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几十年发展太快,其实是三波消费浪潮叠加在一起,市场上同时共存三种消费现象。哪一种营销工具都有用武之地,只要别搞混就好。

经常能遇到有人讨论营销策略问题,就好像营销方法是一个武器库,每个企业可以随便拿起一样就用,反正多少有点杀伤力,只要能把东西卖出去就行,好像营销方法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本事用得好它。

有人说质优价廉是营销的王道;还有人说差异化竞争才有胜算;还有的说,流量红利没有了,社群营销才是未来,关键要拉群卖货。那到底这些营销理念和工具,哪个才对?

这个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地谈是没有结果的,要把这个问题讨论明白,可能得看另外一个词的发展轨迹,那就是“消费”。

消费,就是买买买。自古就有的买买买和现代社会的“消费”,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要小看这个区别,这当中,包含着人类市场形态的一个重要转折。

200年前传统农耕社会的购买行为其实没什么可变化的,无非是衣食住行,内容简单,数量变化也小。一直到100年前,20世纪前期,经济学分析市场时用的还是马歇尔需求理论,假设消费者需求不变,在这个假设前提下,经济学家再去分析商品数量和价格的关系。

20世纪之前的经济学著作,你看里面列举的商品的案例,通常也是粮食、棉花、煤炭之类的。那个时候,“消费”这个词不重要。消费需求相对不变,只是一个开足生产力,要去满足的对象。这个观念,代表性的企业是福特汽车。

亨利·福特发明了生产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效率大爆发。1914年,福特公司每93分钟就能生产出1部T型车,这个生产能力超过了同期其他所有汽车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的总和。1914这一年,第1000万辆福特汽车问世。当时,全世界90%的汽车都是福特公司生产的。

实际上,早在福特汽车如日中天的1914年,就有人警告,市场已经变了。汽车生产厂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生产汽车,还必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但老福特根本听不进这种话。我价格低、效率高,凭什么不能独步天下,垄断市场?如果在这种消费趋势里,营销的王道就是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和低价格,这话肯定没错。

但是,老福特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故事最后居然讲不下去了。仅仅十多年后,1926年,T型车的生产量就已经超出了订单量,需求得到满足后,继续生产就等于增加库存。1927年,T型车只能停产,福特也被通用汽车赶下了最大汽车生产商的位子。

一个新的关键词出现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清晰的、不变的,它变灵活了,有了自己的意志,需要生产者去迎合。

通用汽车干掉福特靠的不是更高的质量、效率和更低的价格,它靠的就是这个迎合。它向市场推出了多种颜色、多种款式的汽车,它能更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个时候市场就开始改变了,市场调查技术首次在美国出现。市场调查人员通过访谈、小组座谈、测试等专门的技术,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这个词,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活跃起来的。它和“购买”这个词的含义开始有了区别。购买不见得有选择的意思,几十年前物资紧缺的时代,购买还得求人,但消费不同,从一开始就包含需求多样化和做出选择的含义。而企业要做的,是劝说、促使消费者选择自己的产品。

紧接着发展起来的是广告业。到了1930年,美国企业的广告预算几乎翻了一番,那可真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阶段营销的本质是差异化。广告在那个时代,就是产品差异化、多元化、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工具。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那个重要转折点吗?还不是,重要转折才刚刚开始。

这个时候企业渐渐意识到,需求不是用来满足的,甚至也不是用来迎合的,第三个重要的词出现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这方面的先驱是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侄子,爱德华·伯纳斯。他操作的经典案例,是1929年帮助美国烟草公司说服妇女,在公共场所吸烟是女性解放行为,他告诉大众,香烟是“自由的火炬”。

香烟当然不是什么“自由的火炬”,吸烟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嗜好。伯纳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往的广告宣传都极力宣扬产品本身的种种优点——可香烟哪有什么优点?他转变了方向,构建出一种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把他的产品嵌入到这种生活方式之中。他出售的不再是某种产品,而是某种值得向往的生活方式。伯纳斯不愧是弗洛伊德的侄子,深知人类的心理需求。

想一下现在的广告,大家就会意识到,这种宣传方式已经成了当代广告的主流。它不是竞争的工具,因为生活方式都是独特的,竞争的成分很少,它是创造新需求的工具。

可口可乐是同样的广告路数。它们从来不会在广告中直接鼓吹饮料本身的优点,糖水有什么优点?它要营造的是青春、活力、**洋溢的生活场景。汽车也一样,要不车展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女车模?这也是生活场景。

这个阶段营销的实质就发生改变了。它已经不是讨好消费者,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和顾客一起展开对生活方式的想象。消费行为,是企业和顾客共同参与创造出来的行为。顾客心里的小火苗如果不能成功点燃,企业说什么都没用。

梳理了消费发展的这三个阶段后,我们就能明白,营销策略不是一个通用的武器库,拿起什么都有战斗力,都能把货卖出去,不是所有产品都能用生活方式标签推广,也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用价格策略通杀。

但问题在于,中国这几十年发展太快,其实是三波消费浪潮叠加在一起,市场上同时共存三种消费现象。

第一种,需要你去满足的消费;第二种,需要你去迎合的消费;第三种,需要你和消费者共同创造的消费。应对这三波消费浪潮的能力也不同,第一种是产能,第二种是市场营销技术,第三种是对于生活的想象力。

市场的这种分化,带来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每一个企业在自己的观念和市场区隔里,很难理解其他市场的玩法。还记得有人对拼多多如潮水般的批评和鄙视吗?还记得有人对一些新兴企业的嘲讽吗?本质上,这都是因为不在同一个消费趋势里带来的认知偏差。

那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是,中国市场足够大,哪一种消费方式都有广阔的舞台,哪一种营销工具都有用武之地,只要别搞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