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上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和刺激,多多少少都会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焦虑,严重一些的可能会高度神经过敏,更严重的会有精神分裂。所以,每个人在性格方面的内向与外向,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表现得很内向,其实只是一种协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健康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建设性的、有创造性的品质。

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典型的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倾向于做事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很少有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睡眠不好。具体表现与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环境诸因素有关。

(一)内向的表现形式与种类

我们已经多次表明,性格内向的人看起来喜欢独处,但其实也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但是,他们可能只喜欢与某一类人交往,或者喜欢某些类型的社交活动。然而,聚会上的闲谈可能会耗尽他们的精力,而几乎不会带来什么回报。性格内向的人喜欢一对一的交谈,而群体活动会使他们觉得压力太大或精力不够。

社会焦虑:严格来说,社会焦虑带着宽泛的外部因素。“和纯粹个人的焦虑不同—那是在任何社会里都免不了的,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比方说,贫困者可能会忧虑自己的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则可能忧虑自己的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等量齐观,而忧虑则是都存在的。”这种情形下,一个人处于人群之中的自我意识体验,可能受到强烈的社会情绪影响,表现出恐惧反应,通常是从学校、工作中,也包括在家庭环境中感受的。即使是一对一的交谈中也能表现紧张或某种不舒服。其实这不是精神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其他人的看法或反馈,让自己产生不安,以及担心别人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焦虑的产生不完全是因为性格的内向,也可能是因为担忧其他人会怎样看待自己。

神经过敏:性格方面的神经过敏其实普遍是指心理过敏,而非病理上的症状。有一些内向的人心思灵敏、观察细致,直觉方面也很厉害,比大多数人都具有较好的辨别力。他们可能很排斥一些正常的交际活动,对一切人际接触都觉得不舒服,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可以触动他们脆弱的神经。但是,这种反应并不局限于内向性格,有些外向的人也同样会神经过敏。

精神分裂:严格来说,这是典型的精神疾病,往往是由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特征。而且不同的人由于背景和遭遇不同,表现出来的情况也会不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有这种精神倾向的人,需要与别人建立一定的关系,但又恐惧与外部接触太密切。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采取远离尘嚣的避世态度,以逃离与他人接触带来的任何伤害。

除了以上不同层次的心理表现外,人们对内向性格往往还有误区:可能以为性格不外向的人就一定是内向,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判中。事实上,人的精神和心理特征错综复杂,并不会那么简单。从心理学上分析,内向性格指的是心理能量来自内心的人,而外向性格的人,习惯通过人际交往补充能量。

换句话说,即使内向的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特质也并不是都一样,他们也分为很多种类型。从心理学角度,一般将内向性格分成四种主要类型。

1.社交型的内向

这种人并不排斥社交,也善于同人打交道,只不过热衷于小群体,倾向与两三个或三五个熟悉的人打交道,追求交谈接触的人群类别与范围和一般人不同,就像俗话说的交朋友很重质量而不重数量的一群人。

2.焦虑型的内向

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这种内向时常会与不自信,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结合在一起。有这种内向性格的人会很容易感到焦虑,尤其是在一些聚集人群比较多的场合,他们会把关注点转向自己,会显得很紧张,容易陷入焦虑中,非常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

3.克制型的内向

这种克制型的内向者看上去做事很有条理,而且都会事先就做好准备。好比发言会在心中打好草稿,谈业务也一定会做好规划。所以,外在表现和外向的人也很相似,但他们之间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如果出席一个活动,外向型性格会什么都不想就积极参加,而这一类克制型内向者就一定会考虑很多细节,做足功课才会出席。

4.思考型的内向

这一类人在其他人眼中是善于思考的,可能对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比较保守,不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甚至比较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与人们常说的沉稳有点像,但这也是性格内向的一种表现。

其实,几种类型基本涵盖了性格内向的表现倾向,而每一个内向者可能属于其中的某一种,也可能是几种类型的复合。

(二)形成内向性格的原因

由于内向性格的心理活动是获得行为能量的渠道,所以性格内向的人就会表现得专注自我或不问世事。因为当他们感觉外部刺激足够强时,便将信息进入的通道关闭,需要对外部经验和自身经验进行比较,尝试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新的信息。

从性格的养成而言,每个人最终成为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有客观环境的原因,内向性格的形成往往也有特定的背景。

1.天生的内向性格。

2.因为大脑意识敏感而产生对人的紧张、恐惧,像青少年时期与异性开始接触时,过分在意对方的看法,内心慌张,造成某种不自在的尴尬局面。

3.家庭背景和保守的观念。一些人内向性格的形成与自己家庭有很大关系,比如他们的父母属于思想传统或者严厉苛刻的人,他们希望孩子从小规矩、做事服从家长的安排、不可有太多的自主性,而且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失去了这个时期应有的天真、活泼,容易造成以后不爱表达、沉默的人格。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有长幼区别,但不是传统封建家庭的尊卑服从。父母应该通过爱和奉献,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束过于严厉,不让子女去结交朋友,不允许孩子参加任何课余活动,他们认为这类活动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所以,一些青少年在踏入社会之前,生活圈子只限于学校及家庭。这些从小与同龄人缺乏充分沟通,成长空间过分狭窄的青少年,在一般人际沟通的技巧上就很欠缺,那么,当他们正式踏入社会,开始做事时,无意之中就会得罪一些人,而这些人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反感,使他从此不敢再尝试与别人沟通,同时完全退缩到自己的个人世界。

4.与自身经历有关的性格养成。一些内向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在人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讲,就是人的家庭、学校、工作等,人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过程便是经历,经历也是性格形成的条件。

(三)内向性格的特征

为什么性格内向的人有时候会使性格外向的人感到不安?因为性格内向的人表现出来的举动,可能有时候自己都会感到糊涂:当感觉到精力疲惫,他们其实可能也会显得很矛盾。也许前一天他们还非常健谈和喜爱交际,后一天,他们可能就会一句话也不想说了。

综合来总结,性格内向的人很可能会有以下较明显的特征:

1.将精力保存于内在世界,使其他人难以理解他们。

2.专注于思考问题。

3.在谈话前会犹豫半天。

4.避开拥挤的人群,寻找安静。

5.忽视其他人在做什么。

6.小心谨慎地与人交往,只参加经过选择的一些活动。

7.不会随意地发表意见,需要别人问到才讲出自己的看法。

8.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或没有足够的时间不受干扰,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9.以小心仔细的方式思考或行动。

10.不会表现出太多的面部表情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