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可以说是古代诗歌中最具经典性的一种诗体。所谓经典,是指中国的古诗在发展的过程里面,从古体向近体转化的过程中,主要的路径就是从五古到五律。也就是说,五律是一个标准的,或者说经典的,或者说核心的诗体。所以古人教小孩开始写古诗,最初都是从五律着手。因为五律包含着近体诗的一切最基本的要素,同时五律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五律的特点简单来说,是记述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可以是生活事件,也可以是心理(精神活动)事件。前面讲七绝的时候我说过,七绝不是写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七绝是写一个片段。五律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所以它有很明显的起承转合,就是事情的缘起、经过、变化、结束。

同时在五律中,通常中间的两联是对仗的,一方面通过这种对仗来体现一种语言之美,一方面通过这种对仗来构成诗歌的意境。五律中的对仗非常重要,它有独立的鉴赏价值,它是诗中的诗。一首诗有时候整体是不太好的,但如果这首诗里面有一个对仗句写得特别精美的话,人们会因为这两句诗而记住你的全首诗。比如王维的那首《使至塞上》,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里面讲到这首诗,对这整首诗的评价不高,就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这两句所交代的“使至塞上”的过程非常拖沓,其实并没有说多少东西。“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合掌对”,上联和下联是对得很死的。但是你永远也不能忘记这首诗,是因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诗里面的最好的对句之一。我觉得可以能跟它相比的对句真的很少很少,“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还有什么?这个对句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你就不得不说这首诗是好的,因此你也不得不记住这首诗。

我们来读两首比较经典的五律,先来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在唐代就很有名。

《题破山寺后禅院》:走向深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12]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我在讲一首诗的时候,会讲两个东西,一层意思是普遍意义,就是说通过这首诗来讲五律的一般特点;另外一层意思是讲这首诗本身的特点,就是这首诗精美的地方在哪里。这两层意思我不可能分开来讲,只能合在一起讲,但是你要知道我在讲两个东西。一个是讲五律这个诗体的一般性特点,另外一方面又讲这首诗本身精妙的地方。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五律的特点就是,一开始是事件的缘起。就像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一开始要写时间、地点:“6月 6日,复旦小学召开了小学生运动会,早晨阳光灿烂……”就是这样的一个写法。写一种情绪比较安静的诗的时候,起得比较平,对整首诗的调子是有作用的,所谓娓娓道来。

这里面有一个对照,“古寺”和“初日”,这种时间性的对比。松尾芭蕉的那一首俳句大家读过吧?日语我背不出来了,把它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蛙跃古池传水音”。青蛙跳到一个古池里面,传出水音。俳句其实就相当于中国的五律的一联,甚至比一联的词量还要小,因为它是十七个音节。日语有时候一个单词有好几个音节,而一首俳句就是十七个音节。松尾芭蕉是日本最有名的俳句诗人,相当于杜甫,“蛙跃古池传水音”,这是松尾芭蕉最有名的一首俳句。它描写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景象:春天,一只青蛙跳到水池里,传出水的声音。它要表达的是什么?就是时间性的一个对照:永恒和当下。“古池”代表着很长的时间,而“蛙跃古池”是一个瞬间,永恒在瞬间中体现出来,而瞬间融入永恒之中。如果我们要追究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开头隐含的意义的话,也许可以追究到这个地方。但是这样的追究符合不符合常建的本意呢?又不太知道了。是常建故意要这样写的呢,还是他无意就写成了这个样子?因为他那个破山寺本身就是一座古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间的两联非常有名。我从五律的一般的结构的特点来说,事件的缘起之后就是事件的经过,那就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去过破山寺,现在的破山寺跟常建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原来它是在城外很远的地方,但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展,常熟城已经扩展到破山寺边上了,所以破山寺现在已经在城市边上了,外面是一条非常繁忙的公路。你可以想象,常建去的时候,他要从城里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山边上,到了山边上以后,又要经过一条很长的小路才能到寺庙里面去,这本身就是一个心里越来越安静的过程。你注意他描写寺庙的时候,不描写寺庙的主建筑群,山门啊、前殿啊、正殿啊什么的,包括两边的建筑啊,他完全都没有写。他写什么呢?他写“禅房”。禅房就是寺庙边上僧人日常生活的地方。“曲径通幽处”,这个句子本身就很微妙,通过一条弯曲的小路,进入僧人生活的地方。“禅房花木深”,僧人居住的地方被花木所笼罩。

大家注意这里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游历的过程,展示物理空间的过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是寺庙外的景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是进了寺庙里面,从大路进小路,越来越幽深。同时这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就是人越来越走近自己的内心。环境越来越安静,内心也越来越安静。它是一个双重过程,这个写得很美。你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因为走到了自然的深处,也走到了自己内心的深处,因此世界展现出自己原本不曾注意到的景象。“山光悦鸟性”,阳光照在山上,山色非常明朗、美好,使鸟非常快乐。鸟的快乐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呢?是从鸟的叫声里面知道的。鸟为什么会快乐呢?因为鸟和自然是一体的。那么人怎么知道鸟是快乐的呢?因为人跟自然也是一体的。这就是《庄子》里面很有名的对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当我们沉浸在自然之中因而很快乐的时候,我们知道鱼是快乐的,因为鱼告诉我们它的快乐。

我在讲《世说新语》的时候引用过法国人兰波的一首小诗,“走在清晨的小径上,一朵白花告诉我它的名字”。其实这也是中国古诗里面经常写到的一种意境,当你融入自然的时候,你跟自然是亲密无间的,这就是《世说新语》里面简文帝所说的“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也就是说,你从一个烦躁的、浮嚣的、虚假的世界中摆脱出来,进入自然的时候,会感受到世界的本质,与此同时感受到生命的本质。

“潭影空人心”,禅宗里面经常用“水潭”来描写禅者的心情。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关联呢?禅宗有一个概念叫“寂照”,水能够映照世界。但水必须澄清平静,才能映照出世界的本相。如果水是缭乱和混浊的话,它所映照出来的外界的现象也是混乱和污浊的,是不真实的。

这其实就是《金刚经》里说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和所谓“幡动”的问题。慧能在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着幡动,一个和尚就说:“看,幡动了。”另一个和尚说:“错了错了,这不是幡动,这是风动。”然后慧能就指正他们说:“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两位心动了。”这个例子向来被当作唯心主义哲学的例子来使用。你听上去好像很荒诞,一个幡在那边动,跟你心动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他讲的是佛教的哲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呢?因为,所谓世界是每一个人所看到的世界。当然可以说有一个跟我们的知觉无关的世界,但是一个跟我们的知觉无关的、纯粹的客观世界,它是一个推理性的东西;而一个被具体认知的世界,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具体认知或感受之中,而每个人感受世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一个充满仇恨的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充满仇恨的。一个胸怀坦**宽阔的人,看到的世界是明朗和平和的。只要有仇恨就会有仇人,这就是“心生则种种法生”。你难道不觉得它也有它的道理吗?没有必要什么都用唯物主义去评价。这样你就明白所谓“寂照”是什么意思了。一颗平静的空寂的心,能够真实地映照这个世界的本相。“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潭影”为什么会“空人心”呢?就是说面对这个平静的、沉寂的水潭的时候,心也安静下来。心就像这个水潭一样,它是澄澈的,而这个空寂的澄澈的心,它能够映照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从两个层面来讲,一个层面是从五律的诗的结构来讲,从缘起到过程,就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进入自然的深处,然后看到什么样的景象。这是描写一种自然的景象,但是在描写自然景象里面,包含着一个很深刻的佛教哲理。所以进入自然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自己内心的过程。它是两个过程合在一起写的,走向自然的深处,走向安静的气氛之中的时候,人心也安静下来。人心安静下来以后,人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而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是一体的。在任何宗教里面,最高存在和个体生命都是相隔很遥远的,就是说个体生命是仰望和追逐最高存在的。而在佛教里面,所谓最高存在和个体生命是一体的,就是说世界的所谓“真如法性”和人的“心性”是同一物。因此,当你体会到“心性”的本来面目的时候,或者说“心性”的本来面目,“本初自性”不再被遮蔽,被呈现出来的时候,此时你所认识到的,就是世界的本质和自我的本质的一体。这是佛教的一个特点:一体性。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我们这样理解的时候,就知道这首诗描写“禅房”,不仅仅是描写这样一个环境,也是描写个人的一种精神历程。在这个时候,“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这是非常美妙的。五律的一个特点,就是当它结束的时候,要有一个向外延展。它不能在诗意上就停止下来,否则就觉得没有余味,没有一种向诗外延展的联想。而在这首诗里面,此时是万籁俱寂,所谓万籁俱寂并不是说就没有声音了,而是说别的声音都已经不再引起自己的注意了。世界笼罩在寺庙的钟磬声中,钟磬声是非常悠扬的,在空旷的山谷中会传得很远,会把人的感觉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从诗意来说,它是一种延展;从心理来说,它是一个展开。全诗在这个地方结束掉。注意一下,好的五律几乎在最后结束的时候,都是有一个延展的。这是在梁陈的诗歌中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写作技巧。

五律最难的是中间的对句,因为中间对句的修辞要非常精妙、工整,同时要能够呈现意境。但是它不仅仅要体现修辞的美和意境,还要体现为一个事件的过程。所谓“起承转合”,中间的两联是承接和转折的过程。这几个要素都能够达到的话,这首诗就会很完美。

常建的这首诗属于盛唐诗,到现在来看,仍然可以认为这是唐代五律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过故人庄》:老朋友的废话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13],把酒话桑麻[14]。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过故人庄》这首诗的特点跟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不一样,常建的那首诗在描写自然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性的东西。孟浩然的这首诗非常轻松,只是在体现老朋友之间的温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很安静很平稳的开头,交代事情的缘起。但是就在这看似寻常平淡的叙述之中,渗透着一种温馨的气氛。老朋友相邀,准备了一些家常的饭菜。请尊贵的客人、办重要的事情,才会格外用心、特别讲究。老朋友不用这样的,家常饭菜才显得亲切。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首诗的语言虽然很精致,非常工整,但是你又看不出它工整,不是那种出语惊人的类型。这一联对仗是对得很美的。所谓“绿树村边合”,就是说树木把整个村子给围起来了。“青山郭外斜”,这里有线条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合”是一个向内用力的动作,虽然它描写的是自然景象,但是这里面好像是有一个力量的感觉。而“斜”是打破平衡的力量,构成了线条的对照。它不仅仅是交代了这个农庄的所在地点,描绘了这样的一种自然景象:村边的绿树和村外的青山,还有青山一边的城郭。里面还有一个对照。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里面,至少是从魏晋以后的文学传统里面,有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是说,人所处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世俗的世界,这个世俗的世界里面,有成败得失,有荣辱毁誉,人自然就有种种紧张和焦虑。但是生命还有另外一种形态,人在自然之中的存在,个体生命面对着宇宙的存在,而当人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的时候,更能够体会到世界的本质,而这种生活方式也更符合生命的本质。因此,在魏晋以后的文学里面,有一种这样的观念,个体生命在自然中的生活,相对于世俗的生活而言,是一种更高尚的更有德性的生活,因为它是更具有超越意义的生活。超越什么呢?超越那种虚幻的荣誉、虚幻的利益,超越那些变动不居的不真实的价值标准。《世说新语》里面有一条讲孙绰在庾亮那里,庾亮是当时的一个主政的大臣,在座的还有一个人叫卫永,孙绰就很不屑地说:“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就是说这个人的神情没有山水之气,怎么能够写文章呢?为什么神情要“关乎山水”才能写文章,神情“不关山水”就不能写文章?因为神情“关乎山水”意味着生命具有一种超越性,而具有超越性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是美的。“神情不关山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俗人。一个俗人用尽心思去写,写出来的东西也还是俗的,这就是“神情不关山水”就不能作文的道理所在。

回到这首诗来,“青山”和“郭”(城郭)是一个对照。作者在这里是有深意的吗?我们无法确定。他赞美田园生活的淳朴美好是明确的,“郭”也起到了陪衬作用。但没有很用力,没有强调。

我前面说五律中间的两联,从叙述的作用来说,它要体现事件的过程。而一般这两句都是对仗句,它体现了汉语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带来的修辞性的美。同时呢,它通常会借助写景来构造意境,而更深的就是在构造意境的同时,还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东西,含而不露的哲理性的东西。至于在本诗中,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写得很轻松,好像不用花力气。

进了村子以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打开窗子,面对着院子。这是很普遍的、很典型的农村生活景象。其实没什么话好说,桑树长得怎么样?麻长得怎么样?随意地找一些话题。老朋友跟非老朋友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老朋友是不需要话题的。如果你跟一个人在一起,有几分钟没话可说,大家坐得也很安逸,就证明你们是老朋友。相反,这种情况下,你的脑子在拼命要找一个话来说,那表明他不是你的老朋友。就那么简单。老朋友不是用来说要紧事情的,老朋友是用来说废话的,说废话才叫老朋友。说废话最多是回家跟妈说的话。我妈去世好多年了,我妈还活着的时候,我回去,跟老太太在一起能说很久,说个把小时,尽是废话。回头想了半天,究竟说了什么,一句也不记得,全是废话。因为她是妈,所以说废话。你跟妈不说废话,跟谁说废话?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明白吗?这首诗温馨也就在这种地方,吃的喝的很简单,庄院也很朴素,说的话也就是一些家常。但是它越是写得淡,背后的感情的东西越是浓。所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说了那么多废话还不够,过了不久就是秋天了,就是重阳了,**开了还过来。

从这个结尾,能看出我前面说的五律的一种特点,在结尾的时候要有延展性,延展性可以增加诗歌的层次。当然,每一首诗,它结尾延展的方向要跟这首诗本身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不是说想到要延展了,就随便往外面说一点儿。它要跟整个诗歌情绪的变化和节奏融合得好。

五律我们讲了《题破山寺后禅院》和《过故人庄》,这两首诗都是比较经典的。所谓比较经典,意思是说最能够体现五律的一般特点,同时这两首诗也有各自特殊的艺术特点。五律的一个结构方式,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有起承转合的经过。中间的两联,它体现修辞之美、构造意境,并且体现事件的变化经过。如果再进一步的话,有一种隐含的意味,就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以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整首诗的话,你会发现由于这一首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它的篇幅是受限制的,因此不能把这个过程的所有内容一一道来,它是选择性的。因此无论是五律也好,七律也好,其实是一层一层的,中间是有跳跃空间的。包括《过故人庄》这首读上去很自然的诗,其实也是有跳跃空间的,每一联诗之间是一种跳跃性的承接。

如果我们要去写一首这样的五律的话,就必须考虑到五律要写一个事件,那么这个事件中哪一些内容是最值得写的?怎么样构成它的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层面组合起来的关系是什么?它的转折的过程应该是什么?它的对仗所体现的意境是什么?同时这个对仗又不能够是一个静止的对仗,要体现一个过程。把这些要素全考虑进去,再加上格律大致合格,一首五律就写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