看到石世芳,热情地打招呼。爷爷一见孙女儿送来饭,又感动又生气,嘟嘟哝哝地说:

“这个死老婆子呀,黑天半夜,让这么大个孩子来送饭,真该死,回去非结结实实捶她一顿不行!”

胡兰没有替奶奶解释。她知道爷爷只是背后说说大话而已,真的到了奶奶眼前,恐怕连大气都不敢出。看样子,爹和爷爷都饿坏了,爷爷只嘟哝了那么两句,父子两个就急忙吃饭,什么话也不说了。

胡兰见渠里的水从地头上“哗哗”地流,可是人们坐在那里只顾扯闲话,谁也不动手浇地。她觉得很奇怪,不由得问道:

“怎么咱们还不浇地?”

爷爷没好气地说:

“首户们的地还没浇完哩,倒能轮到咱们浇?”

石世芳忿忿不平地接着说道:

“这是甚的些规矩?这只有财主们能活,穷人们就该死了!”

胡兰不知道他们说什么,忙问爷爷是怎么回事。爷爷边吃饭边告诉她说:浇地有个老规矩,不管你的地是在上游还是在中游,反正只有等地主老财们浇完,才能轮到你浇。而地主老财们都是好地,这村的好地偏偏又都在下游。这么一来,眼睁睁地看着水从地头上流过去,也只能干着急了。

正在这时,玉莲的二哥陈照德扛着张铁锹,沿着渠道从下游跑来了。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后生,个子不大,人样子很精干,走起路来更显得精神抖擞。他是去探听浇地消息的,所以一回来就被大伙围住了。人们争着抢着问:首户们的地浇完了没有?是不是咱们现在就可以浇了?陈照德气狠狠地说:

“狗日的们秋庄稼早浇完了。这阵正浇麦茬地哩!”

听他这么一说,人们又气忿,又焦急。眼看快到半夜浇地的时辰很快就完了;眼看禾苗快旱死了,而地主老财们却在浇麦茬地,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人们忍不住都乱纷纷地骂起来。陈照德气呼呼地说道:

“咱们也动手浇,不能光由他们摆布!”

石世芳接上说:“要浇咱们一齐动手,人怕齐心,虎怕成群,大家都浇,看他们能把咱们怎样了!”

可是人们只是心里生气,背后骂街,说到动手浇地,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接下音了。陈照德见人们不吭声,忙说道:

“你们不敢浇,我家先浇!”说着,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铁锹就挖渠堰。

石世芳见陈照德动了手,连忙就帮他挖土。不一时,渠堰被挖开了口子,渠里的水“哗哗”地流到了高粱地里。

有些胆大的人,见有人领头浇地,也就动手干起来了。

胡兰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又高兴,又着急,忙向爹说道:

“爹,咱们怎么还不浇?”

爹坐在那里只顾抽烟,没有答话。她转身又问爷爷,爷爷说:

“咱们不能冒这个风险。俗话说:小腿扭不过大腿去。我看要出事呀!”

果然不多一会儿,只见从下游跑来了一伙人。原来是老村长石玉璞亲自领着水头、巡田夫们,打着灯笼火把来了。石玉璞一见这里在浇地,立时大发雷霆道:

“怪不得水小了,是你们在私浇地呀!这是谁领的头?谁?”

人们吓得都不敢讲话了。有一些人悄悄又把挖开的口子堵上了。这时,陈照德站出来,挺着胸脯说:

“我领的头,你要怎?”

石玉璞冷笑了一声道:“胆子不小啊!简直反了!”

陈照德道:“渠是大家修的,水费大家摊。为甚许你们浇,就不许我们浇?”

石世芳也帮腔道:“你们连麦茬地都浇了,我们的秋庄稼就该旱死?”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问得石玉璞脸红脖子粗,说不上话来。石玉璞恼羞成怒,吼三吓四要捆陈照德的爹陈树华老汉。陈照德生气地说:

“要杀要剐我顶着,捆我爹干甚?”

石玉璞不理他,指着陈树华老汉道:

“千中有头,万中有尾。你是一家之主,我就要和你算账!”回头又向水头、巡田夫们命令道:“捆起来,吊到村公所!”

立时,陈树华老汉就被五花大绑捆起来。胡兰看到这个情形,心里又害怕,又生气。正在这时,爷爷拉着她,低声说道:

“快走吧,回去,回去!”

胡兰忙问道:“咱们的地不浇啦?”

爷爷叹了口气说:“还浇什么地!这一闹,更没指望啦。”

回来的路上,胡兰不住地向爷爷和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渠是大家修的,为甚不准别人浇地?他们会不会打陈大爷?……爷爷什么也没告诉她,只是说:

“你悄悄地吧!你不懂!”

胡兰也就不开口了,可是心里却憋闷得慌,不由得为陈大爷担心。

第二天一起床,她就去找陈玉莲打听消息。玉莲告她说,村公所把她爹吊了一绳子,后来找下保人才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