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死了之后,就是他宝贝儿子朱瞻基明宣宗登基。这个历史还挺有意思的,因为朱瞻基这个时候在南京,他得了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回北京去奔丧。朱高煦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沿途截杀,因为他在山东,真就干了这么一件事。

但是朱瞻基也是走运,或者说特别机警,他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就上路,在截杀队伍到达地点之前,他已经过去了。那朱瞻基登位之后,还在经常发布文告这么说,经常有人说我叔叔朱高煦要造反,哪有那个事?我们一家人关系好着呢,动不动还给朱高煦一些封赏。但朱高煦这口气是实在忍不下来,终于造反了。

那造反的理由其实也没有什么过硬的,现在看那个文书,无非是说你哪座庙不该建,你哪次封赏不该给等,都是这些破理由。明宣宗朱瞻基一看这个理由就笑了,说就这么点事就要造反?你再看看他拼凑的那些人,都是当地的什么流氓地痞,还有放出来的犯人,这个军队也能打仗?

他身边还有一些谋臣在讲,这个朱高煦是不是要打济南?有的人说不对,他可能是要打南京。那明宣宗说胡扯,他哪儿也不会打,那两个坚城他根本就打不下来,他手里的那些人全部是山东乐安的本地人,一旦遇到困难,肯定就龟缩回去了,他肯定是坐以待毙。这样,待我御驾亲征。

这场御驾亲征也真的是很搞笑,朱瞻基就带领部队去了,就有一些人从朱高煦那儿逃过来了,投降了。朱瞻基就说,你们这样改了就挺好,大大地封赏,你们还回去,跟你们的那些朋友讲,不要再作乱,投降挺好。渐渐地,朱高煦那边的部队就跑得差不多了。

最后朱瞻基就给他写封信,说你就投降吧,投降后我待你还和原来一样,你只要把怂恿你造反的那个人交出来,就没事了。朱高煦一想还有这好事,那就没事了,居然一枪没打,一阵未过,就投降了。

后面的故事就更狗血了,明宣宗并没有杀朱高煦,而是把他带回了北京,给他造了一座监牢,还取了一个好名字,叫逍遥宫,你后半辈子就在这儿逍遥吧,不要再去造反了。

有一次明宣宗去看他,朱高煦一看,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你还敢来看我,上去就是一个扫堂腿,把明宣宗给绊了一跤。你想皇帝这不气死?正好看见旁边有一口大鼎,两三百斤重,就命令自己的卫士,把他给我扣里头,我让你再出来造反。

但是朱高煦力气大,居然就把这个鼎举起来了,要砸明宣宗。明宣宗说给我按住,鼎下面放木炭,给点着了,我要把你活活烤死。后来朱高煦就落到了这么一个下场。

说到这儿我们要说什么?其实,整个唐代之后,这种藩王造反的现象,在明代是最为严重的,始作俑者是谁?就是明成祖朱棣。因为你的子孙都知道,一旦皇帝不行,我这儿稍有实力,就有样学样,学学你,没准儿就能成功当皇帝。

一直到明代的中后期,明武宗的时候还有两起,一个是甘肃的安化王朱寘鐇造反,另外就是江西的宁王朱宸濠造反。这两起事件其实几乎是靖难之役的翻版,只不过没有成功。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明成祖也没造什么大孽,这不是没成功吗?明成祖造成的第一个后果,是藩王造反;但是另外一个后果,你做梦都没想到。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造反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件事情成功概率好低,在整个明朝,只有他一个人成功了。其实放眼整个中国历史,只要是稍微有点寿命的朝代,这样的成功也是仅此一例,这样的成功不能复制。

你可能会说,有什么了不起?当个故事听一听而已,本来就是一个孤例。但是你有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在明朝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最后就在它的机体上演化出了一个巨大的毒瘤,而且根本无法割除。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后明朝就是死在这件事情上面。

简单推演一下这个逻辑你会发现,最开始朱元璋算盘打得是挺好的,我是造反起家的,我谁都不信,什么太监、外戚、权臣,都给我闪一边,我姓朱的就信我姓朱的子孙,所谓血浓于水。他就想着,我能不能通过道德教育,颁发一些祖训,搞一些管理制度,来确立一个藩王制度,我把我的子孙后代分封在各地,尤其是防范北边蒙古的边患。他在北边一溜排开了九个王,然后通过一些制度,让他们来拱卫中央,这样我老朱家的天下不就万世不替了吗?

这个打算也挺好,但是为这个打算你要付出点什么?第一,当然是制度上的保证,就是每一个明代藩王,在明初的时候,具有极大的权力,他的封地里面虽然也有一些地方官,这个地方官好像也是对接到那个文官的官僚系统里面的,但是对不起,大事小情都必须汇报给这个藩王,藩王可谓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他甚至在他的封地里面还握有一些司法的特权,只要他觉得这个案子该我审该我判,就拿过来了。而地方官对于一些亲王和藩王犯法的事情,你是不能管的,你顶多向中央汇报,中央再通过什么皇亲会议、宗人府,才能去捉拿那个犯法的藩王。

藩王刚开始在地方上的权力极大,威望也极高,所有的文武官员,只要你走到亲王的门口,对不起,文官下轿,武将下马,而且如果见了面,你口称的是一个臣字,我是你的臣子。这是一方面,是制度。

另外一方面就是得给钱,所有的藩王,如果是亲王的话,他的年俸是多少?十万石。什么概念?就是文官系统最高级的文官大概只有这个年俸的七分之一,这个很欺负人。如果藩王生了孩子怎么办?你放心,只要这个孩子长到10岁,国家就开始给他发俸禄,一个10岁的小孩就开始拿工资,而且这一辈子所有的婚丧嫁娶,买房子、买车都是国家给钱。

你琢磨朱元璋这个人,他的心态很有意思,一方面对所有的外人都是极尽残酷苛刻之能事;但是对自己的子孙?他毕竟小时候是穷出身,后来挣下这么一大份家业,就是一个乡下老头,看着自己的满堂子孙,是一种掩饰不住流露出来的慈爱之心。明朝历史上有这么一句话:本朝亲亲之恩,无所不用,远超前朝矣。

什么叫亲亲之恩?就是对待亲人,要有个亲人的样子,该给得给,得舍得,这叫亲亲之恩。可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他死了之后搞了这么一出戏,他的四儿子燕王造反了,而且成功当上了皇帝。

朱棣当皇帝之后,当然脸一抹又开始翻脸,因为他自己干成了这个事,他就又开始学建文帝,削藩。能找借口废为庶人的就给废掉,能杀的杀掉,剩下来的玩命打压。他这二十多年基本上是这么过,就是明代的藩王政治已经开始出现了逆转。

可是他死了之后,又出现了朱高煦的叛乱,后面的皇帝全都吓傻了,原来叔叔是个怪叔叔,一定是要搞我的。明代皇帝防范叔叔,后来就成为他们的一道政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