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18·1

解释 “微子”“箕子”“比干”,三个人都是商纣王的大臣。“微子”是商纣王的同母兄,屡谏纣王不听,便离开殷都,去了远方;“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屡谏纣王不听,便披发佯狂,自降为奴;“比干”也是纣的叔父,屡次犯颜直谏,纣王说:“听说圣人心有七孔,我倒要看看。”剖其心而死。

大意 商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他,箕子自降为奴,比干因屡谏被杀。孔子说:“殷有三个仁人。”

导读 纣王无道,拒谏饰非到了这种程度,不亡何待?孔子说过:“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三个人就是杀身成仁的好例子,微子、箕子虽然没有死,一个自我流放,一个降身为奴,也就跟死差不多了。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18·2

解释 “柳下惠”,即展禽,前面已经见过。“士师”,狱官,主管诉讼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法官。“黜”,读chù(触),罢免。下面两个“去”,都是离开的意思,古文中的“去”跟今天的“去”含义与用法都不同,要注意。

大意 柳下惠做法官,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你难道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正直地做事,到哪里去不会被多次罢免?如果不坚持正直地做事,(那么哪里都吃得开)又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

导读 在官场要坚持直道而行,就要随时准备丢官,如果把乌纱帽看得很重,那就只有抛弃正直,学会逢迎作伪,古已如此,于今为烈。

此段与孔子及其弟子无关,可能有脱漏。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18·3

解释 “齐景公”,名杵臼,已见。

“不能用”,意为不能采用你的主张办一番大事业,也就是不能大有作为。

大意 齐景公谈到怎么对待孔子时说:“要我以鲁君对待季氏那样的规格对待他,我办不到,我以低于季氏高于孟氏的规格对待他好了。”又说:“我老了,不能有大作为了。”孔子于是离开了齐国。

导读 孔子见齐景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只是要当官。齐景公的话实质上就是不让孔子来主持齐国的国政,只想把孔子当个装饰品,那么孔子当然就只好走了。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孔子周游七十余国,大概遭遇都跟这差不多。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18·4

解释 “季桓子”,季孙斯,鲁国定公至哀公初年时的实际执政者,死于哀公三年。

“归”,同“馈”,前面见过(17·1)。“不朝”,就是不上朝,不理国政。

大意 齐国送了一批歌舞美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理政事。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

导读 孔子曾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个国家的最高执政者贪恋女色,可以三天不理政事,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搞得好呢?孔子当然只好失望地走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8·5

解释 “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名为接舆。“过孔子”,走过孔子的身边。

“何德之衰”,应读成“何/德之衰”,“德之衰”就是“德衰”,“之”字无义。“衰”,读chuī(吹),与后面的“追”“而”押韵。

“往者不可谏”,过去的不可挽回,“谏”,矫正。“来者犹可追”,未来的还可以补救,“追”,追补,补救。“已而”“殆而”中的“而”都是语尾助词,“殆”,危殆。

“不得与之言”,没得到机会跟他讲话。

大意 楚国的狂人接舆经过孔子的身边,唱着歌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如此衰微?过去的没法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算了吧算了吧,现在这些当官的自己都保不住啊!”孔子下车,想跟他讲话,他却快步走开了,孔子没能跟他讲上话。

导读 接舆跟晨门一样,是位隐士。他显然不赞成孔子周游列国,跑来跑去,他认为现在的政治已经不可为,现在这些当官的都是些无德之人,自己都保不住,跟他们在一起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像自己这样隐居。晨门、接舆跟后面两段中的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有学者认为是殷之遗民,他们对周政一直抱有抵触情绪,道家的思想应该就是从这批人中产生的。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

解释 长沮、桀溺显然也是隐士。“耦而耕”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耦”是一种双人操作的农具,也通“偶”。“问津”,问渡口在哪里,“津”,渡口。“执舆”,驾车。“执舆者”指孔子,本来是子路驾车的,现在子路下车了,孔子便代为驾车。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句,“滔滔”本指洪水,这里借喻浊世、坏人坏事。“皆是”,都这样,“是”仍是代词而非系词。

“而谁以易之”,“而”同“尔”,是人称代词,下句的“而”也是一样;“以”同“与”,“谁”是介词“以”的宾语,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易”,变易、改变,“之”,指前面的“滔滔者”;“而谁以易之”就是“尔与谁易之”,你与谁一起去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

“辟人之士”“辟世之士”,“辟”同“避”,辟人,就是躲开人群,“辟世”,就是躲开人世、躲开社会。“岂若”,难道比得上,那里比得上,还不如。

“耰而不辍”,继续耕作不停止,“耰”读yōu(优),耕作,“辍”读chuò(绰),中辍、停止。

“夫子怃然曰”句,“怃然”,惆怅感慨的样子。

“鸟兽不可与同群”句,“与”字后面省去了代词“之”,“之”指鸟兽。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这句话顺说应该是“吾非与斯人之徒而与谁”,“斯人之徒”是第一个“与”的宾语,因前面有否定词“非”而提前,“谁”是第二个“与”的宾语,因为是疑问代词而提前。“斯人之徒”就是“这样的人群”“这群人”,“徒”是徒众的意思。

“丘不与易也”句,“丘”是孔子自称,“与”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代词“之”,“之”在这里指子路这群学生。

末尾孔子感叹中四个“与”都读本音。

大意 长沮、桀溺一起耕作,孔子经过,叫子路去问过河的渡口。长沮说:“那驾车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嘛。”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污浊,像滔滔洪水到处都一样,你跟谁去改变它?而且你与其跟随避开坏人的人,何如跟随避开浊世的人啊?”他继续耕作,停都不停。

子路跑去转告孔子,孔子惆怅地感叹道:“鸟兽是不能与之一起生活的,我不跟人群在一起,我能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清明,我也就不会同你们一道追求变革了啊。”

导读 孔子这话今天读起来还让人感动不已:生我育我的这一片土地,跟我一起生活的这些人群,不论它们有着怎样的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我如何丢得下它们?难道我可以跟鸟兽生活在一起吗?这种不忍斯土斯民的救世热肠,正是儒家区别于道家尤其是庄周派道家的地方。

孔子一生栖栖遑遑,周游列国,虽然到处碰壁,还是不改初衷。孔子何尝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呢?但是他偏偏执着地“知其不可而为之”。直到晚年还孜孜不倦地教育三千弟子,要把自己的理想传承下去。正是这一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仁心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傻劲儿,成就了孔子震古烁今的伟大人格和中华民族至圣先师的崇高地位。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解释 “子路从而后”句,“从”,跟从、随从;“后”,在这里用如动词,意为落在后面。“丈人”,老人,后世也用来作尊称。“以杖荷蓧”句,“杖”,木棍;“荷”,动词,挑着、担着;“蓧”,读diào(掉),一种除草的农具。

“植其杖而芸”句,“植”,这里是动词,插在地上竖起来的意思;“芸”也是动词,除草。

“杀鸡为黍而食之”句,“为黍”就是做饭,“黍”是小米;“食之”,给他吃,“食”,读sì(伺),义同“饲”。

“见其二子焉”句,“见”,读xiàn(现),使动用法,使……来见。“杀鸡为黍,见其二子”是当时待贵客之道,可见丈人是有文化的人士,所以孔子说他是位隐士。“明日”,第二天。“反见之”的“反”同“返”。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句,“如之何”即如何;“其”是语气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大意 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碰到一位老人用木棍挑着除草工具。子路问老人:“你看见了夫子吗?”老人说:“四肢不勤劳,五谷都分不清。谁是夫子啊?”把木棍插在地上就除草去了。子路恭恭敬敬地拱手站在旁边。老人(见子路有礼貌)留子路过夜,并且杀鸡做饭款待他,还把两个孩子引来见他。

第二天,子路离开老人的家回到孔子身边,把这事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个隐士。”让子路再回去见他。子路到时老人已经出去了。子路(就向两个孩子转述孔子的意思)说:“隐居不仕是没有道理的。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如何可以废去呢?为了让自己一身干净,结果却破坏了重要的社会关系。一个君子出任官职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至于理想实现不了,已经早就知道了。”

导读 真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里的“丈人”显然跟上几段中的晨门、接舆、长沮、桀溺一样,都是因为不满周朝的政治而避世隐居的人。孔子很尊重这些人,因为他自己也不满意当时的政治。但是孔子不同意他们的做法,认为隐居避世太消极,从正常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中抽离出来,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孔子的态度是积极入世,努力救世,即使理想实现不了也不能丢开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所以他周游列国,这国的君王不采用他的主张,他就去另外一国,总希望能有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原因无他,就是一个仁人的不忍之心,所以永不放弃。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正是因为有孔子及其信徒们这一班热肠而坚毅的人。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8·8

解释 “逸民”,隐逸之士,隐士。下面七个人中,虞仲、夷逸、朱张、少连四个人的事迹已不可考。“降志辱身”,降低志向,辱没身份。“放言”,没有拘束地讲话,放肆直言。四个“中”字,都读zhòng(仲),符合的意思。

大意 古代隐逸之士著名的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志向,不辱没身份,伯夷、叔齐做到了!”说到柳下惠和少连,孔子说:“他们就降低志向,辱没身份了,他们言论合乎道理,行为经过考虑,也就这样罢了。”又谈到虞仲、夷逸,说:“他们是隐居而放肆直言的人,不过他们持身清廉,不做官合乎权变。我跟他们都不一样,我是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导读 孔子跟隐士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要避世,孔子要救世,他们是消极的,孔子是积极的。就“舍之则藏”这一面来看,孔子跟隐士是有相通的一面的。隐士缺的是“用之则行”,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希望,社会的改造根本不可能,他们要的是洁身自好,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同流合污。孔子对这个社会的改变其实也不抱很大希望,但孔子的态度是不管社会怎么糟糕,还是要努力去改变,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不能跟鸟兽同群。这是一种精卫填海的精神,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

孔子在这里说的“无可无不可”,并不是没有原则,怎么做都可以,而是说不一定要隐居,也不一定要做官,既可以隐居,也可以做官,只取决于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无可无不可”其实是隐含了“义之与比”四个字的。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18·9

解释 这里讲的几个人都是乐官。“大师”,即“太师”,是首席乐官,名挚,他通常是开始奏乐的人;“亚饭”是第二次上饭菜时奏乐的人,名干;“三饭”是第三次上饭菜时奏乐的人,名缭;“四饭”是第四次上饭菜时奏乐的人,名缺。“鼓”是打鼓的人,名方叔;“播鼗”是摇小鼓的人,名武,“鼗”,读táo(桃);“少师”,是辅佐太师的乐官,名阳;“击磬”,敲磬的人,名襄。

大意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干去了楚国,三饭缭去了蔡国,四饭缺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上,摇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上,少师阳和敲磬的襄到了海边。

导读 这一段跟孔子及其弟子无关,恐有误植或错漏。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18·10

解释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母弟。“鲁公”,名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

“施”,音、义同“弛”,松弛、疏远。“怨乎不以”句,“怨”,埋怨,抱怨。“乎”,同“于”。“以”,在这里是动词,不是介词,用的意思。“怨乎不以”就是埋怨不被任用。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句,“故旧”,故人旧友;“大故”,大的过错,这个“故”是事故的“故”。

“无求备于一人”的“无”通“勿”,不要。

大意 周公旦对儿子伯禽说:“一个君子不疏远自己的亲属,不让大臣抱怨没有受到任用,故人旧友如果没有犯大过错就不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导读 这是周公对他儿子的教导。周朝是世袭制,周公是鲁国的开国君,儿子将来也要继承国君的地位,所以周公的话偏重在用人的方面。从周公的话看来他很重视亲属、老朋友、老关系,这是当时的氏族体制使然,用到现代社会当然就不大恰当了。但中国现代的体制是从传统体制逐渐演变过来的,虽然经过多次的变革,也不可能完全切断同传统体制的联系,所以重视家族、血缘、关系的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常常表现在负面,例如裙带提拔、家族腐败、集团谋私,在今天仍然屡见不鲜,成为整个国家迈向现代化途程中的大障碍,值得我们深深警惕。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18·11

解释 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说:“周时四乳生八子,皆为显士,故记之耳。”朱熹《论语集注》云:“或曰成王时人,或曰宣王时人,盖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然不可考矣。”“适”,读kuò(括),“騧”读guā(瓜)。

大意 周朝有八个贤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导读 从八个人的名字看来,伯、仲、叔、季各两个,说不定是四对双胞胎。一个女人有四个**,并非杜撰,古今都偶有所闻。

此事也跟孔子及其弟子无关,不知为何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