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诗赋人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紧接着,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盟国对华抗战物质运输线——滇缅公路,于1942年12月向英国殖民地缅甸大举进攻。应英国政府的请求,国民党政府即派遣国民党陆军第五军奉命开赴缅甸配合盟军与日本侵略军作战。戴安澜率领第200师作为远征军先行部队率先入缅。出征前,戴安澜谱写战歌激励官兵,其中云:“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他还吟诗自励:“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1942年3月戴安澜率师入缅后,为救助友军出困境,曾顽强坚守东瓜(今译东吁)。在掩护英军撤退时,抗击数倍之敌,以伤亡800勇士的代价,歼敌5000有余,谱写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继而,戴师又英勇克复棠吉(今译东枝),使日军惊叹戴安澜“指挥有度”。1942年5月,戴安澜率部归国时遭敌伏击,突围时不幸为流弹所中,以身殉国。噩耗传至,举国痛惜。同年10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批准戴安澜由陆军少将追晋为陆军中将的命令。同年10月29日,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总统罗斯福,颁授戴安澜懋绩勋章。1943年4月1日,在广西省全州为戴安澜将军隆重举行国葬仪式,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这一国葬仪式。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特送挽诗,以对这位抗日有功的将领深致哀悼,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则送了挽联。

毛泽东的这首挽诗,最初是董必武起草的。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董必武擅长赋五律诗,国民政府国葬戴安澜将军,他代表共产党赋诗以祭。正因为国民政府为戴安澜将军举行隆重的国葬仪式,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以自己的名义亲赠挽诗,显得更加庄重,故他将董必武的诗加以修改、润色。此时,诗词服务于政治,毫无掠人之美的意思。

这首挽诗是在1970年代由戴安澜将军的后人赠献而被发现的。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中央决定建立纪念堂,并发出通知搜集毛主席在民间的手稿遗文。戴安澜将军的后人遂“决定将有抄写毛主席挽诗的挽联登记册寄给中共中央办公厅”。这首挽诗前面书有“海鸥将军千古”,末尾署有“毛泽东敬挽”。1983年12月18日,《人民政协报》发表了一篇诠释这首诗典故的文章,而文章中的诗即出自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登记册。

注释

戴安澜?(1904-1942年),字衍功,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多次受勋。1943年5月在缅甸战争中英勇牺牲。1956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赋采薇?采薇,《诗·小雅》篇名。《鲁诗》及《齐诗》皆说是周懿王时的作品。其时周室衰落,猃狁(险允)——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战国后称匈奴——侵扰甚亟,此诗对当时形势表示忧虑,并对久戍在外表示悲伤。《诗序》则说是文王派遣戍卒时所唱的乐歌。作者把戴安澜为抗击日寇远征缅甸称之为“赋采薇”,意思贴切,颇具匠心。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师称机械化,200师是1938年春在湖南湘潭编成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并由苏联顾问帮助训练。虎罴,借指凶残、惨无人性而力量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罴(皮),熊的一种。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东瓜,今译东吁,缅甸勃固省东部城市,处于缅甸首都仰光和缅甸中部大城市曼德勒之间。1942年3月8日仰光失守后,东瓜成了抵抗日本侵略军北犯曼德勒的军事战略重镇。戴安澜将军率200师于1942年3月7日抵达该城,坚守至29日,在重创敌军后迅速撒离。东瓜一战,威震敌胆,连日寇也称它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棠吉,今译东枝,缅甸东部掸邦首府。4月21日,戴师奉命收复已陷入日寇之手的棠吉,并于24日攻克该城。倭(蜗),古代称日本为倭。《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归,归还,此指克复。东瓜守和棠吉归为守东瓜和归棠吉的倒装。

意会

赞戍外勇夺敌威之壮士,挽驱除倭寇之勇死者。勇夺敌威之壮士永去,驱除倭寇之勇死者不再还。在中华民族衰微、外侮需御之时,闻沙场殒将,不由悲从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