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通常指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又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在20世纪的前九十年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普遍把智力局限于认知,基本忽略情商的存在。
1988年,以色列心理学家鲁文·巴昂(Reuven Bar-on)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根据他的定义,EQ还包括了那些能影响我们去适应环境的情绪以及社交能力。
1990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和约翰·梅耶(John Mayer)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认为“情绪智力”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但这在当时并未引起很大的反响。
直到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他的《情商(EQ)》一书中,才把情商这一概念带到全世界,随后情商(EQ)广泛流传。他也因此被称为“情商之父”。随后,丹尼尔·戈尔曼在他一系列的著作里,提出了情商模型:
图1 情商框架
这个模型接受了彼得·沙洛维等人的观点,更多地被解读为: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自我激励的能力;
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除了丹尼尔·戈尔曼的这一模型,彼得·沙洛维、约翰·梅耶以及鲁文·巴昂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情商模型,形成了三种理论模型。这三个主要理论模型,每种模型都有不同的实验和测量标准。