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基本内容是对道德的具体论述。本篇一头一尾讲述了“周之德”,前有泰伯的谦让,后有文王对商的忍让。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能够克服人的天性之中的自私、贪婪的成分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①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放弃中原的风俗而采用越人的风俗,断发文身,表示终生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把自己的位子让给更适合这个位子的人,这是一种高于“孔融让梨”的谦让,不仅牺牲了自己的权位和利益,而且还包含了对于事业的巨大期望,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职位的深刻认识—如果没有这种认识,胡乱谦让反而会闹出乱子。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君子笃④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⑤不遗,则民不偷⑥。”
①劳:劳扰不安。
②葸(xǐ):害怕,畏惧。
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④笃:诚笃,淳厚。
⑤故旧:故交,老朋友。
⑥偷:淡薄,不厚道,这里指人与人的感情。
译文
孔子说:“只注重态度的恭敬却不知礼,就会劳扰不安;只是做事谨慎却不知礼,就会畏缩不前;只勇猛刚强却不知礼,就会犯上作乱;只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酸刻薄。身居高位的人能够厚待他的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按仁德来行动;身居高位的人不遗忘他的故交,那么老百姓便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这里的“礼”不单单指礼貌,还指礼法。无论在什么时代,对于人来说,没有礼的制约,行为就会偏离正道;对于国家而言,没有礼的引导,社会风气就不会端正。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再三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①见:同“现”,出现、出来。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并誓死固守我们的道,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住在祸乱的国家。天下清明,就出来做事;天下黑暗,便隐居起来。天下清明时,自身贫贱是可耻的;天下黑暗时,自身富贵也是可耻的。”
贫贱与富贵、个人与国家、学习与守道,类似这样的两者间的关系,常常很难处理。这里则提供了一个如何平衡两者关系的好方法:邦有道,则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时俱进;邦无道,则完善自身。个人与社会可以同进,但不能同退,而那种个人与社会进退恰好相反的情况则更是不符合道义的。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②有乱臣③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④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⑤。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①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和伯益五人。
②予:我。
③乱臣:治国之臣。
④斯:指周武王时期。
⑤殷:指商朝。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天下太平。周武王(曾)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大臣。”
(因此)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尧、舜时代和周武王说那番话的时候,人才最为兴盛。然而(周武王十位贤臣中)有一位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人罢了。(周文王)已经得到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然向商纣王称臣。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治理天下必须要有人才,而真正的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可以得到很好地治理,百姓也可安享太平。人才不在多,而贵在精,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有待挖掘的潜力,如果我们能坚持培养这种能力,那么很快就会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