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会变成半机器人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生命体都是从一个原始单细胞进化而来的,这个单细胞是世界万物的曾曾曾曾曾……祖母,从它发源出地球上成千上万的生物种类。小到昆虫,大到鲸鱼、大象,从细菌、单细胞原生动物到人类,都起源于一个单独的细胞,并且形成了像人类大脑这么复杂神奇的器官。到目前为止,仍存在着许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物种。

但是,这个进化过程是相当危险的。根据自然选择理论,只有那些被环境筛选出来的生物—那些最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才能得以存活。经过重重挑战,战胜环境的生物个体最终能够存活,并将自己的基因传递到下一代,保存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带有极大的随机色彩。然而,人类是非常特别的一个物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仅会随环境改变,还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反过来改变环境。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住的房子中,打开水龙头,就会有水;打开电闸,就会有电。屋顶和天花板让我们免于危险和寒冬酷暑,热水器让我们能够一直享用热水。人类的生存法则和丛林迥然不同。看上去,人类好像并不太需要去适应这个残酷的环境,也不需要经历什么挑战就能使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续。不仅如此,我们还发明了沙发、Wi-Fi和PSP游戏机。

不过,像这样的传统生物进化方式可能已经被人类的科技发明改变了。之前,生物进化依靠DNA的突变,这种突变往往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进化历程缓慢。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内世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想象吗,互联网不过也是近几十年的发明,更别说智能手机了)。这简直是超人的进步。

科学逸事:1959年,理查德·费曼[ 理查德·费曼: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已经开始谈及纳米级工作了(1纳米等于1米的百万分之一)。在费曼之后,“纳米科学之父”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在80年代已经能够自主建造出由原子微粒构成的纳米机器了—更别说像电影《惊异大奇航》里的那种可以在人体内自由穿梭的微型飞行器了。现在,纳米技术已经被很多领域广泛应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以及目前最为流行的信息学、传播学、微电子学、生物科技和医药学等。尤其是在免疫监控、人体组织修复、疾病控制、提升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病情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疼痛缓解、细胞药物管理等方面,纳米技术均得到深度的应用。现在,纳米级工作已经完全成为现实,我们还会在诊断医疗的最新技术上用到纳米微粒,如针对特定损坏器官的药物运输器—以便修复器官组织。这些药物,被封存在纳米装置中,其稳定性、溶解性和传播性得到了提升,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并且剂量要求更小,因此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会更小,对人类的健康更有利。这些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加速了人类治愈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自体免疫、心血管疾病等众多疾病的进程。现在,在纳米维度的研究中,还有更多奇妙的事情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超人类主义者认为:科技进步让人类更长寿、更幸福,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发展出了更多的个人特长。超人类文化在“后人类主义”上发展得最为迅速,后人类主义认为这一切发展已经和人类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就比如,我们可以将记忆储存在一个u盘中,此时就好比我们将自己的一部分摆脱实体,如人工智能Siri、电影《她》中的男主人公爱上的那个无形女人。你能够想象出自己在某一天,不依靠自己的肉体存在,而是永远依靠社交媒体上的账号存在吗?有一个叫作“人类+”的组织(前身为世界超人类协会),由著名的超人类主义哲学家尼克·波斯特姆和大卫·皮尔斯创立,专门研究并证实超人类主义思想。

但是,超人类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科学。我们已经看到有人通过科技改善了身体缺陷的实例。一个叫聂尔·哈彬森的英国人曾患有色盲症(只能看到灰度色彩),一台设备让他的视觉脱离了大脑后半部的控制,变成像一根天线一样的设备通过振动控制其视觉感知,这样,他不仅能够看到正常的颜色,还能区分出人类的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哈彬森是机器人协会的创始者,这个协会致力于让人类变成机器人。

谈到半机器人,我们会想到电影《终结者》中的T-100或《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但其实半机器人是一种由有机元素和机械设备构成的生物体,这些机械设备可以用于提高体内各个器官的能力,通过技术修复某些器官的缺陷、扩展其使用极限。

知名生物黑客提姆·卡农已经在自己的皮肤下安装了集成电路和其他的电子设备。有人说,其实智能手机已经属于人类器官的一部分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经变成了半机器人,毕竟我们离开手机就无法存活。还有人认为:在几十年前,当人类带上眼镜时,我们就已经将外来设备接纳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了,但是眼镜这类东西对我们来说太为常见,所以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提姆认为在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也属于成为半机器人的一种情况:毕竟,离开这个设备身体就没办法正常运转。总而言之,在他看来,我们都是半机器人。

凡人亦英雄:谈到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人—来自英国的凯文·沃维克。1998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机器人1.0实验,在皮下安装了一个带有识别射频功能的集成电路板,通过这个设备发送信号,他得以控制门的开关、灯的开关以及家庭电子设备系统。2004年完成的第二个实验机器人2.0更有意义:他把集成电路板装进了自己的神经系统中—这样,他可以将自己的大脑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并且成功地远程移动了英国雷丁大学中的一个机器人手臂。最让人惊叹的是,沃维克坚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于是他在老婆的大脑中也装了一个微型电路板,构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纯粹依靠电流信息交流的人体互动系统。或许,在不久以后,我们也可以把手机和信用卡装在皮肤下,这样我们出门购物时就不会再丢三落四了。

另一个关键概念是“技术独特性”。这个概念由谷歌的战略工程师克兹韦尔提出,用来描述当下以指数级速度发展的科技。随着技术发展,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人工智能一定会超过人类。对此,最为乐观的看法认为在本世纪中叶这一推断就会成为现实。正如之前章节中我们讨论过的,人类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机器很有可能会超越其发明者,甚至摧毁人类。因此,有很多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和战略家们,如史蒂芬·霍金和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都已经明确表示希望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

有一些反对超人类主义及后人类主义的评论家认为:机器人的发展会减弱人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人类自身的意义就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此外,那些所谓的可以用来改善身体器官的机器资源被有钱人掌控,这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看法在电影《极乐世界》中有所体现,电影里,有钱人纷纷逃亡到一个科技先进、资源齐全的卫星上,众多贫困人民被留在地球上,深陷于战争、贫困和资源匮乏的泥沼中。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被称为“生物保护主义者”,并且大都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科学逸事:确实存在一定实例违背了“技术独特性”这一说法。技术的指数级发展起源于1967年英特尔的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根据此定律(经验推导而成),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 ~ 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 ~ 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因此,我们会发现:短短几年内,同一台电脑的性能在提高的同时,价格也变得更低。技术的指数级发展让世界在短短几年内改变,你可以观察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带来了信息爆炸,带来了大数据时代,也让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界限越发模糊。

然而,戈登·摩尔本人也说过:这种指数级增长现象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处理器上的晶体管数量是有限的:晶体管的数量越多,单一晶体管的体积就越小,现在一个硅板上有上百万个晶体管,但是这些晶体管的体积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接近一个原子的体积。对微型体积的高度依赖会引发很多问题。首先,原子是世界上最小的物体(除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之外),因为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另外,这些集成电路板会极易升温变热,并引发量子效应,影响电路板的效果。或许,未来会是量子计算机的时代,量子计算机可以利用亚原子的特殊属性来操作各种各样的应用,这是我们无法想象出来的场景。微软的创始人保罗·艾伦提出“技术发展应当刹车”,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愈发交错复杂,人类的发展也将面临种种困难。例如:如何利用电子技术来仿造人脑就是目前为止科学界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难题。

不论怎样,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是简单的。

我把“未来,我们会变成半机器人吗?”这个问题发表在了各大社交网站上。

这里有一些充满智慧的评论:

Facebook

@Diana Campos: 额,不会……光是想到站在门口保安室吹哨子的那些机器人,我就绝不会想要变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