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

春江浩**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诗赋人生

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在少年同窗好友、当时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周世钊和湖南省委其他负责人的陪同下,毛泽东兴致勃勃地重游了湘江和岳麓山等地。6月20日,久雨初晴天气,毛泽东乘小轮船溯江而上,在猴子石附近准备下湘江游水。周世钊出于安全考虑,便劝阻道:“现在湘江水涨,水又广又深,游泳也许不便。”毛泽东则引用庄子的话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越深,浮力越大,游泳起来当然越要便利些。”说罢,下船游水。轻松地游了一小时后,在湘江西岸牌楼口附近登陆。换好衣服,毛泽东接着开始游览岳麓山,重览年轻时留下过许多足迹的爱晚亭、白鹤泉、云麓宫、望湘亭等名胜。从白鹤泉开始步行登山,毛泽东一路谈笑风生,直上山顶的云麓宫。到了云麓宫,毛泽东巡视宫壁间悬挂的诗词对联后,又来到宫外的望湘亭,凭栏远眺,湘水,橘洲,飞烟中的长沙城,尽收眼底,一派诗情画意。他回头问:云麓宫壁间、柱上悬挂的“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联语和“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的诗句如何不见了?语间有无限的遐思。下午二时许在望湘亭进午餐时,毛泽东谈笑甚欢,毫无倦意。饭后天有小雨,毛泽东一行便下山登船返回长沙。是日晚,陪同毛泽东游览的周世钊兴奋不已,遂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一诗,并把这首诗和其他一些诗录呈毛泽东。周世钊原诗为七律,其诗云: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毛泽东得到老友的赠诗后,白天的游赏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他不由得吟诵起明代王守仁《望赫曦台》诗:“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吟着吟着,自己的一首登山游赏诗已孕育而成了。及回北京,转眼到了金秋季节,初夏时回湘重游旧地的情景历历在目。毛泽东禁不住拿出周世钊的诗信玩味起来。这天正好是国庆节刚过后的三天即10月4日,毛泽东在书房展纸挥墨,和周世钊诗一首,并抄入复周世钊信中以作为回赠。他在信中说:“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政。”毛泽东的这首诗,部分用王守仁诗的韵而未用周世钊诗的韵,它最早发表于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

注释

周世钊?(1897-1976年),字惇元,湖南宁乡人。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与毛泽东同学,新民学会会员。建国以后与毛泽东时有诗答。当时,周世钊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

尊?古代酒器,亦泛称一切酒器。

域外鸡虫事可哀?中国以外世界发生鸡虫般的争斗、吞食事件令人可悲可哀,有鄙视之意。唐代杜甫《缚鸡行》诗云:“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又,鲁迅《哭范爱农》诗中有句:“白眼看鸡虫”。

赫曦台?据《岳麓志》载,赫曦台“在岳麓山上。文公(即朱熹)《云谷山记》:‘余名岳麓山顶曰赫曦,张伯和父为大书台上。’悬崖篆字数十,隐见不明。嘉靖戊子,知府孙存建亭”。但是,岳麓山顶的赫曦亭久废。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山长罗典在岳麓书院院内建前台。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山长欧阳厚均为存朱熹故迹,将前台改名为 赫曦台。诗中的赫曦台借指岳麓山顶。

意会

春江、层峰、绿洲、青野,真是人在图画中。整个身心因大自然的美和旧谊新欢而陶醉。事事顺畅,还能不后天下之乐而乐!四年前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一战,击败世界强国美国军队及联合国军队;后,又挫败党内高岗等人的篡权阴谋;接着,为推动农业合作化“周游列国”,“比孔夫子走得宽”。社会主义的景象不久就要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中国人民在自己的领导下成就了如此前无古人的事业,还能不哀怜域外鸡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