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们在重庆打算编一种丛书,专印不知名的青年作家的作品;我们和几个出版家接洽,他们都顾虑到销路,不愿意接受。可是我们也不甘就此罢休,索性把计划更进一步,专印“处女作”,试试广大的读者群是不是像一般书店老板所估计,买书是看作者姓名的。后来居然有人愿意出资来试验一下了,可是却又要求每书要有一二篇介绍(序或读后记),理由还是为了推销上方便些。
不但出书,就是出一种定期刊罢,出版家也一定希望编辑人能够“拉”到若干知名作家的稿子,“以资号召”。
这种“风气”,由来已久,我们戏称之为“明星主义”。我们认为这是不应该有的现象。我们认为这种“风气”,对于青年作家或无名作家是十分不利的。我们曾经和一些思想进步的出版家讨论过,如何挽救这不合理的风气。在讨论中,我们得到了下列的几点认识。
出版家印一本书,总须通过贩卖商,这才能够到达广大读者群的面前,而贩卖商批书的标准据说不外乎:一是看同类的书销路如何;二是看作者是不是知名的。而贩卖商的这两个标准又是根据了他们的经验而来的。比方说,某一类的书好销,贩卖商就愿意多批这一类。有一时,巴尔扎克很吃香,贩卖商看见巴尔扎克的译本就很欢迎;如果不是巴尔扎克而是别的外国的大作家,即使那译本实在很好,也很难说服贩卖商使他们多批。对于本国的作家亦是如此,贩卖商根据他们的经验有他们的取舍,不知名作家的书就难以得到他们的“选择”;即使你郑重推荐,他们也不大肯“冒险”试批几本去;即使批了去,他们也不大肯放在很显著的地位让顾客们一眼就看到。
所以,“明星主义”的造成,贩卖商也有份的。
书出版后当然有广告。按理说来,广告是读者借以求书的线索。但是,事实上广告总多说好话,甚至有吹得太过分的,这就使大部分读者不敢太相信广告。中国又没有权威的书评刊物,读者想在广告之外求得可以信任的介绍也颇不易,于是结果也只得根据经验来选择了;加以书价太高,读者购买力低,自然而然对于陌生面孔作者的作品不敢轻于试购了。而读者的这一种“习惯”,反过来也会对贩卖商起影响,形成了贩卖的“经验”,产生了贩卖商的批书标准。
一般说来,在中国,青年作家或无名作家的作品在定期刊上发表的机会,还算是多的。因为定期刊的编辑人虽然为了老板的要求不得不“拉”知名作家的稿子,但亦可以全权发表青年作家或无名作家的稿子,不比出一本书,全权是操在老板手里。如果和美国比较,那么中国的出版界可以说是“生意经”还算少的。美国一位青年作家(或无名作家)想要在定期刊上投稿,几乎照例没有发表的希望,除非有人为他特别推荐。至于出单行本,那希望就少到没有——可以说想也不用想。但是中国的出版家倒还不至于“认真”到这样程度,青年作家和无名作家的作品还不是绝对没有出版的希望。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出版家比美国进步的地方。盼望在这“美式”狂热汹涌可畏的时候,我们的出版界能够不为所“化”。
从上面说的看来,可知现今俨然已成风气的所谓出版界的“明星主义”,还是可以挽救的。而挽救之道,需要出版家、作家、读者三方面的合作。上文说过,出版家(除少数例外)并非绝对不肯出版无名作家的书,而是怕亏本;贩卖商也不是绝对不肯贩卖,而是怕销不掉;读者呢,更其不是绝对只崇拜名人,而是购买力弱不敢轻于尝试。如果出版家肯多冒点险,而又和作家们合作建立起一种权威的书评刊物,在读者群中打出个信用来,那么,读者的“习惯”相信可以改过来,而贩卖商也会改变他们的“批书标准”了。自然,要建立一种权威的书报评介的定期刊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不过,如果要办,也非不可能。
再说,今天中国的定期刊“拉”知名作家“以资号召”的办法,其势也不能持久。中国的定期刊实在也不能说多(和文化进步的外国比较),无奈中国的知名作家也不多,所以拉来拉去,被拉者固然忙于应付,而读者恐怕也觉得老是几个熟面孔,感觉不到新鲜了。感觉不到新鲜,那不是和编者“拉”的本意相反了么?
最后,也得指出,如果民主不能实现,内战不能停止,那么,出版的前途就很少希望。因为出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先有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这已是常识,不用我在这里多加说明了。
1946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