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20·1

翼明按:这一段(20·1)断断续续,不相连贯,历来学者都怀疑有所脱漏。我现在把它分成四小节,逐节加以解释。

解释 “咨”,打招呼的语气词。“历数”,在这里指天命。“尔躬”,你身。

“允执其中”,实实在在地把握中庸之道。“允”,信,诚。“中”,中间、不偏不倚的正路,也就是“中庸之道”。《尚书·大禹谟》亦有此句,作“允执厥中”,“厥”,义同“其”。“天禄”,天赐的禄位,也就是天命。

大意 尧说:“听着,你呀舜,现在天把大命降在你的身上了,你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把握中庸之道(把天下治理好)。(如果你没做好)使得天下困苦不堪,那你的天命也就终结了。”舜(在把大位禅让给禹的时候)也把这话给禹讲了一遍。

导读 本小节的大意基本上都包含在《尚书·大禹谟》中。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解释 “予小子履”,“予”,我;“小子”,自称,表示谦卑;“履”,商汤的名字叫履,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一节“曰”字前面掉了“汤”字。

“玄牡”,黑色的公牛。

“皇皇后帝”,这里用来尊称上帝,像后世说的玉皇大帝,“后”也是帝的意思。

“帝臣不蔽”,“帝臣”,您上帝的臣仆;“不蔽”,不遮盖(他们的好处)。

“简在帝心”,“简”在这里是清清楚楚、好坏分明的意思。

“无以万方”,不要怪罪万方。“以”,用,“无以”的意思是不要涉及到。“万方”即“万邦”。

大意 商汤(即位的时候,向上帝祷告)说:“我小子履,斗胆用黑色公牛呈献给您,斗胆明明白白地禀告您: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有功的臣仆我也不掩盖,这些您心里都很明白。如果我自己有罪,请不要责怪万邦;万邦有罪,罪都由我一个人承担。”

导读 这一小节的意思大致都在《尚书·汤诰》中。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解释 “周有大赉”,“赉”,读lài(赖),赐予的意思。“善人是富”,让善人富起来。句型同“唯你是问”,“善人”是“富”的宾语,“富”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周亲”,至亲,孔安国曰:“周,至也。”

“百姓”,这里指贵族、诸侯,就是前句的“仁人”,也就是首句所说的受周“大赉”的“善人”。所以“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跟“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是一个意思。

大意 周朝(建立的时候)大封天下,让善人都富起来。(周武王向上帝祷告说:)“我虽然有至亲,也比不上有仁人。(所以要封赏这些人)如果他们有过错,责任都在我一个人身上。”

导读 这一小节的大意则在《尚书·泰誓》中。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解释 “谨权量”,“谨”在这里作动词用,“权量”是“谨”的宾语。下面“审法度”“修废官”“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都是这样的结构。“归心”,心悦诚服。

“信则民任焉”,此句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不是原文,而是《阳货篇》“信则人任焉”一语误植于此。因为汉石经、定州汉墓竹简本都没有这一句,《天文本校勘记》也说:“皇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均无此句。”

大意 谨慎地对待度量衡,仔细地审定法令制度,修复废置了的职官,那么四面八方的政令就畅通了。复兴灭亡的邦国,继续中断的氏族,举拔隐逸的人才,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心悦诚服了。政府施政的重点要放在人民、食物、丧葬、祭祀四个方面。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勤勉就有成效,公平就人人高兴。

导读 这一小节讲的似乎是周初的政治及其兴旺景象。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20·2

解释 “屏四恶”句,“屏”,同“摒”,读bìng(并)。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句,“惠”,动词,意为施与恩惠(今天讲“惠民”就是这个惠);“费”,浪费;“劳”,使动用法,意为让老百姓出力;“泰”是安详、庄重;“骄”是骄傲、骄慢;“威”是威严;“猛”是凶猛。

“慢令致期”句,“慢令”的“慢”是怠慢、散漫之意,“令”是命令,“慢令”就是命令不严,要求不严;“致期”就是“刻期”,刻期完成。

“犹之与人也”句,“犹之”,一样、同样;“与人”,给予别人。

“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句,“出”是支出,“纳”是收入,“出纳”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只有出的意思;“吝”,小气。“有司”的“有”是词头,无实义,“司”就是办,“有司”这里指办事的人,一般是小吏。

大意 子张问孔子说:“怎么才能治理国政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习,就能治理国政了。”

子张说:“什么叫五种美德呢?”孔子说:“君子施恩于民但不浪费,使百姓出力而不怨恨,有欲望但不贪婪,神态庄重但不骄傲,威严但不凶猛。”

子张说:“什么叫作施恩于民而不浪费呢?”孔子说:“就是于百姓有利的地方才去给他们利益,这不就施恩于民而不浪费了吗?选择可以使百姓出力的时候去役使他们,又有谁怨恨呢?希求仁而得到了仁,还贪婪什么呢?一个君子,无论人多人少,无论事小事大,从不敢怠慢,不就庄重而不骄傲了吗?一个君子,衣冠端正,神态严肃,使人一望就产生敬畏之感,不就威严而不凶猛了吗?”

子张说:“什么叫四种恶习呢?”孔子说:“不先加教育就杀叫作残酷;不先申饬就要看成果叫作粗暴;政令松松垮垮却让老百姓限期完成叫作害人;同样是给人,(到该给的时候)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

导读 虽然是二千五百年前说的话,还是值得今天的执政诸公参考啊!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0·3

解释 “君子”,这里指有道德修养的人。“礼”指以周礼为代表的一整套制度与文化,不可以狭隘地理解为礼节、礼貌。

大意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制就无法在社会立足,不懂得分辨言语就无从认识人性。”

导读 这是《论语》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条,是不是有某种总结性的意味,或许见仁见智,但其重要性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君子不做小人是《论语》自始至终的主题和灵魂。这里提出了“三知”: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做一个君子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知命”就是敬畏天命,知道自己的使命、可能性和局限,敬畏并理解天命是一切道德的起点,不懂得敬畏并理解天命,做一个君子是没有希望的。

“知礼”就是敬畏文化,学习并熟悉制度文明。只有敬畏文化,熟悉人类积累的制度文明,一个人才可能有所成就。

“知言”就是敬畏并理解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人性、把握人性。语言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最根本的、最广大的符号系统,有了这个符号系统,人类才能够克服空间与时间的障碍,交流情感与经验,从而创造文化,积累文明,人类于是得以区别于其他动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语言文字就没有人,不仅文化在语言文字中产生,而且人性也是在语言文字中向前发展的。

[1] “1.1”表示《论语》第一篇第一条。在每一条后均有此类标号,方便读者识记。——编者注

[2]?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学”字一共出现了64次。

[3] 五伦之说原出于《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又《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別,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4]?见《史记·孔子世家》。

[5] 十二哲为: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朱熹、子张、有若。前九人加上颜渊为“四科十子”,见(11·3),颜渊因为封为“复圣”高于十二哲,故不在内。后三人则是历代陆续加封的。

[6] 以上统计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的《论语词典》。

[7] 见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8] 加上“述圣”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亚圣”孟轲(即孟子),合称“四配”。

[9] 子夏的话字面上虽然没有对待妻子的话,但从下文中“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明显可以看出第一句话讲的是与妻妾的关系。

[10] 见朱熹《论语集注》。

[11]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端沐”,《孔子家语》作“端木”。

[12]1?“三年”其实是多年、长期的意思,“三”“九”在文言中常常是泛言其多,不一定实指三和九。

[13] 见《颜氏家训·风操》。

[14]  谥号是古代帝王或大臣死了以后由朝廷追封的称号,大多是为了表示尊崇和纪念之意。

[15]  按《孔子家语》记载,樊迟曾“仕于季氏”,应该跟孟懿子相熟。

[16] 孟懿子卒于公元前481年,孟武伯于此年继位,孔子卒于两年后,即公元前479年。

[17]?颜渊卒年或曰三十二,或曰三十一,清儒考订为四十一,近人多从此说。

[18]?见《论语集注》。

[19]?见《论语译注》。

[20]?见《论语今读》。

[21]?正体作“習”,《说文解字》:“習,数飞也。”

[22]?许多译注本把这句话译作“君子不是器具”,不妥。

[23] 见裴学海著《古书虚字集释》。

[24]1?杨伯峻曾经在《论语译注》中提出第三种解释,“攻”还是解作“攻击”,而把“斯害也已”解作“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已”解作动词,表示完结、停止之意。这个解释比较牵强,“乎”字同样没有着落。意思也不可取,李泽厚说是“斗争哲学的有趣反映”(见《论语今读》),我很赞同。

[25] 见杨伯峻《论语译注》该条。

[26] 见《孟子·离娄篇下》

[27] 见杨伯峻《论语译注》本条注。

[28] 见《孟子·梁惠王上》。

[29] 见《孟子·万章上》。

[30] logos,希腊语,意为理想、理念。

[31] 见《孟子·公孙丑上》。

[32] 见《庄子·天地》。

[33] 见《老子注》五十一章。

[34] 见《淮南子·齐俗》。

[35] 见《后汉书·朱穆传》。

[36] 此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说少孔子四十九岁。

[37] 此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云“漆雕开,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

[38]?见钱穆《论语新解·公冶长篇第五》第七条注。

[39]1?见屈原《九歌·少司命》。

[40] 见《菜根谭》。

[41]1?参看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

[42] 可参看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本条“考证”。

[43] 见《论语译注》本条注释。

[44] 见《孟子·离娄章句上》。

[45]?见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

[46]?见《论语今读》。

[47] 见康有为《论语注》。

[48] 关于这一条的解释,有很多分歧,主要集中在“老彭”到底指谁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黄怀信主撰的《论语汇校集释》本条所引各家之说。

[49] 见《论语集注》。

[50] 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认为《诗》前有“诵”,《书》前有“读”,探下文“执礼”的“执”而省,这种“省”法找不到别的例。

[51]2?俞樾《群经评议·论语平议》云:“《论语》文法简质,此章既云‘子所雅言’,又云‘皆雅言也’,于文似复,盖由经师失其读矣。此当以《诗》《书》断句,言孔子诵《诗》读《书》无不正言其音也。‘执礼’二字自为句,属下读。执礼,谓执礼事也。周官太史曰:‘凡射事,执其礼事。’《礼记·杂记》曰:‘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皆‘执礼’之证也。孔子执礼之时,苟有所言,如《乡党》所记‘宾不顾矣’之类,皆正言其音,不杂以方言俗语。故曰‘执礼皆雅言也’。《诗》《书》或诵读或教授,弟子若执礼自为一事,故别言之耳。”按俞氏之说是,当从。

[52] 见《庄子·齐物论》。

[53] 见《论语今读》。

[54]  还有人说“文莫”应连读,是“忞慔”(读mín民mù目)的假借,意为强勉、努力,参看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及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本条。

[55] 关于太伯的“三让”,历来注家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可以参看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本条。

[56] 参看杨伯峻《论语译注》。

[57]2?见《孝经》。

[58] 见《孟子·梁惠王上》。

[59] 大多数《论语》现代本此处都作“《诗》”,我以为这里“诗”就是泛指诗歌,不必加书名号。

[60]1?参看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本条的“考证”。

[61] 见《史记·商君列传》。

[62] 见《史记·滑稽列传》。

[63] 参看杨伯峻《论语译注》。

[64] 朱熹《论语集注》说是“有戒心之谓”,我以为不妥。

[65] 《孟子·告子上》。

[66] 见《礼记·礼运》。

[67] 见唐写本《论语》本条郑玄注。

[68] 见《论语今读》此条。

[69] 邢昺《论语注疏》:“摈,谓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也。”

[70]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后面的《论语词典》的统计,“仁”一共出现了109次,仅次于“人”,“礼”出现了75次,仅次于“人”“仁”“君子”“知”。

[71] “居”,郑玄、皇侃、朱熹等人解作家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作坐垫,这里从刘宝楠。

[72] 从刘宝楠《论语正义》说。

[73] 见唐王驾《社日》。

[74] 见《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75] 从王引之《经传释词》说。

[76] 参见《论语译注》此条注。

[77] 这话其实是子夏说的,意思也不是学好了去当官,是说学有余力则可以从政,前面还有半句是“仕而优则学”,见《子张篇》第十三条。

[78] 杨伯峻说:“根据《檀弓》所记载孔子的话,丧葬应该‘称家之有亡,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縣(悬)棺而封’。”见《论语译注》本条。

[79] 历代学者对此处的“命”有不同的解释,或释为“教命”,或释为“禄命”,或释为“天命”,或释为“官命”,参看杨伯峻《论语译注》此条注释。

[80] 冉雍曾为季氏宰,见13·2。

[81] 杨伯峻认为司马耕跟司马犁可能是两个人,司马耕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犁是桓魋的弟弟,但并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家语》又说:“司马黎耕,宋人,字子牛”,此事待考,录此存疑。

[82] 参见黄怀信主撰《论语汇校集释》本条。

[83] 按:《诗经》“诚”作“成”。“诚”“成”古通。

[84] 见《论语译注》本条。

[85]  见《论语集注》。

[86] 翼明按:“嚮”的简化字是“向”,而非“乡”,目前坊间几本简体字排的《论语》,如新出的钱穆《论语新解》、金良年的《论语译注》和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都作“乡”,我以为不妥,故本书作“向”。

[87] 《说文解字》:“仁,从人从二。”

[88] 见《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89] 见老子《道德经》。

[90] 见《礼记·礼运》。

[91] 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为”是句末语气词,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认为“奚”是“以”的宾语,我以为都不妥。

[92] 见《论语集注》。

[93] 参看《八佾篇》前三条。

[94] 参看《述而篇》第十五条、本篇第三条。

[95] 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96] 见《论语集注》。

[97] 见《论语集注》。

[98] 见《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注。

[99] 《孟子·尽心下》。

[100] 见《论语译注》该条。

[101] 见《论语今读》该条。

[102] 见《论语今读》本条。

[103] 见《论语集注》该条

[104] 见《孟子·滕文公下》。

[105] 见《孟子·尽心上》。

[106] 同上。

[107] 参看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本条。

[108] 见焦循《论语补疏》引。

[109] 参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110] 见《礼记·檀弓下》。

[111] 《十三经》无此语,不知何人杜撰。

[112] “五常”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113] 见《论语译注》。

[114] 参看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115] 参见《孟子·尽心上》。

[116] 参见《大学》首章。

[117] 见《论语新解》。

[118] 见《孟子·梁惠王上》。

[119]1?见《正气歌》。

[120] 说见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本条考证。

[121] 参看《韩诗外传》卷七。

[122] 说见俞樾《群经评议》。

[123] 皇侃《论语义疏》引。

[124] 参看黄怀信主撰《论语汇校集释》、杨逢彬著《论语新注新译》。

[125] 见《论语集注》。

[126] 同前。

[127] 见《孟子·离娄下》。

[128] 见《周易·乾卦·文言》。

[129] 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引孔子语,又《孔子家语·正论解》作“言之无文,行之不达”。

[130]  《左传·成公十三年》。

[131] 参见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132] 以上朱子之说俱见《论语集注》。

[133] 见《论语集注》。

[134] 见《中庸》,《中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135]?见《孟子》所引告子之语。

[136] 见《庄子·庚桑楚》。

[137]?见《荀子·正名》。

[138] 见《孟子》,“愿”作“原”。

[139] 见《孟子·尽心下》。

[140] 见《孟子·告子下》。

[141] 三年之丧究竟起于何时?三年是实数还是虚数?虚数是25个月还是27个月?是不是普遍适用,包括天子和平民?守丧到底有哪些规定?这些问题近代学术界一直有争议,迄无定论。

[142] 见《论语集注》。

[143] 说见章炳麟《广论语骈枝》。

[144] 参看杨伯峻《论语译注》本条注释。

[145] 参看朱熹《论语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