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异解与点评
诗思维是人类思维空间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自身的奇特之处。它是日常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是感觉、哲思、创造与审美的统一,是知、情、意的升华。诗思维运思之时,那不断的创作与浮动的想象,宛如涌动的海面浪潮,或飞翔天际的云雀。那是诗人与外界环境冲突奋决或和谐一致而形成的劲猛、愉悦等主观感受的外泄,是心灵深处意识之流的流淌。故作为诗思维产物的诗,尤其是绝妙好诗,这种高度艺术化了的个人心智情志的凝结,有时连诗人自己赋吟罢也惊奋不已。而此时此地的人们,要读懂、悟解彼时彼地彼人的诗意就不能没有困难,对其解释各有不同甚至殊异也是在所难免。古人早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也许,人们在吟诵和解释世代流传、润人肺腑的诗篇时,能同时引起新的美好意象和审美感受,而不止是在单求意义的理解和感情认同?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大凡也是这样。在用诗思维规律去了解毛泽东诗词时,首先要理解作为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诗人毛泽东本人及其诗作产生的特殊环境,模拟毛泽东赋诗填词的运思过程,而不仅仅是从字面上去解释。这样,理解毛泽东诗词的困难就会变得小一些。总体上看,对毛泽东诗词理解之难,就难在力求达到认同目标上的“意会性”领略方面。如果先透过字面理解了诗人和诗人的运思过程及诗作的主旨,在进行字面解释时分歧也许会少得多。字面解释有许多是“实证”的,如与历史人物、事件、地点等有涉者。但这也不排除意会性理解的一面,因为它至少还需要理解诗词作者是在何种意义上运用历史典故及其它的。一般说来,意会性解释存在的异见或误解较多,实证性解释中的异见、误解则少一些(但不能将其彻底排除)。意会性解释主要靠辩证和推理,实证性解释主要通过考证和证实。故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可解性。
迄今为止,国内出版了有关毛泽东诗词注释的版本600余种,它们对毛泽东诗词解释的特点是“大同小异”。既然诗无达诂,这种“小异”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决不能因为其合情合理就在此止步。要朝着正确的理解之路前进,将各种异见异解汇集起来加以分析,考察,辨明正误,以求得真实,确是有意义的。异见或误解愈是被排除,就愈能接近毛泽东诗词的意境。本着力求精确理解毛泽东诗词的意向,将国内毛泽东诗词注释本中的一些异见或难点列举出来,并加以点评,于致力于毛泽东诗词研究的行家和毛泽东诗词爱好者来说,也许有所裨益。下面就来看看国内几种较有代表性的毛泽东诗词注释本。这里挑选出的有代表性的毛泽东诗词注释本主要包括196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197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1989年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浅析》(易孟醇注释)、1990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臧克家主编)、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王臻中、钟振振主编)、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对联辑注》(肖永义编著)等。现在来看看这些注释本在注释毛泽东诗词时各存什么异见以及这种异见产生的缘由何在。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异解一?指衡山诸峰的形状。
异解二?我国传说中的灵异动物。历史上以它们的出现象征圣贤出世。
异解三?两山名,位于岳麓山东坡前、湘江西岸,南北对峙,两山与岳麓山之间的谷地为湖南大学校园。
异解四?天马、凤凰系岳麓山区的两座山。据《长沙地名录》,在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东面的湘江岸边,有两座并列的小山。南边的叫天马山,高112.6米,此山位于湘江西岸,与岳麓山脱脉而崛起一峰,有天马行空之势,故名。北边的叫凤凰山,高88.7米,因山形似凤凰得名。另据《韶山记》载:韶山“上麓天马(宁乡境内)”,“东鹜凤凰(醴陵境内)”。则以“天马”“凤凰”为名的山不止一处。从此句紧承“云开衡岳”句看,指的是更大范围里的“天马”“凤凰”,亦不无可能。这里当概指岳麓山地区、湘江两岸诸山。古人是将岳麓看作衡岳的一部分的。南北朝刘宋时的《南岳记》即有“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回雁峰,在衡阳市)为首,岳麓为足”的说法。作者把“天马凤凰”与“云开衡岳”承接起来写,总领全篇,气象阔大。
点评
以上四注以后两注较确切,尤其最后一注较详。天马、凤凰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不是指“传说中的灵异动物”,也不是“指衡山诸峰的形状”,是指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南麓的两座小山。罗章龙先生(即诗中的纵宇一郎)在《椿园载记》一书(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中,早就把天马凤凰注释为“岳麓山区两个山名”。笔者致信罗章龙先生的后辈讨教时,得到的肯定答复是:天马凤凰就指湘江边的这两个小山。上有一注释之所以把天马凤凰注之为传说中的灵异动物,是把思路转入传说中去了,而没有进入诗境。而另一注释之所以把天马凤凰注之为“衡山诸峰的形状”,关键是首先把衡岳理解错了。衡岳实指位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而非指衡山。岳麓山云麓宫楹联有云:“西南云气来衡岳。”古人将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之为衡山的余脉。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又,唐朝元和郡县志载:“麓山在长沙县西南,隔湘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麓名。”
崇明对马衣带水(《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异解一?长江口的崇明岛和日本的对马海峡,相隔只一衣带宽的水。
异解二?崇明,指上海崇明岛。对马,指日本对马海峡。衣带水,形容崇明与对马之间的水面,如一条衣带那么窄。
异解三?崇明:岛名。在上海北、长江入海口。对马;日本岛名。属长崎县。衣带水;《南史》卷一○《陈本纪》下载,隋文帝将发兵渡长江伐陈,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唐唐彦谦《汉代》诗:“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本句谓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崇明渡海至日本对马路途非遥。
异解四?崇明,指上海崇明岛。对马,指日本对马岛,在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之间。
点评
把对马释作对马海峡有些不合情理,释作日本长崎县的对马岛(在朝鲜海峡内)是对的。以崇明岛借指中国,必以对马岛借指日本。二岛之间的海域不过是“衣带水”。而本身就是“水”的对马海峡是不宜用来借指日本的。
岷山(《七律·长征》):
异解一?是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分界的山脉。
异解二?是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分界的山脉,主峰海拔五千多公尺,空气稀薄,终年积雪。
异解三?绵延于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省之间的山脉。在四川、甘肃交界处,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几十座山峰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
异解四?绵延于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等省的交界处。诗中的岷山,指夹金山至毛儿盖地区的雪山地带,山顶终年积雪,空气稀薄。
异解五?在四川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边境。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岷江、嘉陵江的发源地。海拔4000米左右。高峰终年积雪,人迹罕至。
异解六?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由大致从西北——东南走向的两列平行山脉组成,绵延于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境。
点评
第四个注释基本上是对的。岷山并不绵延于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省之间。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仅地跨甘肃、四川两省,由大致成西北——东南走向的南北两列平行山脉组成,平均高度超过4000米,最高峰达4920米。其它几注释大概是将岷山与秦岭山脉混同了。
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
异解一?在甘肃省南部固原县西南,山路险狭,经盘道六重才能到达峰顶。
异解二?六盘山脉的主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海拔三千二百米。山势险要,道路狭窄,盘旋六道才能到达顶峰,故名六盘山。
异解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六重才能到达峰顶,故名。
异解四?又叫陇山,北起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境,南抵渭河峡谷,与秦岭隔河对峙。它的主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南,山路险狭,盘旋六重才达顶峰。
点评
到六盘山主峰共有30多个盘旋弯道,主峰高达2928米。据当地人说,此山过去有鹿,人们上山顺着鹿的足迹走,故名鹿盘山。后取鹿之谐音陆改为陆盘山,为书写方便又改成六盘山。认为六盘山的得名是因为山路要盘旋六重才能到达峰顶的说法自1950年代以来流传至今,这也许是注释者望字生义的结果。
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异解一?顿,顿时,立刻。滔滔,水势很大的样子。这句说河水结冰。
异解二?顿失,立刻消失。滔滔,水势奔流滚滚。顿失滔滔,指黄河结冰而停止了流动。
异解三?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异解四?雪冻冰封,黄河顿失其滔滔之势。
点评
上三注释从字面看是对的,但未能指出这是作者的想象、夸张之笔。其实红军当时东渡黄河时河水仍是**、奔腾咆哮、浊浪排空,不过水中夹有巨大冰凌。黄河中下流干流是绝不会封冻的。最后一注释稍近原意。
虎踞龙盘(《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异解一?踞,蹲着。盘,盘绕。“虎踞龙盘”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南京)的地理形势时说:“钟阜尤蟠(通‘盘’),石城虎踞”。意思是“钟山象龙一样盘绕着,石头城(南京)象虎一样蹲着,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南京的地势险要。
异解二?形容地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
异解三?喻地势险要。《太平御览·州部二》: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后人因此移用虎踞龙盘状南京之形胜。唐李白《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石城,指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
点评
以上都把石头注释为石头城,其实石头应理解为石头山(又名清凉山)才更合理。三国时期的石头城,是吴国孙权在公元212年重新依位于城西的石头山而建筑的。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显然是说钟山龙一样蜿蜒南京城东,石头山虎一般踞守南京城西,形容南京所处的自然地理优越。旧时,“左青龙、右白虎”一类的说法,常用来指称某地地势优越。
于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异解一?汉朝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指新疆文工团。
异解二?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县一带。这里指新疆的各民族。
异解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1959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闻名。这里借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
异解四?汉朝时西域地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于阗县。1959年改为“于田”。这里借代新疆文工团,并泛指全国少数民族。
异解五?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点评
以上多数注释认为于阗首先是古西域国名而不是县名(其所处位置大致在今新疆于田县一带)。这是对的。毛泽东作为历史知识渊博的诗人,古于阗国在记忆中不会陌生。用古国名代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符合逻辑,用一个县来代指就不合情理了。在词中,把于阗理解为代指新疆文工团可能比把于阗理解为代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更贴切。万方乐奏有于阗,意味国庆佳节,万方来贺,歌舞奏乐,有来自古西域国土上的新疆文工团。至于于阗是否指新疆的各民族,或泛指全国少数民族,似可不作这种推广性的理解。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
异解一?截断巫山云雨,指把长江上游的雨水拦住。巫山,在四川巫山县,长江在巫山中经过成为巫峡。巫山有神女峰。《文选》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出来时“旦为行云,暮为行雨”,即早上为云,晚上为雨。
异解二?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
异解三?巫山云雨:巫山,在四川巫山县东巫峡两岸。有十二峰,南北各六,夹江屹立,奇峭秀美。最著者为北岸之神女峰。旧题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言楚怀王尝梦与巫山神女交接,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多引为艳辞。毛泽东同志则活用以借指长江上游的洪水,盖洪水多由山雨所致。
异解四?巫山云雨:故事见战国楚人宋玉《高唐赋》。序文说宋玉陪楚襄王游云梦泽的高唐台时,给楚王讲故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堂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里,巫山云雨被予了新意。
点评
把截断巫山云雨解释为“把长江上游的雨水拦住”、“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或“借指”“洪水多由山雨所致”,与原意相差太远。雨水或洪水是可以流入平湖的,但云也能流入吗?上三注释似未注意到诗人在歌颂伟大的新中国建设事业时,将现代地理学知识与古远的神话典故巧妙地揉合起来而联为一体的高超艺术。诗人的意思是说,在西江巫峡处建立一座“古壁”后,势必截断巫山云雨,因为巨大石壁的高耸改变了巫山的物候和生态。在三峡峡区,气候颇受地形影响。由于山高峡深,日照时间短,山谷中湿气蒸郁不散,易成云致雨。故巫山总是云雾缭绕,常常蒙蒙“峡雨”,连绵数日。巫山云雨由此而得名。“截断巫山云雨”为诗人的夸张之笔:“石壁”高耸,巫山的流云行雨也为之阻隔了。但诗人把科学知识巧妙地揉合于神话典故中。根据泛神论者的观点,物为神的载体,神为物的化身,伤(物)体必伤神。石壁截断了巫山云雨,高峡处出了一个平湖,改变了巫山的物候,伤了巫山神女的“体”,“神女应无恙”吧?按说神女该“有恙”了。但诗人都希望“神女应无恙”,而只是“当惊世界殊”。在诗人笔下,连神女也会为新中国的建设效力。最后一注只说明“巫山云雨”的“来历”,是一种较简明的注法。
九派(《七律·登庐山》):
异解一?这里的九派指江西境内向东北流注鄱阳湖而入长江的河流。《十三经注疏》本《尚书·禹贡》“九江”注:“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明李攀龙《怀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云彩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异解二?作者1959年12月29日在给庐山疗养院钟学坤同志信中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点评
上两注释注的有点过实且有误,后一注释的高明在于点出根据。似黄鹤浮于白云之上的江城武汉在庐山之西,鄱阳湖在庐山之东,赣江等河流亦远经庐山东南北注入鄱阳湖。显然,这里的九派是指纳众水于一河的、在庐山之西的长江中上游河段,而不指庐山东南面的流入鄱阳湖的诸河流。云横九派浮黄鹤,根据诗意,是诗人西望居长江上游的武汉而得的诗句,否则就不是浮黄鹤而是浮孤鹜或别的什么了。
这里,《尚书·禹贡》的“九江”注,注的是“九江”;李攀龙的诗句也不能旁证九派“指江西境内向东北流注鄱阳湖而入长江的河流”。对九派解之太实是不相宜的。不然,怎样理解李白“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诗句中的九道呢?
五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异解一?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即南极洲)。这里指海洋的极深处。
异解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这里泛指世界。
异解三?指世界五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实为南极洲)。
异解四?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谓之五洋。这里指海洋极深广处。
点评
以上的缺点是按照字面实注,以致失误。地球上的水域内是没有南冰洋这一称谓的。全世界四大洋已写进地理教科书。说五洋“指海洋的极深处”有其道理,说五洋“泛指世界”则有欠通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句,只不过是诗人意志、气势的外显。九言天之高,五谓洋之深。九天可上,五洋敢下。要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而且定会“谈笑凯歌还”。这显示了诗人的坚决之心和敢作敢为的决胜精神(实质上是诗人要发动“**”、摧毁所谓“修正主义路线”的意志的外露)。作者难道真是要到全世界各大洋去捉鳖,或到世界各地去擒拿敌人吗?
五井碑(《念奴娇·井冈山》):
异解一?井冈山上以茨坪为中心,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立有五井碑。
异解二?五井指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皆井冈山上地名。
点评
前注不如后注的简明。五井是井冈山区上井、中井、下井、大井、小井等地的总称,其存在并不以茨坪为中心。上井、中井、小井邻近黄洋界,下井和大井邻近八面山,并未立有统一的五井碑。当年红军医院所在地的小井曾有百余名红军伤病员壮烈殉难,此处建有毛泽东题字的烈士墓。
纵宇一郎(《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异解一?罗章龙在一九一八年将去日本前取的日本名。
异解二?是罗章龙取的日本名字。
异解三?是罗章龙的化名。据罗章龙《椿园载记》:1915年5月中旬某日,罗赴司马里第一中学访友,于该校会客室门外墙端,偶见署名“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一则(按,二十八画是毛泽东三字的笔划数),内容为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返校后,立作一书应之,署名纵宇一郎。1918年春,罗章龙根据新民学会的决定,准备东渡日本。在长沙起程时,新民学会会员在北门外的平浪宫为他饯行,毛泽东并以“二十八画生”的署名写了这首诗赠他。
点评
“纵宇一郎”听起来颇有点日本味,但不是罗章龙在1918年将去日本前取的日本名。诚如最后一注释所言,1915年,毛泽东发出“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后,罗章龙认为这是一种不凡的举动,便用古文写了一封应征信,信末即署名纵宇一郎。从此二人过从甚密。在罗章龙1918年春从长沙启程赴沪时,毛泽东特赶到码头送行,并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相赠了“送纵宇一郎东行”的七言古风。可见,与二十八画生一样,纵宇一郎也是笔名。当然,该笔名是否受留日风气的影响可以考证,但难以确证。
斧头(《西江月·秋收起义》):
异解一?党旗上的锤头当时常被误认为斧头。
异解二?当时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是镰刀和锤头,却常被误认为镰刀和斧头。
异解三?当时中国工农革命军军旗上的图案。
异解四?党旗上的铁锤形象当时常被误认为斧头。这里写作“斧头”,或许还出于调平仄的需要。
点评
以上第三个注释是对的,其它注释缺乏具体的考证。诗人笔下的“旗号”是指军旗而非党旗,“镰刀斧头”亦是对军旗图案真实的写照。如果要说误认,可能有一个对镰刀、锤子旗号图案的群体误认问题。但也不见得。早期农民运动中就有用犁头作旗号图案的。故不如说,镰刀斧头是当时工农革命军对军旗旗号图案一种创造性的设计。实际的情况是,1927年9月9日秋收暴动之前,何长工和师参谋兼一团团长钟文璋等三人奉命设计军旗。他们设计的样式并制好的军旗是:旗底为红色,象征着革命;旗中央有一五角星,内有镰刀斧头图案,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工人农民;旗面左侧靠旗杆的一条白布上,竖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整个军旗的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完全是诗人对当时旗号的真实写照。
广昌路上(《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异解一?……二月,毛主席率领红四军、红六军,第一次向吉安进军,途经广昌向前挺进时,正值大雪纷飞。红军顶风冒雪,勇往直前。一路连克于都、宁都、永丰等县,直指吉安。
异解二?广昌,县名,在江西省东部。1930年2月,红军准备攻打赣江西岸中部重镇吉安时经过这里。
异解三?广昌:县名。在江西东南部。……1930年1月,自闽西回师赣南的两批红四军队伍先后经过广昌,在东韶会合,随即向附近地区分兵,占领了江西宁都、永丰、乐安等县。2月初,红四军与中共赣西特委及正在赣西活动的红五军、红六军取得了联系。6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红五军、红六军两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提出了夺取江西全省的口号,并确定了当前行动的总目标——攻取吉安。……词中所记,即红四军自广昌向吉安这一段战斗历程中冒雪行军的情景。
点评
上注释一与注释二的注解与史实有出入,注释三的解释与史实基本相符。毛泽东所率的红四军第二纵队于1930年1月下旬行军过广昌,是要与朱德所率的红四军主力在东韶会师。月底在东韶会师后,红四军又分兵占领宁都、乐安、永丰等县,并未直接去取吉安。红四军的离闽入赣,直接目的是为了打破敌人对闽西的“会剿”,而不是去直接攻取吉安。当然,攻打吉安也是他们配合赣西南红军和农民武装行动的一个内容。自1929年10月起,赣西特委就已提出“攻取吉安”的口号,并先后八次发起围攻吉安的行动。1930年2月7日在吉安县陂头村召开了史称“二七会议”的红军四、五、六军,赣西、南两特委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毛泽东关于政治形势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毛泽东肯定了赣西特委提出“打吉安”口号的正确性,并把打吉安作为行动的总目标。但具体战略方针是围而不打。不久,红军主力离开了赣西,红四军5月第三次入闽。直至1930年10月红军才攻占吉安城。根据该词署明时间是1930年2月来看,该词当是作者已离广昌而以“广昌路上”为题的作品。“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可能是“二七会议”以后的写照。
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异解一?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基本上结束了李立三错误路线的统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更加深入人心。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继续得到发展和壮大。面对这大好的革命形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分。蒋介石匆忙纠集十万兵力,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向我中央苏区进行了第一次反革命大“围剿”。毛主席采取了“诱敌深入”、聚歼敌人于革命根据地之内的战略方针。
异解二?蒋介石在他所策动的反革命内战中,曾经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过五次“围剿”。从1930年10月起,他开始布置反革命的第一次大“围剿”,纠集了十万兵力,任命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准备进犯我中央革命根据地。我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12月30日乘雾对进入龙冈包围圈内的敌军主力张辉瓒部发起总攻,……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
异解三?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举行后,立三路线已基本上停止执行,革命形势开始了新的发展。但同年10月23日,蒋介石在汉口举行会议,调集了八个师约十万人,部署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红一方面军于是在11月1日于江西罗坊园前村发布命令,提出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之”的战略方针,……红军乘大雾笼罩的时机,向敌发起伏击,敌两个主力旅和一个师部,共官兵九千余人,全部俘获,不漏一人一马,连敌前线总指挥、师长张辉瓒也……被活捉。
异解四?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约十万军众,以伪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并进长追”的战略,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
异解五?1930年10月,蒋、冯、阎混战结束。蒋介石于12月到南昌布置对工农红军的第一次大“围剿”,任命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纠集十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攻。
点评
以上注解大多认为蒋介石在1930年10月发动的第一次大“围剿”是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鲁涤平是“围剿”军总司令,张辉瓒是前线总指挥。但这三者都是与史实不符的。(一)蒋介石在1930年10月策划的第一次大“围剿”是对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而非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是在1931年9月反第三次大“围剿”取得胜利、赣西南与闽西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以后。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这时才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至此,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才可正式称中央革命根据地。(二)蒋介石未曾“任命鲁涤平为总司令”。在国民党的文献资料和红军当年的文件里都未发现鲁涤平是总司令的称谓。据国民政府战史汇编《关于第一次赣南“围剿”之经过情形》记戴:“会议毕,即就南昌设立总司令行营,以鲁涤平兼行营主任,指挥在赣各军。”鲁涤平系第九路军总指挥,1929年秋接任江西省政府主席职务,1930年冬奉蒋介石之命兼任南昌行营主任。(三)张辉瓒不是前线总指挥。在策划第一次大“围剿”时,蒋介石在第一号命令里仅提“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辖六个团)”。红军当年的文件中对张辉瓒也未有“前线总指挥”的称谓。不过,张辉瓒在第一次大“围剿”之前担任南昌卫戍司令时,曾兼任过“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
这边(《清平乐·会昌》):
异解一?“风景这边独好”一句,是否可以理解为既是对中央苏区的赞美,而更主要的还是对毛主席所制定的革命路线的充分肯定?答:可作这样的解释。
异解二?“风景这边独好”,是对会昌一带红色根据地的热情歌颂。
异解三?这边,指革命根据地。
异解四“这边”喻革命根据地……如此等等,似欠圆通。
异解五?指革命根据地。
点评
以上注释,差异较大,甚至意见正相反对。这边,如果是实指,应不是泛指革命根据地,而是指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南方战线,指“会昌一带红色根据地”。从1933年10月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至1934年8月底驿前战斗失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只剩下瑞金、于都、长汀、会昌等七个县及一些零星地区,东线、北线被敌冲破,西线兵力薄弱、十分吃紧,何有“风景独好”可言?只是在南线,广东军阀陈济棠与蒋介石之间矛盾较深,他为保存实力,对红军打打停停,并不积极参与“围剿”。1934年夏,毛泽东来南线视察、指导工作,由于有蒋陈矛盾可以利用,南线战局比较稳定。相对东线、北线、西线来说,南线会昌一带是“风景独好”。
三军(《七律·长征》):
异解一?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异解二?古时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异解三?作者自注:“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谓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异解四?古时军队有上、中、下或左、中、右的三军之分。后泛指全军。李白《战城南》:“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作者笔下却是“三军尽开颜”。这是时代不同的缘故。
点评
以上注释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见。认为三军是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有诗人的自注为根据,看来不会错。但认为三军是用以泛指军队的,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根据。况且,红军二、六军团改称红军第二方面军的时间是1936年7月,而毛泽东的《长征》诗成之于1935年10月前后,这也为三军是泛指军队的看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据。然而,前一种看法比后一种看法更符合诗的意境,更接近事实。一支八万余众的中央红军,经过一年远征从南方到达北国后,随毛泽东一起北上的仅数千人马,而当时一、四方面军之间竟存在着严重分裂。面对蒋介石军队围追堵截红军、妄欲除之而后快的举动,红军的三股力量、三支军队是多么需要紧密团结和配合,形成一个有力的铁拳以击破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啊。显然,诗人在不少场合尤其是在1935年9月底召开的干部大会上吟诵这首气势豪迈的诗篇,当为鼓舞士气,从中显露出他内心希望三个方面的红军团结北上的强烈意愿。
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异解一?《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以太岁为凶神恶
煞,这里用来指蒋介石。
异解二?太岁星别称。古人以太岁星象征凶神恶煞,这里指独夫民贼蒋介石。
异解三?是一种凶神恶煞,这里用来指反动派首脑蒋介石。《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异解四?指太岁星。《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李贤注:“苍龙,太岁也。”古代以苍龙象征凶神恶煞。汉王充《论衡·难岁》:“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作者自注:“苍龙,指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时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异解五?喻指以蒋介石为总头目的国民党集团。按“苍龙”一词,义项甚多。《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东宫苍龙。”唐司马贞《索隐》引汉《春秋》纬书《文耀钩》:“东宫苍帝,其精为龙。”取此义,可通,盖国民党政府设于南京,正在东方。又《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仓龙癸酉。”唐颜师古注引汉服虔曰:“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取此义,亦可通,盖太岁为凶神恶煞,蒋介石暨国民党集团正是凶恶的敌人。又《吕氏春秋》卷一《孟春记》:“驾苍龙。”汉高绣注引《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取此义,仍可通,盖上文“长缨”之“缨”,本义即羁马之革带,缨缚龙马,状谓宾语正相搭配。原文取喻,含蕴甚丰,似不必执一求之。
异解六?原是古代东方七个恒星星座的总称,后作为太岁神的别名。《反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唐代李贤注:“苍龙,太岁也。”旧说是一种凶神恶煞。这里指蒋介石。
点评
上六注释中,前四注释都谓苍龙是太岁,是一种凶神恶煞。最后两注释先点出其本义,指出它是古天文学中的用语。接着指出苍龙是太岁、是凶神恶煞,还将苍龙与“东方”的国民党南京政府联系起来,与“龙马”联系起来,这种“不必执一求之”的解释较有特色。但苍龙是太岁、是凶神恶煞的所有解释似有些牵强和含糊。在有涉古天文学的许多文献中,苍龙不是一种凶神恶煞,也不直接等同于太岁。《史记·天官书》把星象分为五大区,中宫北极,有太一、天一和阴德,东宫为苍龙,南宫为朱鸟,西宫为白虎,北宫为玄武,并以苍龙、朱鸟、白虎、玄武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星象。东宫苍龙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太岁则是随太岁纪年法产生而假设的岁星神灵。在我国古代,用岁星纪年时,因认为木星十二年一周天,故以木星作岁星,以它所在的十二等分黄道一周的十二次名,作为纪年。又由于在岁星纪年法以前已经使用十二支,自东向西,配着周天;而岁星运行方向与此相反,是自西而东,于是设想有一个太岁,和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这就叫太岁纪年法。太岁又称之为太阴或岁阴。由于古天文学中一直夹杂着伪科学、占星术,故迷信者以为移“抵太岁”或“负太岁”都凶,东汉王充在《论衡·难岁》中驳斥过这种迷信观点。至后来迷信愈亦充满古天文学,在清代天书般的黄历中,开首便是所谓岁德神、金神、八将军之一的太岁神煞之方位的记载。但在众多的古天文学书中,都未把苍龙与太岁直接等同。唐代李贤在为《后汉书·张纯传》作注时,在“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德在东宫”这段文字下注道:“尔雅曰:‘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建武三十年太岁在甲寅,时岁德在东宫。前书音义曰:‘苍龙,太岁也。’”这里明确地把苍龙与太岁等同起来了。但李贤的这种注释和引注是否具有权威性呢?是否是可靠的论据呢?同时,把苍龙直接称之为一种凶神恶煞在古天文学中更是难见。其实,在《六盘山》这首词中,作者笔下的苍龙并不一定意味着一种凶神恶煞。正像作者在其它的词中用缚鲲鹏、裁昆仓、揽月捉鳖来显露自己的意志一样,这里也是如此。关键是把苍龙、鲲鹏等等这些比喻物放在词的整体中去理解,看它们具体象征着什么。
异解一?旧时祭鬼要烧纸船,点蜡烛。
异解二?纸船:纸糊的船。民间风俗,送神送鬼时要烧化纸车、纸马、纸船、纸钱等。明烛:祭祀鬼神时点燃的蜡烛。
异解三?点腊烛,烧纸船是古时民间驱神逐鬼的一种习俗。《后汉书·礼
仪志》:“持火炬,送疫至端门”;《岳州风土记》:“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
点评
下两注释比上一注释完全些,并且还寻出一定根据,但仍未点明诗中独用烧“纸船”以送瘟神的秘密。旧时祭送鬼神的民俗有一定仪式,如由主祭者诵念祭辞,并上贡品,点香烛,放鞭炮,吹唢呐,呜锣,烧送纸糊的鬼神衣食住行之所需物和纸钱等等,以供其远走它方之便利,还要烧送祭文。由于血吸虫在水中孳生,将这一瘟神送走用船最适便,故诗人特意提到照天烧纸船。
答友人(《七律·答友人》):
异解一?……友人即周世钊。
异解二?友人:主要指周世钊同志。
异解三?1961年某日,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在一起闲坐时,从乐天宇的家乡——湖南宁远县来的客人带来了九嶷山的斑竹。他们三人商定送一根斑竹给毛泽东。李达还另外送了一支斑竹管毛笔,并写了一首咏九嶷山的诗;周世钊则另送一幅内有东汉文学家蔡邕的文章的墨刻;乐天宇送一条幅,上半截是蔡邕的《九嶷山铭》的复制品,下半截有乐天宇写的七古《九嶷山颂》,落款为“九嶷山人”。毛泽东接到赠品后,写了诗《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公开发表时,编辑和注释毛泽东诗词的郭沫若应乐天宇之请,改题为《答友人》。
异解四?答湖南友人周世钊、李达、乐天宇。60年代初,周世钊、李达、乐天宇曾各自以湖南九嶷山产品并附诗赠毛泽东。乐天宇特意送了一枝采自家乡九嶷山的斑竹。他的诗题写在所赠《蔡中部九嶷山碑墨刻》上,署名“九嶷山人”。不久,毛泽东即写了这首答诗。一份原稿曾题作《七律·
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同志》。
点评
以上四注,前两注更符合史实。《七律·答友人》一诗是毛泽东答好友周世钊的。对此,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的注释注得更详细:“这首诗写作者对湖南的怀念和祝愿。友人即周世钊。本诗作者手迹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后改为‘答友人’。周世钊(1897—1976),周是湖南宁乡人,是作者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曾加入新民学会。这时任湖南省副省长。”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的注释也基本相同:“《答友人》这首诗中的‘友人’即周世钊。”“作者曾将原题《答周世钊》改为‘答周世钊同学’,后改为‘答友人’。” 该书在考辨中对友人说得更详细:“这首诗标题为《答友人》,自此诗发表以来,历来对友人是指一人还是指三人发生争议。持三人说者,虽谈了一些依据,但颇有疑点,如郭沫若改题之说,乐天宇前后回忆不一致等。持一人说者,首先是作者本人,我们应该尊重作者的意愿和他最终的确定,不必猜度他的初衷。1963年他亲自主持编辑《毛泽东诗词》集子时,此诗在清样稿上标题原为《答周世钊》。顺便提一下,在林克留存的抄件上标题也是《答周世钊》,推断可能抄自该诗的初稿。随后,作者在这个标题的周世钊名字后加上了‘同学’二字。最后他将‘周世钊同学’五字圈掉,把标题改定为《答友人》。”
诸公碌碌皆余子(《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异解一?诸公,指当时的当权人物。碌碌,平庸。《后汉书·祢衡传》:“常称曰:‘大儿孔文举(融),小儿杨德祖(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余子,其余的人。
异解二?诸公,指当时的当权者。碌碌,平庸无所作为的样子。《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左手执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也。’”《史记索隐》引王劭云:“录录,借字耳。”馀子,其馀的人。《后汉书·祢衡传》:“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此诗中的馀子,有多余的人的意思。
异解三?……以上二句是对罗氏的期望,亦是对自己暨新民学会诸同志的期许。意谓今日政界有权有势的衮衮诸公皆庸人不足道,唯我辈当努力奋斗,干一番事业,成为本时代有大作为、大影响的人物。
点评
把诸公解释为当时的当权者未必准确。诗中的诸公更可能系泛指而非特指,它既可统括五百年间不能名世的碌碌古今人物,又可泛论同时代人及同学中的平庸者。(一)从当时毛泽东与罗章龙特殊的亲密关系来看,可以作这样的解释。罗章龙是当时应答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名义写的“征友启事”的“三个半人”之一,毛泽东与他见面后表示“愿结管鲍之谊”,此后二人交往甚密。(二)从其整个内容看,该诗并未露出直接指向统治者、当权人物的锋芒。毛泽东此时在政治上虽然已主张反军阀反帝国主义,但还没有具备清楚的阶级斗争意识,身上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该诗是一首言情言志诗,诗中毛泽东把与自己意气相投的青年好友比作屈原贾谊,把好友的东行比作鲲鹏击浪。他不足虑沧海横流和纷纭世事,所求的是自家“胸中日月常新美”,所盼的是友人“东瀛濯剑有书还”。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此时有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牢固信念,有着斯人继大任、舍我其谁的勃勃雄心,他在为他日建功立业作充分准备。毛泽东既怀鹏程之志,作名世之想,藐视碌碌诸公,推崇抱负志向至大至远的好友当是自然的、合情合理的。
挥手从兹去(《贺新郎》):
异解一?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异解二?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刘琨《扶风歌》:“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异解三?李白《送友人》诗:“挥手自兹去。”挥手:挥动手臂告别。兹:此。
点评
上三解释都主要从唐代李白诗句中去寻找来历和本源,最后一注释则将李白、王铄的诗句都点出,不仅指出该句语用“挥手自兹去”,也认为它亦有可能脱化于“挥手从此辞”。这样注释显然更好一些。因为作者虽然爱读李白的诗,但其他人的诗也会广泛涉猎。
东门路:横塘(《贺新郎》):
异解一?横塘,指长沙东门外的清水塘,清水塘附近有火车站。
异解二?东门,指长沙城东小吴门。横塘,大塘,此指小吴门外清水塘。
异解三?东门,当时,毛泽东夫妻住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二十二号中共湘区执行委员地所在地。小吴门为长沙老市区的东门,故“今朝霜重东门路”为写实。《诗经》中有《东门之》、《出其东门》、《东门之枌》、《东门之地》、《东门之杨》等五首诗,全是写男女爱情的,故事地点都在东门之外。宋周邦彦《浪淘沙》:“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也是写离别时的情景,故“今朝霜重东门路”,又为虚写,借典寄情。横塘:古诗词中多借指妇女居住的地方。……唐崔颢的《长干行》则有“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之句。前蜀牛峤《玉楼春》:“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宋吴文英《莺啼序》:“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
异解四?东门路,诗词中常用的送别之地的代称。但此处又是实指。长沙火车站正在东门外。横塘,本义指三国时吴国都城建业沿秦淮河至长江口修筑的长堤。诗词中多指妇女所居之处或情人送别之地,也可泛指水塘。如崔颢《长干曲》:“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温庭筠:“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按,长沙城东小吴门外之清水塘为当时作者与杨开慧的住处。词中横塘虽不一定是实指,然亦不妨想象。
点评
以上,前两注为实注,过于实,似未注意到诗人的点化艺术,诗人在赋诗填词时讲究“字字有来历”。后两注则注意到了诗人填词时的实写和虚写,摆脱以实解虚、以史注词的局限,这样更能把握诗词艺术的真实,并将其与历史的真实更好地结合起来。
凭(《贺新郎》):
异解一?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异解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凭,犹仗也;亦犹烦也;请也。”如“杜牧《赠猎骑》诗:‘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这里似可作愿望讲。意谓“愿我们割断愁丝恨缕。”
点评
上两注释有着相同的思路,即都认为诗人只能凭仗离别、“汽笛一声”才能割断愁情。但这似未真正进入诗境。最后一注释比较正确,并以唐代杜牧《赠猎骑》诗中“凭君莫射南来雁”句为证。“凭”在词中只能作“请”解。凭割断愁丝恨缕,即请割断愁丝恨缕。凭割断愁丝恨缕,诗人既用以勉爱妻,亦用以自勉、自制。
如果认为诗人只能借离别、孤旅才能割断愁丝恨缕,就未能理解诗人作为大革命家四处奔走、于家私不顾的胸怀,亦未准确领略词的意境,因为诗人割断愁丝恨缕,为的是使革命“恰象台风扫寰宇”,使旧社会制度“似昆仑崩绝壁”。
浅底(《沁园春·长沙》):
异解一?因水清见底,看上去觉得浅。鱼翔浅底,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动。
异解二?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异解三?非言水浅,乃喻水之清澈可见底。唐储光羲《钓鱼湾》:“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深则略呈碧色,故上句又言“碧透”。《水经注·
汀水》引《湘中记》:“湘江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又《湘中记》引谚云:“昭潭无底橘洲浮。”
点评
以上三注解中,都注意到了水的清澈,注意到了释“浅”。但对“底”未予以较清楚的阐释。注解二谓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似未释清意思。词中的“底”如果实指湘江河床床底,指“水下”的话,鱼儿就不是翔而是爬了。底不应是指何床床底,而是指水流或水面。方位词的使用具有空间相对性。诗人居高临下,故用“底”指水流或水面。浅底在这里即指浅水,清浅的江水。游鱼的或翔或跃,总是在贴近水面的水流中而不在水下。古代诗人常将底字与池、湖、江、海等字连用,以表池、湖、江、海之水。如元稹诗有“嘉陵江底看星辰”句,丁鹤年诗有“风轻湖底倒摇山”句。这里的底都不是指江、湖之底,而是指江、湖之水面。文学上这种转喻的修辞手法是常见的。正如“贪杯”是说某人嗜酒而不是喜欢酒杯,“拍马”是说奉承话而不是真的只拍拍马屁股一样,浅底在这里也不是指湘江之底,不是指水下,而是指清浅的水流。
同仇(《西江月·秋收起义》):
异解一?同心合力打击敌人。《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异解三?齐心协力对敌。《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点评
以上解释,从辞源学角度看是正确的。但原封不动地移植于这首词中,不免有生搬硬套之嫌。同仇在这里解释为有共同的(阶级)仇恨会更为贴切。该词的上阕是写工农革命军的军事活动,下阕则点出秋收暴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地主重重压迫,才使农民个个同仇。若把同仇解释为同心合力打击敌人,显得有些不合逻辑,与全词不相协调。因为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下,未组织起来闹革命的农民们是不会同心合力打击敌人的。地主的压迫、农民的同仇是发动秋收起义、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工农革命军的基础。
金瓯(《清平乐·蒋桂战争》):
异解一?瓯是古时杯盆一类的容器。金瓯在这里比喻宝贵的革命根据地。
异解二?盛酒的金属器皿。古人用以比喻国土的巩固与完整。据《南史·朱异传》载:南朝梁武帝想接纳北魏景帝来降,但怀疑其诚意,犹豫不定,自言自语道:“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是事宜?脱至纷纭,悔无所及。”这里用以比喻已被红军解放了的美好河山。元代宋褧诗:“国家全盛似金瓯。”
异解三?瓯,盆盂类器皿。《梁书》卷五六《侯景传》载梁高祖萧衍语:“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后人遂以“金瓯”代指完整无缺的国家山河。此言“一片”,盖指国民党新军阀将中国搅得四分五袭,“金瓯”已碎,我红军此番入闽,占领闽西,是于诸碎片中收取其一。
异解四?《南史·朱异传》:南朝梁武帝曾说,“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金瓯”原指盛酒的金属器皿,后用来比喻完整的国土。当时的祖国河山在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割据下四分五裂,红军在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则好比收拾了金瓯的一个碎片。
点评
后两注释注意到了量词“一片”,其注解较为精确。既然金瓯被用来比喻国土的巩固与完整,就不应把一国家中的一小片革命根据地理解为金瓯。金瓯加上量词一片才是比喻宝贵的革命根据地。其实,词的上阕中的“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即已点明由于军阀割据分鼎,无一伤缺的金瓯已不复在,中国国土已四分五裂了。诗人形象地把依靠工农武装割据得来的革命根据地比作金瓯一片,再贴切不过了。
朽木巧株齐努力(《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异解一?西汉司马相如《谏猎疏》:“枯木朽株尽为害矣。”(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在我军包围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时候,连枯木朽株也发挥了帮助我军反对敌军的作用。
异解三?干枯、老朽的林木、树桩。《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汉邹阳狱中上梁孝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又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谏武帝猎长杨疏:“枯木朽株尽为害矣。”……言云犹欲立,树犹努力,则红军战士奋勇赴敌之状,尽在言外。
异解四?语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西汉文学家邹阳为梁孝王门客,因被谗下狱,作《狱中上梁王书》,申诉冤屈,其中有这样几句:“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隋珠和璧,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枯木朽株”指老朽无用的人。这里指根据地的一草一木都奋起为红军助威助战。又,《古代兵略·天地》云:“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楼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因此,这里“枯木朽株齐努力”就含有“枯木朽株为敌难”之意。当然,之所以能如此,又是由于“得其人”的原故。
点评
除最后一注释外,其它诸注释都把枯木朽株理解为枯朽的树木或干枯、老朽的林木、树桩,这似乎解得太实。从作者在《反第二次大“围剿”》这首诗中的用心来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涉枯木朽株的地方更切合其意境:“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有按剑相眄之迹,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这里,邹阳将身在贫贱的布衣穷居之士与欲树枯木朽株之功、欲为枯木朽株之资联系起来,表示自己愿为“人主”(即梁孝王)尽微小之力,效犬马之劳。作者把“枯木朽株”与“齐努力”联成一句,显然是用其喻义而不是其本义。意思是说,在反“围剿”的正义战争中,革命根据地的曾受地主压迫的穷苦农民也投入其中努力参战,以树枯木朽株之功,为保卫革命根据地作出自己的贡献。若词中用的是枯木朽株的本义,即指其为山上枯朽的树木,就难说它是好字眼了。同时,后面的“齐努力”应是“齐助力”才与枯木朽株协调。当然,注释三认为云欲立、枯木朽株齐努力是拟人化笔法,是“言外”之意,这有合理之处。但这样一来,注释点出《史记》中枯木朽株的出处就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等句中的枯木朽株用的是喻义,而“枯木朽株尽为害矣”则取消极意义。
异解一?这是倒装笔法。飞将军,指矫捷勇猛的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这里用来称赞行动隐蔽集结在山上,敌军由富田向东固地区进犯,红军突然从山上打到山下,好象飞将军从天而降。
异解二?飞将军,比喻勇猛善战的将军。……重霄,即九重霄,霄汉。当年红军集结在白云山上,突然向山下敌人发动猛攻,好似飞将军凌空而下。
点评
以上解释都较切合词意。但注解一从语法角度指出词句是倒装笔法似不妥。词序是正常的,“飞将军”是主语,“入”是谓语。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异解一?漫道,漫,随便。随便说,表示雄关如铁这种说法,在无坚不摧的红军面前,变得并不可靠,只是随便说说罢了。而今,如今。迈步,大踏步。
异解二?雄关,雄伟险峻的关口。这里指娄山关。漫道,莫说,不要说。真如铁,真象铁那样牢不可破,指娄山关。从头越,头,山头。这里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
异解三?从头越,重新跨越。
异解四?雄关:雄伟的关隘。漫:空说、枉说。真如铁:真像铁一般坚固。而今:如今。从头:重新开始。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上二句语意双关,既是写红军再次跨越娄山关,又喻指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重新开始起步向前。
点评
上注释一将“漫道”理解为“随便说”,似有损词句艺术的壮美。作为置身存亡之地的军事统帅的作者当时还漫谈如铁雄关?注释二将“漫道”理解为“莫说、不要说”,并把“从头越”理解为“红军从山头上越过”,这是意解与实解的结合,有一定道理。注释四将“漫道”理解为“空说、枉说”,把“从头”理解为“重新开始”,并认为词句语意双关,既是写红军再次跨越娄山关,又喻指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重新开始起步向前,提出了一种双向的思路。看来,对词句的贴切理解主要取决于对词句中“漫道”和“从头越”的贴切理解。如果“从头越”理解为“重新跨越”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漫道”不如理解为“远道或漫长的征途”。正如作者1958年底对《娄山关》这首词批注时所说的:“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对于要率领红军攻夺无数个类似娄山关这样的雄关险隘、踏破千山万水的统帅毛泽东来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是抒内心之豪迈的句章,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作者虽然确实率领红军二越娄山关,但作者写下的词句不一定是对二越娄山关的实写。对历史的真实把握是重要的,但更要把握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历史的真实的升华,而不是对其直观的反映。
异解一?红装,红色的服装。素裹,白色的服装。这里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景色格外壮丽。
异解二?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异解三?形容雪后天晴,太阳照射大地如红色的服装,冰雪覆盖大地如雅淡的白衣,交相辉映。宋蒲宗孟《望梅花》:“被天人,制巧妆素艳。”
异解四?红装:同“红妆”,女子面部化妆用胭脂,为红色,故称。作女性身着红色服装解,亦可通。素裹:谓女子身着白绢衣裳。妖娆:妖艳妩媚。以上三句用美人为喻,悬想天晴之日阳光雪色红白交辉的壮丽景观。
点评
以上注释都指出了红装素裹是诗人想象天晴后的北国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但有的注释却把它与美人的衣装联系起来,似超出意外。词中的红装素裹虽有拟人化色彩,但并不就是指美人着装。况从语言学角度看,许多词人们只习惯于用其转义了。如说时光过得快就用“光阴似箭”,如说某运动规模大就用“波澜壮阔”或“如火如荼”等。它们几乎已消失了“实物”意义,被“抽象”化了。但这里不从转义的角度来理解词意也许更为准确。
诗人对艺术意象的塑造和想象是:待雪止天晴,鲜红的朝阳光洒万里雪原,就像为白雪裹盖的大地再着上红装。红日白雪映辉,雪国格外艳丽多姿。以为诗人把莽莽雪原比作美女,实在大煞风景,失却壮美气势。这既与诗人的气度不合,亦与诗人的修辞习惯不合。诗人笔下的女性是“不爱红装爱武装”,他用“帝子乘风下翠微”来描写想象中的仙女,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而不是对仙女貌美的刻画。连他青年时赠恋人杨开慧的《虞美人》词中,也无一字对体态美的描写,而只是遣发愁绪。甚至在他的全部著作中,也很难找到他把山河或其它物体的壮美比作美女。
折腰(《沁园春·雪》):
异解一?弯腰、鞠躬,引申为倾倒、崇拜的意思。
异解二?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异解三?本义为弯腰。《西京杂记》:“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引申为作揖打拱,屈身事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这里引申为崇敬、倾倒,又引申为操劳。
异解四?竞折腰:争着弯腰行礼、弓背侍奉。以上二句谓祖国的山河是如此的美丽,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英雄豪杰争相倾倒在她的面前,为得到她而奔走忙碌。
异解五?本意是低头弯腰。《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不愿束带见督邮,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这里则是折服、倾倒之意。
以上注释一、三、五较为简明,先释本义,再释引申义。注释四把本义与引申义混杂在一起阐释,并联系到词的内容。注释二先只释引申义,其中“躬着腰侍候”也许指屈身事人,但意义不大明确。
苍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异解一?同仓皇,急剧变化的意思。
异解二?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
异解三?亦作苍惶、苍遑、仓皇。比喻变化急剧。《墨子·所染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名义考》卷八:“苍黄,谷色也。农人乘苍黄而取之,谨盖藏,戒后时也。故以苍黄为匆遽义。彼作‘遑’、作‘惶’者,不知为‘黄’而误也。”杜甫《新婚别》:“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异解四?急遽。同“仓皇”。用为状语,状“风雨”之“起”。
异解五?同“仓皇”,急速的意思。《说文》“仓,谷藏也。苍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段注“苍黄者,匆遽之意,刈获贵速也。”杜甫《新婚别》:“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宋蔡梦弼注:“谓行役之急也。”这里比喻急剧的变化。
点评
注释三和注释五最为详细,不仅从辞源学角度考证了苍黄的意义,还引杜甫诗句予以证明。注释二谓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并称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似有蛇足之嫌。因为汉语语句的表达首先要求确定的涵义。同一字词,在一个句子中不能既表示这一个意义,同时又表示另一个意义;否则模棱两可,造成歧义或意义不清。意义明确,这是遣词造句的规则。而修辞上的“双关”,一是指同音双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字词同音,使同一字词关联两个事物,借以表达意思,明说一层,暗示一层,以揭示所要说的事物或情境的实质。它能使语言生动有趣,但意义是确定的。如“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利用发法同音,明说和尚打伞时所造成的情景,实则指践踏一切法律,任意作为。无发即无法,用法字替换发字。修辞上是双关,意义上则是单指。
修辞上还有一种语义双关,是利用字词的多义性或本义之外的比喻义、引申义构成。但意义也是确定的,是语言者以此言彼、借题发挥或暗示他物。如1949年所说的“天亮了”一语,比喻人民获得了“解放”,它的语义重点在解放而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天亮,其涵义是确定的。但“钟山风雨起苍黄”是修辞上的双关吗?如果是,那么此句既可理解为钟山风雨突起,又可理解为钟山风雨变色了,其语义重点在哪里呢?可见,在这个句子中,苍黄一词的释义只能在仓皇、青黄色或变化不定(喻义)等义之中择取一个,绝不能亦此亦彼。显然,这里所说的双关,实质上是把这个句子视作歧义句。若不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解释某一字词,那么任一句子中使用的多义词都可看作是双关或多关了。
异解一?颜斶,战国时齐国人。《战国策·齐策四》称,齐宣王召见颜斶,说:“斶前!”斶也说:“王前!”齐宣王不高兴。斶说:“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这是比喻蒋介石要柳亚子听他的反革命主张,柳亚子要蒋介石听他的革命主张。
异解二?这一故事见《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异解三?各命前:各自要求对方向自己靠近。前,此用为动词,犹今言“到(我)前面来”。《战国策》卷——《齐策四》载: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本句用此典,以齐宣王喻指蒋介石,以颜斶喻指柳亚子。蒋氏反革命,柳氏革命,政见本不相投;而蒋氏不肯礼贤下士,柳氏又刚直不阿,故二人“多年矛盾廓无边”。
异解四?颜斶,战国时齐人。隐居不仕,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战国策·齐策四》称,齐宣王召见颜斶说:“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这里比喻蒋介石要柳亚子听他的反革命主张,柳亚子要蒋介石听他的革命主张。
点评
以上,注释二较为巧妙,它仅点明出处,让人对词句去作任意的思考。其余注释多以政治解诗词,似过于牵强。诚如注释四所点明的,颜斶既然是“清静贞正以自虞”的人,那就应多从历史、文化角度审视作者在词中用典的匠心。对《战国策·齐策四》作些研究,便可知该文的重心在于揭示“人君”与“人臣”、“王”与“士”孰贵孰不贵,及慕势与趋士的关系,并借颜斶之口说出“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从史实看,虽说蒋介石是地道的反革命,但柳亚子主要是一个民主党派人士。如果说当时中国有“革命主张”的话,当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而不是柳亚子提出的。因此,“颜斶齐王各命前”句很难与蒋柳之间谁听谁的主张攀扯得上。且柳亚子在“四·一二”事变以后是遭蒋介石通缉被迫逃往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反蒋活动并另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的人,与蒋介石之间绝不是什么“人臣”与“人君”的关系。再者,从毛泽东与柳亚子在建国前后的交往过程可以清楚地说明问题。柳亚子1949年3月写《感事呈毛主席》一诗后,毛泽东即于4月底以《和柳亚子先生》一诗相答,并于5月1日携女儿等到柳亚子所住的颐和园益寿堂拜访,谈诗,相约游园,泛舟湖上。1950年国庆节期间,又与柳亚子在怀仁堂共同观赏精彩文艺演出,吟诗唱和……可见,作者在和词中借《齐策四》中的典故,主要是为了说明历史上的执政者无法处理好与自己属下士大夫阶层的关系,因为执政者往往倚势怠士,士则恃才傲主,这便造成“多年矛盾廓无边”的现象。接着的“而今一扫纪新元”句则表明,作者认为自己能够并善于处理与诸如柳亚子这样的文士骚人的关系,自己会开创一个尊重人才的新时代。
异解一?尊同“樽”,酒杯。尊前,酒席前。
异解二?谓筵席上。尊,酒杯。
点评
注释二比较简明。尊的本义就是古代酒器,亦泛称一切酒器。点出“尊”同“樽”,会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以为尊是樽的别字,其实樽本之尊。
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异解一?极目:指一望无边。楚天,楚地的天空。武昌是战国时的楚国地方。舒,宽阔。
异解二?极目,放眼远望。楚天,楚地的天空。武昌一带战国时属楚国。舒,舒展。
异解三?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异解四?楚天,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荆楚的范围。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舒,开阔。
异解五?极目:尽目力而望。楚天:楚地的天空。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属楚。舒:舒展。此谓广阔。
异解六?武昌一带是战国时的楚国地方。诗人在江中尽情游泳,但见楚天空阔,故云。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毛泽东在致黄炎培信中说:“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
点评
“极目楚天舒”恐怕是毛泽东诗词中的难解句之一,除最后一注释较好外,其余注解都未对其加以整体上的解释而只进行分解,其中有的将“楚天”注为“楚地的天空”,将“舒”注为“开阔”,并以柳永的词句来佐证,但这些解释似欠准确。如把楚天仅释之为“楚地的天空”就没有把握其特质。战国时,楚国是大国,占有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带辽阔的疆域,故古人泛称我国南方的天空为楚天。如果楚国是小国,就没有楚天一说了,正如没有韩天、赵天、中山天等说法一样。不能简单地以所属范围划定天空的名称。舒,只有舒畅、舒展或迟缓等意,并无开阔之意。柳永的词句表达的是另一种意境,不能用此来旁证舒为开阔之意。注释似未能很好地体会诗人是在游泳。据当时的陪游者说,毛泽东游技很好,兴致颇高,在水中自由自在,可以躺在水面上不动。极目楚天舒,便是诗人在这种境遇中的实录:在风急浪高的滔滔江流中,诗人横渡万里长江时,仰泳侧泳自如,可目舒楚天。体现出一种舒坦的心情。故句中的“舒”与其看作形容词,不如看作动词,是为押韵的限制而不得已后置。正常词序则是“极目舒楚天”。
宽余(《水调歌头·游泳》):
异解一?空闲。这时指心情舒畅和胸怀开阔。
异解二?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异解三?舒缓畅快的样子。
点评
宽余的意思本很明朗,可解作空闲或宽裕,解作舒缓畅快似已脱出意外,成为多余。重要的是了解宽余一词所处的语言环境,了解《游泳》这首词的作者在当时的境遇以及其产生的一些相关背景材料。1956年正值中国“一化三改”时期,毛泽东日理万机,全身心投入政务,平时很少休息或体育锻炼,连在“闲庭”散步的时间一次也只肯花10分钟。毛泽东虽然酷爱游泳,但也只是在工作之后,故他把置身水流湍急、江阔浪高的长江的游泳说成“今日得宽余”,是“胜似闲庭散步”的一种好方式。这体现出他的一种宏大气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调歌头·游泳》):
异解一?孔子在河边上说:“流去的像这样啊,昼夜不停(不舍昼夜)!见《论语·子罕》。
异解二?子,指孔丘。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他站在河岸上说:“时光过得真快啊,就像这流水一样。”
异解三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异解四?逝者:去者。指光明。如斯:如此。夫:文言感叹词。按《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盖感叹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一去永不复返。毛泽东同志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之语,乃截用《论语》成句,意谓时不我待,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须争朝夕。
异解五?语见《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截取半句,余意令人玩索。
点评
以上诸解,注释一堪称为一种较精美的翻译。注释五只点明词句的出处,不失慎明。其余释文多不贴切或有附加之嫌。而这种不贴切和附加会导致对该词作错误的理解和体会,如注释四的最后一段话便是如此。
一样悲欢逐逝波(《七律二首·送瘟神》):
异解一?即悲欢一样逐逝波。悲指过去人民害血吸虫病的悲苦,欢指过去瘟神横行无忌的得意,这些,都一样跟着逝水一去不复返了。
异解二?一样,同样,依旧。悲,指人民的悲苦。欢,指瘟神的欢乐。
逐,随着。逝波,流逝的水,比喻消逝的岁月。这句是说人民的悲苦和瘟神的欢乐,随着时光的流逝,没有什么改变。
异解三?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过去的时间。这里是说人间的血吸虫病,在解放以前,在党没有发动群众加以扑灭以前,还是同牛郎在时一样,悲者自悲,欢者自欢,多少年头就这样流水似地过去了。
点评
以上者,注释一较为简明,但亦未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注释四摆出两种观点,即除正解外,还“聊备一说”,启发人多向思考。按作者的思路,一样悲欢逐逝波,是说牛郎虽然关心乡人,但问知传播血吸虫病的瘟神仍然肆虐如旧时也只能任悲任欢,心逐逝浪,空发感慨。牛郎居天河边,用“逐逝波”来描写他抒发感慨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正如诗人自己在《菩萨蛮·黄鹤楼》词中以“心潮逐浪高”来抒发感慨一样。另外,逝波一词的意思清楚,似可不必再释为“比喻消逝的岁月”或“借喻过去的时间”等等。
每相违(《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异解一?常有不同意见的争执。
异解二?喻意见常不相合。苏轼《八声甘州》:“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异解三?每:每每、往往。相违:有二义,一谓人相分离,一谓意见相对立。此处可作双关语理解,谓自己和罗荣桓同志在红军时期曾有两次因为党内军内发生意见分歧或路线斗争而暂时离别。……在1929年下旬于闽西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与另一些同志就建军和作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当时任二纵队九支队党代表的罗荣桓同志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会后,毛泽东同志离开了红四军前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到闽西特委指导工作。这是两人的第一次分离。……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撤消了毛泽东同志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改派他做政府工作。1933年春,罗荣桓同志亦遭“左”倾机会主义者排挤,被调离红一方面军。这是两人的第二次分离。直至长征中,罗荣桓同志才又重新回到毛泽东同志的身边。以上二句,即是对这段往事的追忆。
异解四?指在红军队伍里相见甚稀,彼此都有过遭排斥打击的经历,而心却是相通的。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前人注云“同心,犹知己。违,分离。意谓心虽同而行踪却相违。”此处意思相近,讲“每相违”,实则把“同心”二字带出来了。
点评
“每相违”是毛泽东诗词注释中的一大难点,注释四将它理解为“相见甚稀”,“而心却是相通的”,很是切合原意。注释一和注释二,将其注之为“常有不同意见的争执”和“喻意见常不相合”,也许是在两极对立思维中卷入毛泽东、罗荣桓与林彪的“争执”或意见不合的圈子中去了。但离开了吊诗的本意,设想毛泽东在诗的首联就开始诛林彪。(《毛泽东诗词选》在对诗作背景介绍时说:由于罗长期同林彪共事,所以诗内提到林的事。《毛泽东诗词笺析》在简析中亦称“每相违”、“大问题”字面上均是评林。)这无形之中把毛泽东当作一个心怀狭隘的人,连发生在二、三十年前的“不同意见的争执”也不会忘记而要在诗中写出来。但从词义本身看,每相违是难于解释为“常有不同意见的争执”或“喻意见常不相合”的。“违”除有邪恶、错失之意外,还有违背、离开或避去的意思。若取违背之义,那么也只能解释为红军内部每每发生违抗指示或命令的事,而不见得就是“不同意见的争执”。若取离开、避去之义,则应解释为由于“草上飞”、战事紧张繁忙,毛、罗虽同在红军队里却每每难以谋面。注释三将“相违”作双关语理解,谓既指人相分离又指意见相对立,这是一种折中的办法,但不符合逻辑。因为这样的双关已不是双关,而是歧义了(参阅本书苍黄一词解释的点评)。
异解一?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在贵州、四川境内率领中央红军迂回作战……从而摆脱追堵的几十万敌军。在迂回过程中,部队经常需要急行军。林彪曾在同年五月在四川南部会理城郊召集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夜写信给中央军委,认为这样“走弓背路”要“拖垮军队”,要求改变军委领导。林的这个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完全拒绝。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战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间攻打锦州,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和关键性的大仗。毛泽东同志在九月七日为中央军委写的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中早已详细说明攻打锦州的重大意义和同先打长春的利害得失的比较,但林彪仍然找出种种理由来一再反对。罗荣桓同志是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的,所以诗中特意提及。
异解二?……就在红军转败为胜,局势开始好转的时候,林彪写信给中央军委,认为这样“走弓背路”,“造成疲劳”,会“拖垮部队”,提出要毛泽东下台。这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四川南部的会理举行,粉碎了林彪的干扰活动。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遇到什么大困难。战锦指1948年8月至9月间攻打锦州的战役。……然而,对于(毛泽东的打锦州)这个战略决策,林彪找出种种理由,一再反对。只是由于中央对他进行多次开导,又由于罗荣桓坚持执行中央这一正确的指示,第四野战军才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异解三?战锦:打锦州。方为:才是。按1948年亦即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毛泽东同志的作战方针是先打锦州,切断敌军逃入山海关的通道,将其关在东北就地歼灭。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畏敌如虎,不敢先打锦州,主张先打长春。罗荣桓同志当时是东北野战军政委,他与林彪作了坚决的斗争,保证了毛泽东同志的作战方针得以全面贯彻,从而取得了全歼东北敌军四十七万的重大胜利。在对于全中国的解放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是首战;而在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又是关键的一仗,敢不敢打锦州,直接关系到解放战争的前途,故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大问题”。
异解四?指长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时日。暗含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的意思。战争胜利了,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才是大问题。作者当时考虑的就是如何使中国不变色,中国党不出修正主义这样的大问题。战锦,当是用“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胜利后骄傲享乐,终于招致衰亡)的典故。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恐怕是全部毛泽东诗词中最难解的诗句,注释四却识得其中三昧,悟出真谛。其余诸解都把该句与长征路上及打锦州时林彪反对毛泽东,而罗荣桓拥护毛泽东等等联系起来,但忽视了两个前提:一、该诗的写作时间;二、该诗的主题。该诗写作的1963年,正是毛、林相处甚好的年代。自1959年取代彭德怀而任国防部长的林彪,此时极受毛泽东的器重和厚爱。因此,即使不是在赋诗,毛泽东也断然不会挑剔和非过林彪。该诗既然是“吊罗荣桓同志”,其中心贯穿的是“吊”的意识,它在悼念战友时去数罪林彪恐有伤大雅,亦喧宾夺主。注释显然没有注意到,自60年代以来毛泽东已形成一种“反修”的政治忧患意识。这种“反修”的政治忧患意识是如此强烈,以致构成毛泽东赋诗填词时思想乐章的主旋律。从《七律·冬云》(1962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等诗词中,可明显看到,此期毛泽东的中心意识是如何“反修防修”,使国家不改变颜色,并敢于同种种反华势力进行挑战。《吊罗荣桓同志》这首诗贯穿的背景意识正是“反修”,由于吊哀意识与“反修”的忧患政治意识揉为一体,该诗便有一种别出一格的哀伤格调。由于毛泽东认为“战锦方为大问题”,加之“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在这内忧外患之中,当罗“不幸离人世”时,他便产生一种“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怅失感。
从语义上看,该诗第三联中的长征代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最为艰苦卓绝的;可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尤其是在“与不拿枪的敌人”作斗争的时候,“长征不是难堪日”了。如果对长征二字要穿凿附会的话,那么在长征路上,红军内部险置毛泽东于死地的是张国焘,而作为曾是自己手下爱将的一军团团长林彪在当时毛泽东眼里还只是个“娃娃”,没有多大的份量,构不成什么威胁。而战锦,则喻指用枪杆子打下的锦绣江山。陈毅《赣南游击词》中有句:“他年战场获锦归”。古时用锦类织物奖赏沙场有功将士,有大功者朝廷还赐给锦衣、锦带等,加官封侯。决不能将战锦理解为“攻打锦州”,并又无谓地推出林彪反对毛泽东的战略决策。一方面,林彪作为辽沈战场前线的最高指挥官,他有权根据敌情变化配制和使用兵力,安排实施各个战役,尽管他要请示中央军委。另一方面,中央军委与前线指挥官在军事决策上出现差异或发生反复属正常现象,毛泽东决不会在1963年写诗吊罗荣桓时又“特意提及”此。从格律方面看,战锦如果真的指“攻打锦州”,亦与长征不对仗。长征是名词,战锦是动宾结构;长征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事件,是军事史上的奇迹,而战锦只不过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中的一个较重要的战役。如果把战锦理解为靠武装斗争得来的锦绣江山,它完全与长征对仗,并且还是胜对。如果不把这两个词进一步拆开来分析,它们也可算作工对。
异解一?观鱼,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桥上看水中游鱼的故事。……这句诗的意思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欣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这是对柳亚子原诗“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
异解二?《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异解三?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濠梁观鱼”的典故。对“观鱼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郭沫若说“观鱼等于钓鱼(春秋左氏传隐公五年,经作“矢鱼”,传作“观鱼”)。李文沛据《通鉴》卷一五七载:“北朝魏宇文泰用武功人苏绰为行为台郎中……泰与公卿如昆明池观鱼,行至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泰召绰问之,具以状对。泰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应对如流。泰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施网罟而返。”认为作者暗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柳亚子的推重和期望。赵朴初认为:“所谓观鱼,是‘濠梁观鱼’呼?是‘临渊羡鱼’呼?局中人可以玩味求索。”并录备考。
点评
以上诸注释的特点是都将“观鱼”与历史典故联系起来,但观鱼与《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桥上看水中游鱼毫无联系。庄子、惠施都喜讨论无穷性和相对性问题,《秋水》的主题思想就是讨论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的。庄子与惠施的濠上辨鱼之乐正是反映了这种认知心态,其意却不在观鱼。以为观鱼二字用了《庄子·秋水》中的故事,是求之过深了,与诗人的诗意不合。注释三引郭沫若说,谓作者用“观鱼”典故,“表现了对柳亚子的推重和期望”,意思有些近切。但“观鱼”不一定是用典。既然观鱼句是对柳亚子原诗“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那就应该想一下子陵滩是严子陵隐居时钓鱼的地方,观鱼二字便是由钓鱼引发的。诗人曾与柳亚子一道游颐和园和昆明湖,把这种游乐称为观鱼是再适当不过了。诗人劝告柳亚子不要嫌昆明湖水浅了,这是自谦之词。他认为留在此地观鱼比在富春江强,意在挽留柳亚子在京参政,不要回乡归隐。
鸣镝(《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异解一?古时一种射出去能发声音的箭,也叫响箭。这里借喻革命力量的声讨。
异解二?射出时有响声的箭,亦称响箭。镝,箭头。《史记·匈奴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云:“镝,箭也,如今鸣箭也。”又韦昭云:“矢镝飞则鸣。”
异解三?三国吴韦昭《吴鼓吹曲》十二篇其二《汉之季》:“飞鸣镝,接白刃。”鸣镝,响箭。以上二句喻言霸权主义者那里已呈现出一派衰败没落的光景,就在这时,我们射出了响箭,开始对他们实行公开还击。1962年12月15日、31日和1963年1月5日,我《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连续发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等三篇重要文章,揭开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的序幕。“飞鸣镝”指此。
点评
上注释四对鸣镝的解释独具新意,令人回味。注释二只注明鸣镝乃何物,是一种简明的作法。注释一和注释三联系了史实,亦自成理由。这与郭沫若在60年代上期的解释有相似处:“西风落叶下长安”是说形势正好,枯枝败叶被吹折了,苍蝇蚊子也被扫**了,我们正应该乘着这大好形势再向前进攻。“飞鸣镝”就是进攻的信号(《毛主席诗词学习参考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作者本人对“飞鸣镝”的解释是,“指我们的进攻”。
古代曾云海绿(《念奴娇·井冈山》):
异解一?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海。
异解二?谓有人曾说,这里古代是苍青色的大海。
点评
从字面上说,以上解释应是不错的,既与全词协调,亦表明作者的思维有极大的跳跃性:从眼前如画江山,忽又想到这儿古代是一片碧绿的大海。同时,这也符合古地质学、地貌学家的观点:在晚古生代(约四亿年前)早泥盆世末,海侵由西南推至湘东赣西,这时除少数山脉隆起成为海岛之外,广大地区均为海域。晚泥盆世末海水略为退却,至印支运动(二亿年左右)除湘东南局部地区外,海水几乎全部退出,海相沉积的历史至此基本结束。但是,由于对曾云可作另一种理解,使该句成为一个歧义句。它可以解释为:在古时,这一带群山仅是云雾缠绕,海样碧绿。这样解释亦切合词的意境:作者从眼前的“多了楼台亭阁”,进而推想井冈山荒无人烟的时代。曾,通层。曾云,杜甫《望岳》诗:“**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遗憾的是,作者已经作古,我们不能为此而请教他了。
附?录
说项依刘(柳亚子《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异解一?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柳诗作时正值中共中央争取南京国民党政府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在此处表示他虽也是国民党元老,自觉无能为力。
异解二?说项,谓逢人便说别人的好话。故事出于《唐诗纪事》,亦见唐代李绰《尚书故实》:“杨祭酒敬之爱才,公心赏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处处〔一作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相逢〔一作逢人〕说项斯。’项因此名振,遂登高科。”依刘,谓依附有权势的人,故事出于《三国志·王粲传》:粲“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唐许浑《酬和杜侍御》:“欲朝金阙暂依刘。”
异解四?说项,为人说好话、吹嘘扬名。……依刘,依附他人、寄人篱下。……明张羽《寄刘仲鼎山长》诗:“向人恐说项,何地可依刘?”大难:谓很难作到,意即作不到。
异解五?说项,唐代项斯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后谓替人说好话或讲情为“说项”。依刘,指汉末王粲想依附刘表未被重用事(见《三国志·王粲传》)。柳句表露的是不愿“说项依刘”。
点评
上五注释,注释一与其它不同,将“说项依刘”理解为“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并联系柳亚子诗作的时间以论证。但这种理解既不合史实,也不合逻辑。一、柳亚子虽是国民党元老,但他当时避居香港,在中国政坛上几乎无足轻重,无力“说项依刘”,即劝说蒋介石接受毛泽东、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在当时柳亚子笔下,蒋介石是“独夫”、“民贼”、“蒋凶”、“托逆”,是王敦、刘豫。也就是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他在诗中说“长江自昔非天堑,逆豫何曾庆瓦全”,这显然是赞同共产党打过长江,夺取全国胜利。可见,柳亚子即使有能力,也是不会去“说项依刘”的。二、历史上,楚汉相争时,没有人去劝说项羽依附刘邦,而只有人劝失败后的英雄项羽渡江,以备东山再起。因此,把说项依刘解作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没有掌故来历(当然,没有掌故来历并不就是说后人和今人无权用“说项依刘”之类的句章去述及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三、柳诗是《感事呈毛主席》,柳无车弹铗,通篇牢骚,以致毛泽东在答诗中规劝他“牢骚太盛防肠断”。若把说项依刘解作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与柳诗的整个内容不协调。
子陵滩(柳亚子《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异解一?东汉初严子陵隐居的钓台。
异解二?即七里滩,起自浙江建德梅城,止于桐庐严子陵钓台。全长23公里,夹岸高山耸翠,一水中流漾碧。……子陵滩即因严光曾钓于此而得名。……
点评
上注释一把子陵滩与钓台视为同一地,注释二则把子陵滩等同于七里滩,谓全长有23公里。其实,子陵滩是离富春江上段七里泷峡谷出口处约3公里远的地方的一处浅滩,附近有东西对峙的平台状的岩岸,高百余米,是谓钓台,上有石亭。不过,有关严光在富春江隐居垂钓处的说法也不一。以致郭沫若在诗中这样写道:“由来胜迹流传久,半是存真半是猜。”对于百尺高台,明代袁宏道亦有诗曰:“溪深六七寻,山高四五里,纵有百尺钓,岂能到台底?”
异解一?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动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竭力煽动(贩卖)新的世界战争,从而使他们的军火商得利,被称为战贩集团。一九五○年九月美国纠集十五国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入朝鲜北部,威胁我国东北,战争气焰极为猖獗。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发起了仇视、蔑视美帝的宣传运动。本句的“战贩集团”和“美帝”同是“仇”的宾语(主语“我们”省略),跟下句的句式相同。
异解二?为“仇美帝战贩集团,拥苏联和平保垒”之倒装。
异解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帝国主义者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竭力煽动新的世界战争,以便其国的军火商从中渔利,故称。战贩,战争贩子。1950年9月,美帝国主义者纠集十五国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入朝鲜北部,威胁我国东北,气焰十分嚣张。因此,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开展了仇视、鄙视、蔑视美帝的宣传活动。以上二句皆倒装,且均省略了主语“我们”。按正常语序,即是“仇美帝战贩集团,拥苏联和平堡垒”。
异解四?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竭力煽动新的世界战争的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动派。
点评
上注释二较为简明,注释四较接近原意。其它注释则过繁,且有误。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之所以被称作战贩集团,是指他们像商贩到处推销商品一样到处挑起战争,绝不是因为“他们的军火商得利”。战争,无论是侵略战争还是正义战争,本身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侵略战争的目的在于征服别国,掠夺别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绝不以使“军火商得利”为宗旨。当战争失败,国力耗尽时,军火商也同样破产。何况战争所须军火既可从发动侵略战争国家的军火商那里购买,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