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宋代理学家陆九渊为何不著书,陆九渊答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方面,他要尽量理解六本经书的本义,探寻其中的原始奥秘;另一方面,他要利用六经的知识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现在我们把“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我注六经”是指埋头苦读法。比如在学校里,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老师负责讲课和板书,学生负责听课和记笔记;课后学生要认真背诵,牢记上课时老师教授的知识,做大量习题来巩固这些知识,从而做到熟记于心。这是学生学习功课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且只要孩子能够坚持,父母能适当地予以监督,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很简单的方法。
比“我注六经”更高级的学习方法是“六经注我”。它是指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是更高的学习境界,具体可分解为三种方法。
一、“取我所需”学习法
现在普遍流行一种“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就是老师教授什么,学生就不加思考、不加选择、“照猫画虎”地全盘接受什么。表面上看是学到了知识,其实根本不会活学活用。当需要他们解决问题时,这些知识却是死的,变成了毫无用处的摆设。
拿学习数学来说吧,就算男孩把全书的数学定理、公式一字不差地全部背诵下来,他也不一定会解题。所以在男孩学数学时,父母要引导男孩对定理深入思考,理解它吃透它,重点是要明白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哪个公式、定理,这个公式、定理能解答哪些问题。
当男孩学习语文时,父母要教导男孩不去死记作者的观点,而是从作者的观点中得到启发,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观点。比如男孩看作文书,优美的字句固然需要积累,但更重要的是打开思路,形成自己的观点,毕竟,文章是思想的表达,识高文自胜。
二、研究式学习法
男孩如果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机器,不断输入各种知识而不去输出的话,学习效果不会好,也背离了学习的初衷。而要能够有效地输出,最好采取研究式学习法。
老师和家长经常提醒男孩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为了“用”而去“学”。研究和解决问题,不但可以激发男孩学习的动力,还为男孩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让男孩去背诵关于植物的诗词,男孩会觉得乏味,没有兴趣。如果让男孩去研究哪些古诗词是描述植物的,《诗经》里提到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寓意,让男孩自己去查找资料,去归纳整理。等男孩做完这些功课,这个时候再让男孩去背诵,就变得容易多了。这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将某个知识点加以拓展,开阔了男孩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让男孩养成穷根究底、不懈探索的治学精神,为将来攀登学术高峰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遗忘式”学习法
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曾说过:“教育就是当你忘记了之后,还能记得的东西。”在求学阶段,男孩必须学习很多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要学会遗忘,过滤掉无用的知识,筛选出能用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的男孩拥有“照相机”般的记忆力,能将看到的知识以照片的形式存储到大脑里。这种超强的记忆力确实非常好,但要解决问题,仅凭强大的记忆力是不够的。比如男孩记住了很多力学定理,当遇到关于力学的习题时,却不知道该用牛顿运动定律还是万有引力定律,思绪纷繁,越解越乱。
大脑的遗忘功能可以使人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重要的信息在被重复回想和利用时就会理解得更深刻。解决问题时大脑需要提取相关信息,如果垃圾信息太多就会堵塞思路,所以父母要教导男孩学会提纲挈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庄子》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学习的过程也是这样,不仅垃圾信息需要剔除,而且那些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死抱住不放。学以致用才是学习之道。
“六经注我,非我注六经”的学习方法旨在培养男孩主动学习的习惯,唤醒男孩内在的驱动力,使男孩通过自主思考和主动寻找答案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死学学死,活学学活,知识的内在逻辑都是相通的,只要父母教导男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他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