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了词的几个阶段。从中唐的词的成立,到晚唐的温庭筠,到五代的南唐的词、前蜀的词,然后再说到宋代。按照王国维先生的说法,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他的意思是说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够体现这个时代的创造活力的文学。以至于我们习惯于讲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部文学史,按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么简化下来,主要就是这么几样东西。但是实际上你要知道,最初在宋人的眼光里,词不是一个重要的文体,诗的地位远远比词要高。而宋代词之所以流行、兴盛,除了其自身的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是由诗歌的原因造成的。

怎么叫作由诗歌的原因造成呢?宋诗和唐诗相比有一种变化,最简单地来说,就是**的降低。唐诗是非常有**的,而宋诗相对来说**程度降低了。如果我们说李白和苏东坡是唐宋两代最伟大的诗人的话,那么你在李白的诗歌中看到的那种狂放自信、轻快从容,甚至是飞扬跋扈的气质,在苏东坡身上是少有的。苏东坡也是才华横溢,在苏东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生活的打击面前,他总是能够找到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他有更多的理性色彩。以这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唐诗的**和浪漫,会觉得那难免幼稚。

同时,由于宋诗的**程度在降低,唐诗的那种华美的特质,在宋诗中也是降低的。宋诗总体而言不再是华丽的。由此还带来一种变化,就是因为宋代文化更重理性,更平静,更注重德性,因此在唐诗里面还经常出现的体现男女欢爱的内容,在宋诗里面也大量减少了。如果说诗是一个表现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的构拟空间的话,那么到了宋诗这里,很多东西就被关在门口,不许进去了。这不是说唐诗和宋诗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当然这里有个人趣味,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就是“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按照这个说法,似乎宋代人写诗都是有点儿多余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以鲁迅先生的评价为标准。我们知道了宋诗这样的一些变化以后,我们也不能说宋人的感情就比唐人单调,只是原来在诗的领域里面可以自由表达的情感内容,有很多被阻止了。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词的文体特质使得它特别适于表现被诗关在门外的生活与情感内容。按照李清照等人的说法,诗是一个庄重的东西,而词是一种柔美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诗庄词媚”。在唐诗里面并没有所谓“庄”和“媚”的这样的一种区分,在唐诗里面有表达各种生活情感的内容。但是到了宋诗里面,表现日常生活情感、表现男女欢爱的东西,在诗里面被渐渐剔除出来,而之所以能够被剔除出来,其实也是因为有词存在。因为词适合表达这些东西,词成为不同于诗的文学天地。

当然我们也要说明一下:宋代文学中诗和词的上述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不要说自苏东坡为代表的所谓“豪放词”兴起以后,这种界限就被打破了,就是在东坡以前,像范仲淹、王安石都写过少量气概雄浑的词作。

因为词总体而言,一开始就偏重表现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观优雅柔美的东西,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曾经套用“轻音乐”这个概念,把词称为“轻文学”。所以词是更唯美的。而在宋代,由于诗的变化,词的这种特点又更加强烈了,宋代很明显地形成了诗和词的分野。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北宋文人创作的诗和词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往往是不一样的。对北宋的那些高级士大夫来说,诗里面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他们愿意展示给世人的一种形象庄重、严肃、理性;而在词里面表现出来的形象则是他们的个人化的私生活的形象、非公众化的形象。所以北宋的时候,一个文学家——当然那个时候的文学家往往首先是一个政治人物——在编撰自己的文集的时候,不把词放到文集里面去。这就导致北宋有些词作的作者到底是谁是搞不清楚的。比如说欧阳修跟冯延巳的好几首词是混淆的,因为没有非常强有力的证据。如果说欧阳修的集子里面收了这首词,那么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但是它不收词。

可以简括地说,词在宋代一方面沿着原有的特点发展,一方面由于宋代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宋诗的变化,词的创作进一步繁荣,词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蕴涵的在抒情表现方面的优势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