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就是典型的西方好公司,一把扯掉了公司温情脉脉的面纱。它旗帜鲜明地说了一句话:我们只招成年人。

这20年来全世界都崛起了一批互联网公司,它们身上有一个奇怪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总是愿意对外展示自己年轻、活泼、宽松的企业文化形象,公司装修时髦,有宽大的公共空间,穿大裤衩子和拖鞋可以上班,等等,这和老式公司不一样。但是另一方面呢,互联网公司的竞争环境又非常惨烈,所以搞出了“996”工作制。

那么互联网公司对内部组织的策略,到底是严格更好,还是宽松更好呢?这本来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最近我看了赖建诚老师的《教堂经济学》,对这个问题,就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教堂经济学》这本书研究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组织,不过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的,所以得出来的很多结论也很有意思。

对于一个宗教组织来说,分两类,一类教规严格、苛刻、门槛高;另一类教规宽松、开放、门槛低。那么两种风格的组织哪一种更有利于组织的长久存在?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当然是教规宽松开放门槛低的更受人欢迎。如果把宗教组织看成是企业,企业当然要能广泛地吸纳社会各界人才,为最广大的人群服务,才能有活力。

中国历史上的经验也是这样。就拿佛教来说,唐僧取经回到长安,获得民间那么大的声望和朝廷坚定的支持,但是他创立的唯识宗,因为门槛太高,过不了多久,就销声匿迹了。相反,在中国佛教史上,门槛很低的禅宗和净土宗最后发扬光大。

但是,我读了赖建成的《教堂经济学》后发现,在欧洲历史上,这个规律恰恰是反过来的。那些教规严厉、坚持传统的教派,比自由开放的教派,更能长久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罗马帝国原来就是宽松的多神教,什么神都不排斥。罗马帝国每征服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地方的神请到罗马来,供到万神殿里去。结果,却被严格的、更苛刻的一神教基督教取代了。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欧洲历史上教规严格的教派,信徒的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教育程度较低,但每周参与教会活动的时间更多,对教会的捐献比例反而更高。虽然都是大老粗,但大老粗在一起,反而组织力很强,这些教派可以经得起风雨,能长久存在。

而自由宽松的教派吸引了那些素质较高的信徒,他们收入更高、文化水平更高,但这些人加入教派以后,对教派的参与和奉献较少。看上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其实组织力却很薄弱,一帆风顺时还好,如果遇到外界变化,队伍立马就不好带了。

个性自由解放和组织长久存续之间,好像一对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从组织的功能说起了。任何人类社会的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对于社会来说,宗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宗教都是用类似天堂地狱、今生来世的描述,来约束信徒多做善事不做坏事。

别小看这件事,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社会成员普遍道德高尚,从经济学上讲,可以大量节省交易费用,提高人际交往和合作的顺畅度。可以说,道德是一种很重要的、高价值的公共品。所以,每个社会都要有自己的“道德生产机制”。我们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生产机制”是儒家传统倡导的种种伦理。

而在西方,这个“道德生产机制”就是宗教。西方人去教堂做礼拜,神父们在上面讲的也大多是那些道德信条。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欧洲中世纪的各个教派看作大大小小的“道德生产工厂”。

严厉的教派招募信徒时就比较严格,有共同核心信仰的人才能加入。这样,组织内部的同质性很高。遇到事情,战斗力比较强。如果平时不遇点大事,对信徒的道德塑造能力也比较强,对信徒违反道德的威慑力也比较强。

这就是道德生产最大化。这家道德工厂的产品的产量、质量都很高,完成了自己的社会使命,适应了社会需要,那当然就能持续吸引社会资源,能长久存续。

那再来看那些宽松教派,它们长久不了也是应该的。它们可能让每一个参加者都更愉快,没有人约束,但是它们没有生产出社会需要的道德产品,更像是轻松愉快的俱乐部。站在社会角度来看,没生产任何东西的组织就是多余的组织。多余的组织在平时还无所谓,但一旦出现社会的普遍危机,就得不到社会资源的持续输入,穿越不过时间的进化剪刀。

要是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做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组织,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组织,还是现在的企业组织,只要这个组织想生产些什么东西,想向社会交付特定的产品和功能,就要规矩严格、提高门槛、宁缺毋滥,随时准备清理门户。

反过来,有些组织不想生产什么,也就无所谓,怎么开心怎么来,想要的就是过程的轻松愉快。前文介绍过《奈飞文化手册》,奈飞就是典型的西方好公司,一把扯掉了公司温情脉脉的面纱。它旗帜鲜明地说了一句话:我们只招成年人。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其实内涵非常严厉,最近听到很多公司都在说这句话。它的内涵有好几层:

第一,公司不是员工的妈妈,不会事无巨细、方方面面地照顾员工。

第二,公司随时会给员工制造挫折感,而且不会照顾员工的感受,到时候请你用成人的方式对待这些挫折。

第三,公司会不断提高筛选人的标准。

这不就是最严厉的教派对待教徒的方式吗?不用惊讶,所有生产型组织必然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生产协作体。

可能你会觉得这些话让你不舒服,认为公司不是集体吗?不是一个温暖的家吗?怎么在底层会是这么一副严厉的面目呢?

一位老板这么跟我描述一家公司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象限法,就是我们把效率高不高和员工心情好不好当作横轴和纵轴,这就出现了四个象限。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效率又高大家心情又好,这种状态叫“心流”,熟悉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种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正常状态,可以排除。

效率不高,同时员工心情也不好,那这种公司压根儿就不会存在,也可以排除。

那就剩下两种可能性了。大家心情很好,但是效率不高,员工高兴了,但是老板不乐意,事实是在市场上这样的公司活不下来,因为它什么也生产不出来,所以这种公司也不会存在。

于是只剩下一个状态了,就是效率高,但是大家适度地容忍心情不好。只有这种状态可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