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高学历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少子化。并且我认为,教育背景的性别差距缩小的最大原因实际上就是少子化。

目前,在有孩子的家庭中,二孩家庭比例为42%,独生子女家庭为45%,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占13%。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独生女或只有几个女儿、没有男孩的家庭占比约为40%。用老话讲,这就叫“绝户”。就算皇太子一家也是如此。雅子只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没能生出一个“继承家业”的儿子,因此她一直被非难。秋篠宫家也是一直生孩子:女儿、女儿……直到生出一个儿子,也就是所谓“末子长男”才停止生育。小悠仁就是末子长男。[9]在过去的日本,有很多这样的末子长男。那些不这样做的家庭,是因为实在没有继续生老三、老四的体力、精力和财力了。

日本有一组很有趣的数据。如果一辈子只能生一个孩子,那么生男孩好,还是女孩好?这组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一组常年追踪同一个问题,展现数年变化的珍贵数据。我们从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希望生女孩的比例超越了希望生男孩的比例(见图5-3)。

不可思议的是,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各国中,只有日本人偏好女孩,其他国家都更喜欢男孩。由此可见,女孩子们在出生之前就开始承受苦难了。

这种失调的出生性别比,将在不久的将来造成严重的男性结婚难问题。如果出生性别比保持在自然的105∶100,假定每个女性都结婚的话,大约二十分之一的男性会打光棍儿。这绝不是小问题。可想而知,如果出生性别比达到了115∶100,大约八分之一的男性无法结婚,“新娘荒”的时代将会到来。据说中国目前的“新娘荒”已经极为严重。为了弥补缺口,跨国婚姻常有耳闻。

图5-3 理想子女数为1人时,

按理想子女性别分类的夫妇对数的比例

注:调查对象为理想子女数大于1人,且希望儿女双全的初婚夫妇。

资料来源: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第14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

生男孩的偏好是东亚地区的普遍倾向。不仅在韩国和中国,而且在新加坡也是如此。为什么只有日本偏好生女孩?

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在于老龄化。

随着养老金制度的建立,父母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依赖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儿子作为养老保险的价值下降,女儿的身价反而上升。

对照护劳动长期化的焦虑也有所增加。关于卧床不起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报道煽动了人们的焦虑。现在紧缺的是长期照护者,特别是女性照护者,而不是金钱。在女性照护者中,父母更倾向于女儿而非儿媳。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火药桶,并且老人也不想让嫁进来的儿媳妇端屎端尿。不仅如此,现在的女性与丈夫的平等意识越来越强烈,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侍奉”婆婆的媳妇。就算儿媳妇如此孝顺,婆婆也很难轻易接受,因为毕竟婆婆也不是按照如此要求教育自己要出嫁的女儿的。在养老方面,比起儿媳妇,女儿才是贴心小棉袄,因此妈妈们尽心竭力抚养女儿,也是希望将来老有所养,而生个儿子的话,就有“娶了媳妇忘了娘”的风险。这样看来,还是有个女儿好。我脑海中立马浮现了会说“只能生一个孩子的话,那么还是生个女儿吧!”的父母一代人的脸庞。

母女之间能够延续到女儿出嫁之后的牢固纽带从此开始。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数据显示,与男方亲属相比,女方亲属和新家庭之间的代际互助关系更为紧密。新婚夫妇选择新居的重要条件是离娘家近(不怎么在乎与男方父母家的距离),回娘家而非婆家过年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过年的时候媳妇去婆家吃年夜饭,总有一种做客般的紧张感,想赶紧逃走。这样,妻子们抱怨“过年去婆家根本没法放松”,丈夫们也就妥协了。如此一来,就轮到公公婆婆念叨“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与此相对,本来已经“嫁出去”的女儿总是往娘家跑。即使女儿已经搬出去住,连姓也改了,但女儿毕竟还是女儿,母女之情永远打断骨头连着筋。于是,这一代偏爱女儿的父母建立了一个“娘家优先”的亲情网络。

这种母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父母的意愿、子女的利害关系交织在一起。

父母的意愿包括:(1)老龄化带来的养老焦虑和对女儿长期照顾的期望;(2)因为育儿成本,特别是包括高等教育费用在内的育儿成本水涨船高,父母希望不仅从儿子那里,也从女儿那里收回一些成本。尤其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女儿,父母强烈希望她们婚后继续工作。作为交换,父母也会帮忙照顾外孙(女)。因此女儿的身价确实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